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的应用探索
成本管理一直是决定企业效益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节能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业成本法则恰好能弥补传统成本法所存在的缺陷。它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其成本动因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其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从而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为企业产销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本研究课题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己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资源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下降的情况,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来展现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进一步探讨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方法和手段。关键字作业成本法;应用探索;管理应用The explore of Activity Based Costing in our countryAbstractTutor Wang NaAbstractCost management is alway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enterprise beneficial results.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st has been become the key to save energy,to increase beneficial results,and to 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tivity-based Costing (short for ABC) is just able to make up for the existed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 ABC is base on the activity, which being as accounting objective. According to cost drivers, it determines and measures the activity quantity, and then uses the activity quantity as the basis for distributing the indirect cost.Therefore,ABC r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duces the distributing scope of indirect cost, solv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stortion problem of traditional cost information, so as to supply more rational decision for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to apply the cost information more scientifically. The research is aimed at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state一owned enterprises, in which existed generally resources squander, high cost remaining unchanged,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drop.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and upon with the basis of the ready-made research resul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perts and scholars, it intends to open up the coneicte contents of ABC and to go further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means of the enterprises practical applications.Key words: Activity Based Costing;Applications Areas;Management Applications一、 绪论(一)研究背景所谓作业成本法,英文简称做ABC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就逐渐获得关注。在以往的企业组织中,产品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产品自身,间接分配费用的基础中的独有的因素就是数量,因此导致产品成本偏离正常。而作业成本是对传统企业产品成本中出现的漏洞的最有效的弥补。作业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作业,对作业量进行计算和确定的依据是企业组织的成本源动力,从而在作业量的基础上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分配,使间接费用在分配范围上得到有效缩小,使企业组织的成本信息更具可信性和科学性,使企业领导在产品制造和销售过程中的决策更加合理有效,使以往的产品成本信息虚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对ABC的实施意义深远,远远超出自己的;企业的预期效益可以通过ABC法进行科学的计算,使政府能够对准确真实的信息进行有效掌握,进而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控制更加有效,因此在公有资产流失的预防和有效控制中,ABC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被他人对传统成本法的国家利益的流失,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基于此,作业成本法,尤其是在业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和关注,他们期望将这一新技术以及新理念运用到作业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最终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水平。