上司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房地产行业为例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拉动了包括钢铁、纺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房地产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敏感型的结合体,资产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窄、过分依赖银行借款、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会使公司在资金储备量不足的情况下,遭受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行业融资选择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而资本结构是反映融资选择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将采取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分析。本文得出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成长性所得税税率与资本结构不相关的结论,以期为房地产企业作出更加合理的融资决策和优化资本结构提供建议。关键词 房地产,资本结构,融资结构,影响因素
目 录
1 引言1
2 企业资本结构基本理论1
2.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1
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2
3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行业特征、融资特点及资本结构现状分析3
3.1 房地产的相关概念3
3.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特征4
3.3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途径6
3.4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的特征7
3.5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现状7
4 我国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10
4.1 实证分析10
4.2 实证结果分析13
5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策略或建议14
5.1 对国家的建议14
5.2 对企业的建议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房地产业不仅可以拉动建材、钢铁、纺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1]。房地产资金需求量大,如果资金储备量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入一种回归理性的新态势。但是,它仍然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借款、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很容易破产。企业的融资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资本结构的优劣,因此,房地产行业融资选择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通过118家样板公司的数据,从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有息负债率3个方面的数据分析,研究目前我国房地产的资本结构。再通过横面分析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所得税税率、股权结构这几个影响因素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同时结合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特征、融资状况,以期为房地产企业作出更加合理的融资决策和优化资本结构提供建议。
2 企业资本结构基本理论
2.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2.1.1 净收入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1)当公司利用权益性投资或债权性投资作为融资工具时,即使公司的融资结构发生变化,成本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2)相比于权益性资本的融资成本,债权性资本的税前成本要来的小。
基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认为:融资的总成本会随着债权性投资所占份额的扩大而降低,从而导致企业价值的提升。若债权性投资占据全部融资份额,此时,公司的价值会增加到最大值。
然而,这种观点的前提是:风险不会随着财务杠杆的扩大而增加,而这种前提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增加债权性投资的比例,那么会增加公司面临的偿债压力和破产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风险。这种情形迫使公司债权人增加报酬率,从而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就算公司只利用债权性筹资来进行融资,在实际情况中是不可能实现公司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
2.1.2 净经营收入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完全市场下,公司不能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其市场价值。表现为:不论财务杠杆为何值,权益性筹资成本和债权性筹资成本之和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当企业增加债券性投资时,权益性筹资成本就会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如果扩大权益性筹资的比例,会导致负债增加、风险扩大,从而使股东要求报酬率的提高。
基于这种情形,如果公司想要抵消高成本的权益性筹资的影响,可增加低成本的债权性筹资的比例,由此减小融资的总成本、降低融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融资总成本和负债的比例大小不相关。
2.1.3 传统理论
这种理论是净收入理论和净营运收入理论的折中而形成的一种相对较中庸的理论。传统理论的观点在于:公司的债权性资本成本和权益性资本成本处于一个相对较平衡的水平,综合资本成本的大小和负债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如果扩大负债,综合资本成本将会随之降低,从而导致公司的市场价值的提升。但是,负债的增加额超过一定限额,风险和股权资本成本都随之扩大。由此,公司的总成本增加、市场价值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通过财务杠杆调整来实现最佳的资本结构。
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2.1 MM理论
MM理论根据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早期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其中,修正的MM理论是对早期MM理论的扩展。
早期的MM理论认为: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具体内容是:在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均为零的条件下,不论公司采取何种的资本结构,公司价值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修正的MM理论认为:财务杠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税后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公司举债时,支付的负债利息可以抵消税额。具体内容是:在不完善的资本结构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资本结构呈线性相关关系,若负债等于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值[2]。
2.2.2 米勒模型
