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专业(附件)
2014年1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布使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有了更加直接的依据。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并辅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深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与此同时剖析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运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体系、健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等相关建议,以期有助于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更好应用。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会计核算;财务报表
目 录
0 引言 6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6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 6
1.2 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 7
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8
2.1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历程 8
2.2 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8
3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9
3.1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分析 9
3.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9
3.1.2 金融工具的确认及计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9
3.1.3 其他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10
3.2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分析 10
3.3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分析 10
3.3.1 积极影响 11
3.3.2 消极影响 11
3.4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11
3.4.1 背景资料 11
3.4.2 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国人寿财务报表的影响 12
4 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7
4.1 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局限性 17
4.1.1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体系尚不成熟 17
4.1.2 公允价值的获取成本过高 17
4.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很难保证 18
4.2 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条件不成熟 18
4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 录
0 引言 6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6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 6
1.2 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 7
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8
2.1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历程 8
2.2 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8
3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9
3.1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分析 9
3.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9
3.1.2 金融工具的确认及计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9
3.1.3 其他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10
3.2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分析 10
3.3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分析 10
3.3.1 积极影响 11
3.3.2 消极影响 11
3.4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11
3.4.1 背景资料 11
3.4.2 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国人寿财务报表的影响 12
4 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7
4.1 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局限性 17
4.1.1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体系尚不成熟 17
4.1.2 公允价值的获取成本过高 17
4.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很难保证 18
4.2 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条件不成熟 18
4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 我国市场环境不完善 18
4.2.2 法制建设不完善,内外监督体制不健全 18
4.2.3 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18
5 相关建议 19
5.1 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内部因素的相关建议 19
5.1.1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体系 19
5.1.2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降低评估成本 19
5.1.3 完善估值技术,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 20
5.2 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外部因素的相关建议 20
5.2.1 健全完善我国的市场环境 20
5.2.2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内外监督 20
5.2.3 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0 引言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提及,随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研究热潮,这当中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会计机构也展开了深入地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被美国的会计机构用来计量部分的资产,而且随着公允价值理论的深入发展,它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美国会计机构的努力下得到了不断完善[1]。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新的金融工具也不断出现,但是相应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却长期落后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了满足我国企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我国于201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的发布彰显出我国会计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重视与认可。CAS39的发布使得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了更加明确的可操作性指导,是达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大举措,对准确计量企业的现时资产和负债具有积极意义,更是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通过新会计准则不断地修改、完善,但是公允价值的应用仍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研究,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体系,早日实现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作用。本选题将着重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实务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2]。
市场参与者。市场参与者应同时具备下列特征:(1)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应当熟悉情况,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包括通过正常的尽职调查获取的信息;(3)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而非被迫或以其他强制方式进行交易。
有序交易。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当前市场情况下的有序交易。企业应用于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该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不包括被迫清算和抛售[3]。
新准则明确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脱手价格”,强调当前市场情况下的有序交易。选择脱手价格作为公允价值更好的反映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本质区别,体现了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与估计,此处现金流指的是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1.2 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企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是瞬息万变的,然而历史成本计量是以发生时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计量的,面向的是企业过去的信息,而公允价值所反映的“现时价值”能将企业目前经济情况的变动反映出来[4],能合理地向投资决策者者反映企业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真实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历史成本计量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的情况发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