(二)研究意义本篇论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组织特别是制造产业中大量存在的市场竞争力不高、成本高消耗、资源严重破坏和浪费等进行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了ABC在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分析基础上,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为企业组织利用ABC法对企业产品成本信息虚假问题,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ABC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和研究。但由于其操作的理想化、复杂化,需要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支持,导致实施成本巨大,在实际应用时遇到很大阻力。同时,人才的缺失,管理层的忽视,制度的不完善,都导致了作业成本法推行的艰难。本篇论文目的是为了对ABC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对ABC法的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在众多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更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应该上升到管理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这不仅是广大财务工作者需要学习和利用的一种手段,更是公司的管理决策者们应该了解的,并且支持的。在中国,在ABC法的运用上缺乏经验,没有领头人,没有掀起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流行趋势,导致很多设想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是所谓的假设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其实,导致中国企业不能大胆应用的很大原因在于高昂的投入成本,这其中就包括人力成本,信息成本。缺乏人才,因为划分作业动因产生的大量的人力投入,信息投入都让企业的决策者们望而却步。信息网络的不完善也间接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是至关重要的,所以,ABC的实施本身引起的缓慢和实施成本的难度。因为我国与国外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的差距,以及中国的国情的需要,无法照搬照抄国外的应用经验,只能自己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ABC之路。研究内容与框架1.立足于作用成本法,对ABC法的诸多要素比如成本源动力、成本、作用和其基本的内涵等进行研究分析和有效探讨,使ABC法的成本因素的含义得到有效拓展,使企业在对ABC法进行应有时有足够的理论基础。 2.对ABC法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ABC法和制造成本法进行比较,对ABC法在企业组织中进行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3.对ABC法在全球的应用情况、ABC法相关的案例、ABC法的可行性和使用限制等进行分析,为企业组织利用ABC法对企业产品成本信息虚假问题,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试图达到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有效结合,总结出了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的一些研究结果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前瞻性研究结果,,从而指导ABC法的实践和应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跟踪国际前沿与创新相结合。尤其是实地调查的方法,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访谈,访问文件,计算方法,获得研究数据,本文研究的实际问题,,然后在实际结果相对准确,提出了解决方法。精神来源于实践,实践的观点,反映出管理层根据实际特点,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作业成本法自1987年哈佛大学的 Robin Cooper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一九九七年, Homgren 等相关专家对ABC法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1)在产品和成本消耗中,作业发挥着桥梁作用;(2)作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3)通过作业能够很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而Kee(2001) 把作业成本的原理应用到了短期变动成本核算中,利用作业的连接将短期资源分配到最适合的地方,为短期变动成本的核算提供了方便,而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了如何通过作业确定最佳的产品组合。我国学者就作业成本法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大量讨论,包括在制造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物流、金融、餐饮行业等方面(屈航,2010)。其中,应用最多的则是制造业。但是目前引起探讨最多的一个领域则是关于ABC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问题。Donald J.Bowersox (2009)按照成本总额和工作量之间在变动层面上的关系把物流成本划分成变动与固定两部分。黄炎波以及张汉江(2004)是我国第一个明确确立要通过优化供应链的方法对物流成本予以控制的学者。崔红(2003)相信对企业所发生的物流成本可以借助作业成本法从过程层面予以控制。二零零六年,方芳等学者在物流成本核算中对作用成本法进行应用。高中民(2003)指出,分析发生在物流过程中从价值链的视角的成本,存储产品的详细研究,处理和内部运作过程的成本,对制造业中作用成本法的应用进行论证。众多专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因为作业成本法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其本身的科学性,将作业成本法引入物流业是极为可行的。针对ABC法在我国应用目前所遇到的难点,刘思远(2014)提出可以采用高管带头自上而下地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工作,对作业成本软件予以持续的开发、对作业成本法予以培训、加强应用指引。查良春等(2014)提出,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成本管理中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最主要的就是新理论新方法还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虽然ABC法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我国的国情和小农式的农业方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也比较困难。所以ABC法的实施保证就是管理高层的重视与参与。在作业成本制度的建设,李立(2012)使用的电力工程企业进行了讨论。