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探讨

目录
1 引言 1
2 企业环境成本概述 1
2.1 企业环境成本概念 1
2.2 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 2
3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概述 3
3.1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 3
3.2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5
4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及问题 6
4.1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6
4.2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8
5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10
5.1 提高管理层的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意识 11
5.2 提高企业人员环境成本管理专业素质 11
5.3 完善企业环境成本内部控制制度 11
5.4 加大政府监督和引导 12
5.5 规范环境成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12
5.6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由此衍生的环境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峻。应对时代的变化,一种新的理念--“低碳理念”产生了,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和生产,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的缓解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企业发展策略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想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那么必须通过增加环境成本的支出来提高产品质量: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利润,那么必须有效的控制环境成本的费用支出。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都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上,我国的资源供应比如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这使得企业必须开始重视自己的生产模式,从而有必要的引入环境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理念。随着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加大了对重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社会居民的环保意识的的增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迫使企业增加了关于诉讼方面的费用支出,也刺激企业投入更多成本对污染物进行处理。过去企业总是将环境方面的费用通过政府的治理无形中转嫁到社会的责任上,但是现如今这种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和战略部署时,要尽可能的将环境成本支出的费用通过提高产品利润的方式回报,而这种利润的提高恰恰是环境成本的支出所引起的。因此企业在正确核算和控制产品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不仅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相结合,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
2 企业环境成本概述
2.1 企业环境成本概念
在上世纪,国外就已经出现了对环境成本进行研究的学者,虽然当代国内外对环境成本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会计学界仍不能得到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地,企业环境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过程中,从资源采购、生产、运输、销售、存储、二次利用、回收到处理,所引起的所有的跟环境有关的费用,其中可能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者资源浪费等。由定义不难得知,环境成本对着产业的不同表现出多样性,其发生具有间歇性和持续性,无论是企业环境资产还是经济社会中的物质资产,环境成本的支出都表现为两者的减少。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这种确认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不是由社会公众或者企业所决定的,而这种标准是来源于政府为了达到环保的目的所强制规定的,例如在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程度上都有严格的指标。其次,这种确认是能够被计量的,只有可以被量化,对其研究才是有意义的。如化工企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废物的排放污染,每年可能需要支付一大笔资金来进行废物利用,废物掩埋,废气处理之后排放,废水进化后排放,这些直接关系企业资金利用,所以能够容易被重视而被企业确认和计量。
根据企业生产的阶段上来看,将原材料和能源投入生产中,然后通过各种生产工序,在这过程中,不但有资源、能源的投入,还伴随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出来就如下图[4]:
图2-1:环境成本形成图
2.2 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
按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分类。在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在不同阶段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成本费用。企业正是出于为了方便进行核算的目的,可分为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事后环境成本。
按环境成本分摊期限的长短分类。企业在生产中,有些成本支出具有连续性,无法一次性付清,所以企业采取持续不断的支出,从而称之为长期环境成本支出。但是有些成本可以在短期内一次性付清,长期支付的话可能是会成本增加,这种支出方式叫做短期环境成本支出,如一次性支付购买的先进的环保设备、一次性支付的环保赞助费等。
根据生命周期思想,把企业环境成本的形成把企业环境成本分为如下五类:(1)企业为了预防在生产中必然产生的污染治理费用,包括有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职工环保教育费、引进监测计量仪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等环境成本。(2)企业降低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的治理费用,主要包括产生“三废”的处理、循环系统的建立等环境成本。(3)企业为了研发节能环保的产品的费用。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废弃物循环使用的系统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高企业周围生态环境和社会环保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的维护、环境公益活动的资金支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5)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大气、水源和土地污染、生态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
3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概述
3.1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
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环境成本成为未来会计研究重点已经势在必行。核算对象范围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中仅仅针对资金运动,而对环境是一个空白,所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会计实务的需求,许多在会计理论上与企业资金运动无直接关联的事项,如资源浪费、生态恶化,环境破化等资金循环之外的社会生产消费的循环和生态环境的循环也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核算,而这些将是未来会计研究重点。由此可见,传统的核算对象都已经通过会计理论进行资本化确认,而环境成本很多核算内容并未达到成熟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规范性的确认,丰富环境成本核算理论基础,从而实现环境成本的后续核算。因此环境成本的核算可分为两个方面讨论,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3.1.1 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1) 环境成本的确认的理论标准。联合国国际会计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所讨论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环境成本应在其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6]。由此可见,确认的标准应该早点确定,这就要求会计界加快对环境成本的研究,这样就能以此标准来辨别是否符合环境成本的类别。其次,环境成本作为会计理论中成本管理的一个分支,就必须要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来操作。简而言之,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将是日后研究重点,在此研究同时确定其是否计入损益类还是资本类账户。
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传统的计量方法,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中企业通过通过物质交换来衡量产品的生产价值。环境成本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领域的分支,自然有他的特殊性,因此传统的计量方法很难适应环境成本计量的实际情况的处理[3]。因此,环境成本的计量要有特别的计量方式。在现会计理论中,环境成本计量方法有很多,不同生产模式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计量结果。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计量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