米勒模型建立了一种将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考虑在内的模型,并以此来计算企业采用何种的资本结构将会给企业市场价值带来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得出企业可以采用的均衡资本结构。
2.2.3 静态权衡理论
静态权衡理论根据其发展阶段也可分为早期静态权衡理论和后期静态权衡理论。
这种理论在MM理论中纳入了破产成本这一因素,于负债的税收收益与预期的破产成本之间找到适用于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具体内容如下:
早期静态权衡理论:预期负债的边际税收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目 录
1 引言1
2 企业资本结构基本理论1
2.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1
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2
3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行业特征、融资特点及资本结构现状分析3
3.1 房地产的相关概念3
3.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特征4
3.3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途径6
3.4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的特征7
3.5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现状7
4 我国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10
4.1 实证分析10
4.2 实证结果分析13
5 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策略或建议14
5.1 对国家的建议14
5.2 对企业的建议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房地产业不仅可以拉动建材、钢铁、纺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1]。房地产资金需求量大,如果资金储备量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入一种回归理性的新态势。但是,它仍然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借款、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很容易破产。企业的融资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资本结构的优劣,因此,房地产行业融资选择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通过118家样板公司的数据,从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有息负债率3个方面的数据分析,研究目前我国房地产的资本结构。再通过横面分析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所得税税率、股权结构这几个影响因素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同时结合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特征、融资状况,以期为房地产企业作出更加合理的融资决策和优化资本结构提供建议。
2 企业资本结构基本理论
2.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2.1.1 净收入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1)当公司利用权益性投资或债权性投资作为融资工具时,即使公司的融资结构发生变化,成本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2)相比于权益性资本的融资成本,债权性资本的税前成本要来的小。
基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认为:融资的总成本会随着债权性投资所占份额的扩大而降低,从而导致企业价值的提升。若债权性投资占据全部融资份额,此时,公司的价值会增加到最大值。
然而,这种观点的前提是:风险不会随着财务杠杆的扩大而增加,而这种前提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增加债权性投资的比例,那么会增加公司面临的偿债压力和破产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风险。这种情形迫使公司债权人增加报酬率,从而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就算公司只利用债权性筹资来进行融资,在实际情况中是不可能实现公司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
2.1.2 净经营收入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完全市场下,公司不能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其市场价值。表现为:不论财务杠杆为何值,权益性筹资成本和债权性筹资成本之和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当企业增加债券性投资时,权益性筹资成本就会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如果扩大权益性筹资的比例,会导致负债增加、风险扩大,从而使股东要求报酬率的提高。
基于这种情形,如果公司想要抵消高成本的权益性筹资的影响,可增加低成本的债权性筹资的比例,由此减小融资的总成本、降低融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融资总成本和负债的比例大小不相关。
2.1.3 传统理论
这种理论是净收入理论和净营运收入理论的折中而形成的一种相对较中庸的理论。传统理论的观点在于:公司的债权性资本成本和权益性资本成本处于一个相对较平衡的水平,综合资本成本的大小和负债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如果扩大负债,综合资本成本将会随之降低,从而导致公司的市场价值的提升。但是,负债的增加额超过一定限额,风险和股权资本成本都随之扩大。由此,公司的总成本增加、市场价值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通过财务杠杆调整来实现最佳的资本结构。
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2.1 MM理论
MM理论根据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早期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其中,修正的MM理论是对早期MM理论的扩展。
早期的MM理论认为: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具体内容是:在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均为零的条件下,不论公司采取何种的资本结构,公司价值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修正的MM理论认为:财务杠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税后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公司举债时,支付的负债利息可以抵消税额。具体内容是:在不完善的资本结构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资本结构呈线性相关关系,若负债等于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值[2]。
2.2.2 米勒模型
米勒模型建立了一种将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考虑在内的模型,并以此来计算企业采用何种的资本结构将会给企业市场价值带来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得出企业可以采用的均衡资本结构。
2.2.3 静态权衡理论
静态权衡理论根据其发展阶段也可分为早期静态权衡理论和后期静态权衡理论。
这种理论在MM理论中纳入了破产成本这一因素,于负债的税收收益与预期的破产成本之间找到适用于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具体内容如下:
早期静态权衡理论:预期负债的边际税收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