经过论证,李丽得出将作用成本法用到工程行业的成本管控之中是高度可行的,李丽还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构建起了适合工程企业的核算体系,科学的梳理了作业成本法在工程行业运用的具体流程。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首先,作业成本法在各个企业的大力推广,可逐步实现企业对成本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较,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及时的反应企业成本的消耗情况,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新的生产制造环境背景下,对成本管理予以分析,其已经超越了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的意义,到达了战略层面,并且给管理层更多的、更准确的信息参考,这样管理者就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战略决策。很多专家在作业成本的管理基础上对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王奕娜(2012)就提出了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设想。从对直接成本予以控制的方面考量,标准成本法仍然有很大的优势,借助作业成本这一思想,制造费用借助作业理念可以获得更为科学的分配,使ABC法在理念和思路上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应茜茜(2005)提出无论应用条件成熟与否,ABC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件利器, 必须要认可其存在的特殊功用。第一点,借助作业成本法,管理层能够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对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可以进行更为科学的定价;第二点,借助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高准确度的信息,管理者可以对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进行更好的市场组合。第三点,借助作业成本法的相关信息,预算还可以做得更为科学合理,资源在供需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平衡,传统预算所存在的缺陷性,比如预算空额等等相关问题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企业利润也可以得到最好的追求。此外,作业成本法在实践中还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到很多的方面,比如报价、投资评估等等。学者王耕(2000)针对中国企业,考量其具体的生存环境,指出对于具备引入ABC法适用条件的单位,建议其先行尝试,也可以是先把这一方法引入到企业中的部分机构之中。很多的研究指出,企业因为规模不同,内部技术条件也有差异性,所以在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部门本身为劳动密集型的,那么建议其运用责任成本法进行成本管控;如果部门本身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而且间接费用是其主要的费用构成,建议其考虑ABC法。借助对不同方法的组合运用,帮助企业构建起来更为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帮助企业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和拔高。综上所述,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全新理念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标准作业成本制度在如今新的制造环境下为竞争中的企业解决目前的成本管理的软助,将其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方面的功能予以很好的发挥,全面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以供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三、案例简介(一)企业基本简介1.企业相关信息与组织架构南通南桥提花织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5日,在掘港注册,主要从事毛巾、棉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注册员工人数为410人,注册资本646万元人民币。?公司产品主要为高档、时尚的名牌浴巾、面巾、方巾、面巾、毛巾被、沙滩围裙、浴衣及各种毛巾制品,适用领域广泛。公司多年来一直注重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管理,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该企业于二零一零年通过质量认证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稳步发展,健康运行。该公司组织架构如下2.企业问题的提出南通楠桥纹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虽然属于制造业行业,但是因为从日本引进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企业一直走产品只外销不内销的高端路线,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多年前,虽说对成本没有严加控制,但是由于市场同类产品不多,因此在市场中占有率非常高,所以企业还是有非常高的盈利。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私营企业的发展,竟争逐渐激烈,再加上廉价劳动力这一关键性要素的逐渐流失,导致成本逐渐上涨,单价逼近了成本,公司坚持接受订单必须高于产品的成本价格,为了保证利润,但该公司几年,利润率下滑,日本也有减持计划。由于公司的西方式的管理模式不存在资源或财务管理错误的浪费现象,始终找不到原因。不久前,经过专家在该企业充分调研后显示,该企业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在财务管理上实行的是先进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生产特征是对产品成本不能精确的进行计算,遂建议该公司使用“ABC法”替换制造成本法。楠桥企业实施AB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ABC法的实施必要性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间接成本分配的基础,为了便于库存定价和利润的计算。上述对间接费用予以分配的方法建立在产品生产对应的直接人工、材料以及工时之上,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只有在项目的间接成本是很少的,在一个较小的比例的总成本间接成本不高,对成本管理的不可行的情况下,这一方法对间接成本在分配方面的因果关系予以了揭示,造成了对产品对应成本予以计算的时候,结果高度失真。 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成本动因的概念引入成本分配方法,一个单一的数量分配标准代替传统的多变量参考分布的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的组合,对成本信息对应的准确性予以了明显的提升。分析ABC法,其对产品成本抑或者是工时成本没有予以直接的考虑,其第一个要做的工作为明确间接费用予以合理分配的基础所在—作业,接下来对成本动因予以寻找,成本动因相同就被归纳为相同的成本库,通过汇集成本库成本可以根据其代表的间接成本分配的成本动因分类,属于所有相关产品。所以比较ABC法和传统的成本法,主要的和关键的区别点为间接费用对应的分配范围得以明显的缩小,原来车间在同一水平上的分配修订为按照成本库予以统一分配,配置标准获得了明显的提升,由一个单一的标准,而不是传统的分布在不同的标准,对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合理选择率。为每个操作的生产过程的ABC方法分配自己的速度,然后每个产品的消费成本,银行成本分配到每一个产品的总成本,这样, 对于成本核算而言,其核心点为于资源消耗的诸多环节中,将动态变量予以紧抓,将传统成本法领域中的不合理缺陷予以消除,将其存在的信息失真这一隐藏问题予以很好的解决,成本核算也就具有了较高的准确度,较高的相关性,较高的配比度。回归楠桥公司而言,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企业成本上的优势逐渐消失,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得不降低单加,甚至以逼近成本的价格定价,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由于对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的过度依赖传统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会计运用成本管理方法灵活,这是仅限于简单的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少狭义成本,最后,不能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正确的信息。此外,对于传统成本管理而言,其对财务信息予以了充分的关注,但是对非财务信息则没予以重视,这样在竞争战略方面,企业所得的信息的全面性就不够强。综上所述,楠桥公司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实施ABC法是很有必要的。2、ABC法的实施可行性根据ABC法产生的具体背景,还有应用必须要符合的条件,那么高科技就是使用ABC法必须要具备的前提。但是当前中国大部分的制造公司为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的技术条件还不具备,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要思考中国制造企业适用ABC法的时机有无到来。本研究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电子技术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制造行业出现了很多自动化水平非常高的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先进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些一起推动了企业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方面的变革,分析ABC法的具体思路与理念,其在成本管理的思路有很高的推广空间,在中国先进制造企业逐渐蔓延。主要表现为:(1)自生产组织层面看,我国很难真正做到零库存、零缺陷,还有JIT,不过伴随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伴随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高水平的制造公司在对库存的控制方面,能力必然走高,它们将生产周期予以缩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的运转,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其他方式来接近JIT的标准。随着生产和零库存的单位生产,全面质量管理,新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分析市场需求可以发现,市场需求正在日益走向多样化、非经常性以及需求量的小批量性,故而作为市场的提供者,其生产政策、生产量、生产品种等等也需要伴随不断地调整和变化。故而,分析原材料的制造过程、解读产成品的具体制造过程,可以发现传统采购的变化时期已经到来,而服务于传统采购的成本计量和成本管控也理所当然的要随之调整,对于ABC法,这一高度灵活,非常多变,同时精准度很高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成本核算方法而言,其就获得了广泛生存的空间和基础。(3)自成本结构层面分析,于高科技的制造条件的基础上,机器将很多人工取代掉,这样人共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据的比例就会明显的下降,而固定成本对应的占比就会上升。有报道告诉我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间接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比为12,但是发展到今天,这二者的比例演变为41甚至是51。当前的成本构成中,人工占据的比例还不到十分之一,低的企业甚至仅占据百分之三。可以说在过去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产品对应的成本结构变化是非常大的。而制造成本的具体分析方法则没有随之变化,这样就使的产品对应的成本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反映,企业在自动化方面投入的产出效益也就不能得到精准的理解和衡量,对于企业的决策和成本控制而言,这是非常不利的。从这个方面分析,ABC法的运用和成长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可能的。(4)回归楠桥公司自身来看,首先,作为较早的国内引进的日资企业,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者的重视,这些都为企业进行ABC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楠桥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灵活可变性高的特点,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配合ABC的实施,进行产品调整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同时,楠桥企业作为外资企业,有雄厚的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特别是会计类管理人才的加入,让企业实施ABC法变得游刃有余。综上所述,对于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的中国制造公司,比如楠桥公司而言,其运用ABC法的可行性是具备的。楠桥公司ABC的实践应用(一)ABC的设计与构建本公司实施的ABC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 企业的作业可能多达数百种,通常应该对企业的重点作业进行分析。结合本公司产品的生产特点,可以划分出染色、整经、制织、印花、缝制等五大主要作业。其中,染色的主要成本是染料,整经主要成本是机器运作和人工、制织主要成本是机器运作,印花主要成本是设计图和印染机器、缝制主要成本是机器运作和人工,各项制造成本逐一归集到这六项作业中。通过对固定资产消耗造成的间接费用(折旧),不是作为单独的一个作业中心,而是分配给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成本中(如制织作业的机器占用成本等)。2、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成本作业法认为成本驱动因素是对企业中其中一类事项的度量,如质量检查小时数、用电度数等。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楠桥公司这五项主要作业中,成本动因各自选择如下图所示。作业中心分析成本动因染色作业该作业耗用标准的设定很明显是每条染料的耗用。所以应该选择产品的数量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产品数量整经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对电力的消耗和机器的使用,这主要与产品消耗该作业的时间有关。因此,应该选择整经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整经小时制织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主要为调整人员上轴,结经人员确认并结经,因此该作业的成本动因是结经次数结经次数印花作业印花也就是刺绣工艺,因为现在都是现代化机器刺绣,所以最重要的是作为模板的打版工作,应该把参与打版的毛巾数量作为该作业成本动因产品数量缝制作业该作业以人工和仪器为主,而该公司的工资以绩效时间为基础,仪器也以使用时间做依据,因此,应该选择缝制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缝制小时生产制造作业该工作主要是指在车间生产活动的直接生产工人,其成本由劳动力成本占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比例关系,所以直接人工工时为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直接人工工时企业的每个成本库都具有自己的成本分配率,使核算工作量变大,然而由于企业实行的是先进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准确进行计算,所以还是可行的。3、最终产品的成本分配表2-1 A型号产品相关的各项作业部门2013年成本及分配率一览表制造成本(a)成本动因总动因量(b)分配率=(a)/(b)染色作业62638.48产品数量65654.330.9541整经作业58774.55整经小时2763.621.2674制织作业66455.23结经次数210003.1645印花作业2536.56产品数量30440.310.0833缝制作业4587.45缝制小时2557.30.7938生产制造作业3087.34直接工时2275.21.3570某类作业成本的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应分配的某类作业成本i=该类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消耗的该类作业量表2-2 A型号产品单位产品各项作业成本表制造成本成本动因分配率(1)耗用作业量(2)分配的成本i=(1)*(2)染色作业62638.48产品数量0.954110.9541整经作业58774.55整经小时21.26740.510.6337制织作业66455.23结经次数3.16452.88.8606印花作业2536.56产品数量0.083310.0833缝制作业4587.45缝制小时0.79380.20.1587生产制造作业3087.34直接工时1.35700.70.9499该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i=21.6403(元) (二)ABC在管理上的应用无论应用条件成熟与否,ABC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件利器,其特殊功用毋庸置疑。利用作业成本计算这一方法,管理者们可以预先比较精确地估计出每一种产品组合的成本,因而可以作出正确的产品组合决策。当然定价和产品组合并不是孤立的两个问题,管理者可以把定价作为手段来达到最佳的产品组合。例如,管理者通过提高小批量特制产品的价格和降低大批量标准产品的价格可以使它们的收入与成本更好地配比,同样,通过提高亏损或低利润产品的价格的方法,企业可以逐渐挤出那些亏损和低利润产品并调整产品组合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楠桥企业ABC法下A型号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1.6403(元),而制造成本法下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41.68(元)。这种差别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定价的失误,我们来看几种产品的盈利比较,如下表表2-3产品调查表型号市场单价生产数量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单位成本单位利润1303850033-322.47.62404500042.38-2.3829.710.33604240057.32.750.39.7412015190105.414.6127.6-7.653508700224.5125.5387.9-37.9 根源主要在于在间接费用上分配上,两种方法是有差异的制造成本法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时,把企业中产品消耗的其中一项的成本标准作为全部的间接费用去操作的。但事实上是,企业每项产品所消耗的费用在总费用额中所占的比重,是不能只用其中的一项指标来代表的。我们从表2-3可以观察到,本来是进行盈利的高产量产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很低时,在实际利润中盈利率还不低。然而在以往的成本核算中,公司会认为这些产品没有盈利相反缺处于亏损境地,因而对订单进行拒签,从而使市场机会溜走。再看表中4号5号等低量产品,以以往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企业组织会错误的认为这些产品处于盈利状态,从而盲目的接受订单,然而其实这些产品是亏损的,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不好。这导致了收益报告严重失真,“订单价格高于成本”,这种现象,损失也就不足为奇了。五、结论ABC法在成本计算方法中是一种创新型的方法,它尤其对制造产业更加适用。通过对ABC法的研究分析,对企业利用作用成本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ABC法在ABC管理中的一个不断进行革新变化的过程,其在对成本分析和作业分析的的同时,对企业公司的低效作业进行查找,引领企业怎样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作用成本法通过对作业的改进,使公司组织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是公司的整体效益得到提升。部门或者是公司的决策层要高度重视ABC法要,对ABC法认识到位,支持到位,这是ABC法在企业组织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条件。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组织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要自觉对成本作用法进行灵活应用,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取胜利。公司的全体职员都要积极参与对成本作用法的应用。成本作业法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又能对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在应用中,要求公司全体职工要具有非常高的成本节约意识,具有对成本作用进行改进的工作理念,即ABC要与全员成本管理相结合。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关键是进行作业分析和动因分析。而要分析清楚作业及其动因仅有会计和管理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一些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成本作业体系在应用时,要有企业专题组来进行实施,企业的经管人员、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共同组成企业的专题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使制定的实施方案更加切合实际。成本作用法在实施中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特别是和日常的统计、计量等工作密切相关。倘若日常工作中统计数据虚假、不及时,成本作用法就不能成功实施。综上所述,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全新理念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而只有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全员的参与,在我们目前已经具备的现代电子化信息系统的辅助下,标准作业成本制度一定能在如今新的制造环境K为竞争中的企业解决目前的成本管理的软助,发挥成本控制和管理职能,全面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以供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总的来说,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组织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总成本费用中,间接费用所占比例在逐步攀升,买方市场已经普遍形成,尤其是近些年,廉价劳动力优势渐渐失去,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推广应用ABC法显得尤为重要。ABC法在准确把握法律只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深入调查的情况,深入理解的本质和灵活性,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论的运用,将带来一个不同的世界。致谢转眼间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就要进入尾声了,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充满着感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无私的支持我到大学里进行深造,让我能够在这大学校园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在经济上、生活上、心理上的支持,使我愉快的度过了大学生活。我也要感谢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一起放飞青春的梦想。我们之间有欢笑,有泪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向我伸出了无私的援手,在我痛苦的时候,是你们给予了我最贴心的安慰。非常感谢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参考文献[1]查良春,周 容,吴永章,杨文静.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 北农业科学,2014(4).[2] 崔红.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式探讨[J].上海会计.2003,(6):56-59.[3] 方芳.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4):132-136.[4] 高忠民.优化价值链下物流作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D].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2003.[5] 黄炎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J].系统工程.2O04,22,(l):52-54.[6] 李丽.作业成本法在电力工程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 [7] 刘思远.如何在现代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中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J].时代金融,2014,(6):555. [8] 屈航.浅谈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财会通讯,2010,(7):52.[9] 王耕,王志庆,成进,高文庆,鲍方,干频.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探索——兼论作业成本法[J]. 会计研究,2000,(9):49.[10] 王奕娜.新制造环境下的成本管理一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2.[11] 吴晓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12] 杨萍.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1,(6):25-29.[13] 姚亮.作业成本法在速递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14] 应茜茜.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条件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战略与改革.2005,(12):187-189.[15]CooPerR,KaPlanR.The Promiseand Peirl of integrated Cost system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M], 1998, 76 (4). [16]Donald J.Bowersox . Logistieal Management : A System Integration of Physie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J].2009:20-21.[17] Homgren C E Foster G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ment Emphasis MI. 7the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M],1997:591-595.[18]Robert.C.Kee. Evaluating the economics of short and long-run production-related decisio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Summer[J].2001, 13(2): 139-158.
目录
摘要......................................................................1
关键字....................................................................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 绪论..................................................................1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愈义.............................................................2
(三) 研究内容与框架......................................................2
(四) 研究方法............................................................3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3
三、 案例简介..............................................................4
(一)企业基本简介.........................................................4
1、企业相关信息与组织架构..................................................4
2、企业问题的提出..........................................................5
(二)楠桥企业实施AB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
1、ABC法实施必要性.........................................................5
2、ABC法实施可行性.........................................................6
四、楠桥公司ABC的实践应用..................................................7
(一)ABC的设计与构建......................................................7
1、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7
2、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7
3、最终产品的成本分配......................................................8
(二)ABC在管理上的应用....................................................8
五、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探索
会计学摘要
引言
duces the distributing scope of indirect cost, solv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stortion problem of traditional cost information, so as to supply more rational decision for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to apply the cost information more scientifically. The research is aimed at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state一owned enterprises, in which existed generally resources squander, high cost remaining unchanged,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drop.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and upon with the basis of the ready-made research resul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perts and scholars, it intends to open up the coneicte contents of ABC and to go further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means of the enterprises practical applications.Key words: Activity Based Costing;Applications Areas;Management Applications一、 绪论(一)研究背景所谓作业成本法,英文简称做ABC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就逐渐获得关注。在以往的企业组织中,产品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产品自身,间接分配费用的基础中的独有的因素就是数量,因此导致产品成本偏离正常。而作业成本是对传统企业产品成本中出现的漏洞的最有效的弥补。作业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作业,对作业量进行计算和确定的依据是企业组织的成本源动力,从而在作业量的基础上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分配,使间接费用在分配范围上得到有效缩小,使企业组织的成本信息更具可信性和科学性,使企业领导在产品制造和销售过程中的决策更加合理有效,使以往的产品成本信息虚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对ABC的实施意义深远,远远超出自己的;企业的预期效益可以通过ABC法进行科学的计算,使政府能够对准确真实的信息进行有效掌握,进而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控制更加有效,因此在公有资产流失的预防和有效控制中,ABC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被他人对传统成本法的国家利益的流失,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基于此,作业成本法,尤其是在业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和关注,他们期望将这一新技术以及新理念运用到作业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最终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水平。(二)研究意义本篇论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组织特别是制造产业中大量存在的市场竞争力不高、成本高消耗、资源严重破坏和浪费等进行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了ABC在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分析基础上,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为企业组织利用ABC法对企业产品成本信息虚假问题,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ABC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和研究。但由于其操作的理想化、复杂化,需要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支持,导致实施成本巨大,在实际应用时遇到很大阻力。同时,人才的缺失,管理层的忽视,制度的不完善,都导致了作业成本法推行的艰难。本篇论文目的是为了对ABC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对ABC法的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在众多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更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应该上升到管理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这不仅是广大财务工作者需要学习和利用的一种手段,更是公司的管理决策者们应该了解的,并且支持的。在中国,在ABC法的运用上缺乏经验,没有领头人,没有掀起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流行趋势,导致很多设想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是所谓的假设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其实,导致中国企业不能大胆应用的很大原因在于高昂的投入成本,这其中就包括人力成本,信息成本。缺乏人才,因为划分作业动因产生的大量的人力投入,信息投入都让企业的决策者们望而却步。信息网络的不完善也间接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是至关重要的,所以,ABC的实施本身引起的缓慢和实施成本的难度。因为我国与国外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的差距,以及中国的国情的需要,无法照搬照抄国外的应用经验,只能自己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ABC之路。研究内容与框架1.立足于作用成本法,对ABC法的诸多要素比如成本源动力、成本、作用和其基本的内涵等进行研究分析和有效探讨,使ABC法的成本因素的含义得到有效拓展,使企业在对ABC法进行应有时有足够的理论基础。 2.对ABC法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ABC法和制造成本法进行比较,对ABC法在企业组织中进行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3.对ABC法在全球的应用情况、ABC法相关的案例、ABC法的可行性和使用限制等进行分析,为企业组织利用ABC法对企业产品成本信息虚假问题,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试图达到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有效结合,总结出了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的一些研究结果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前瞻性研究结果,,从而指导ABC法的实践和应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跟踪国际前沿与创新相结合。尤其是实地调查的方法,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访谈,访问文件,计算方法,获得研究数据,本文研究的实际问题,,然后在实际结果相对准确,提出了解决方法。精神来源于实践,实践的观点,反映出管理层根据实际特点,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作业成本法自1987年哈佛大学的 Robin Cooper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一九九七年, Homgren 等相关专家对ABC法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1)在产品和成本消耗中,作业发挥着桥梁作用;(2)作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3)通过作业能够很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而Kee(2001) 把作业成本的原理应用到了短期变动成本核算中,利用作业的连接将短期资源分配到最适合的地方,为短期变动成本的核算提供了方便,而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了如何通过作业确定最佳的产品组合。我国学者就作业成本法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大量讨论,包括在制造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物流、金融、餐饮行业等方面(屈航,2010)。其中,应用最多的则是制造业。但是目前引起探讨最多的一个领域则是关于ABC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问题。Donald J.Bowersox (2009)按照成本总额和工作量之间在变动层面上的关系把物流成本划分成变动与固定两部分。黄炎波以及张汉江(2004)是我国第一个明确确立要通过优化供应链的方法对物流成本予以控制的学者。崔红(2003)相信对企业所发生的物流成本可以借助作业成本法从过程层面予以控制。二零零六年,方芳等学者在物流成本核算中对作用成本法进行应用。高中民(2003)指出,分析发生在物流过程中从价值链的视角的成本,存储产品的详细研究,处理和内部运作过程的成本,对制造业中作用成本法的应用进行论证。众多专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因为作业成本法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其本身的科学性,将作业成本法引入物流业是极为可行的。针对ABC法在我国应用目前所遇到的难点,刘思远(2014)提出可以采用高管带头自上而下地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工作,对作业成本软件予以持续的开发、对作业成本法予以培训、加强应用指引。查良春等(2014)提出,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成本管理中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最主要的就是新理论新方法还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虽然ABC法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我国的国情和小农式的农业方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也比较困难。所以ABC法的实施保证就是管理高层的重视与参与。在作业成本制度的建设,李立(2012)使用的电力工程企业进行了讨论。经过论证,李丽得出将作用成本法用到工程行业的成本管控之中是高度可行的,李丽还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构建起了适合工程企业的核算体系,科学的梳理了作业成本法在工程行业运用的具体流程。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首先,作业成本法在各个企业的大力推广,可逐步实现企业对成本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较,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及时的反应企业成本的消耗情况,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新的生产制造环境背景下,对成本管理予以分析,其已经超越了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的意义,到达了战略层面,并且给管理层更多的、更准确的信息参考,这样管理者就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战略决策。很多专家在作业成本的管理基础上对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王奕娜(2012)就提出了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设想。从对直接成本予以控制的方面考量,标准成本法仍然有很大的优势,借助作业成本这一思想,制造费用借助作业理念可以获得更为科学的分配,使ABC法在理念和思路上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应茜茜(2005)提出无论应用条件成熟与否,ABC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件利器, 必须要认可其存在的特殊功用。第一点,借助作业成本法,管理层能够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对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可以进行更为科学的定价;第二点,借助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高准确度的信息,管理者可以对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进行更好的市场组合。第三点,借助作业成本法的相关信息,预算还可以做得更为科学合理,资源在供需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平衡,传统预算所存在的缺陷性,比如预算空额等等相关问题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企业利润也可以得到最好的追求。此外,作业成本法在实践中还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到很多的方面,比如报价、投资评估等等。学者王耕(2000)针对中国企业,考量其具体的生存环境,指出对于具备引入ABC法适用条件的单位,建议其先行尝试,也可以是先把这一方法引入到企业中的部分机构之中。很多的研究指出,企业因为规模不同,内部技术条件也有差异性,所以在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部门本身为劳动密集型的,那么建议其运用责任成本法进行成本管控;如果部门本身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而且间接费用是其主要的费用构成,建议其考虑ABC法。借助对不同方法的组合运用,帮助企业构建起来更为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帮助企业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和拔高。综上所述,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全新理念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标准作业成本制度在如今新的制造环境下为竞争中的企业解决目前的成本管理的软助,将其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方面的功能予以很好的发挥,全面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以供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三、案例简介(一)企业基本简介1.企业相关信息与组织架构南通南桥提花织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5日,在掘港注册,主要从事毛巾、棉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注册员工人数为410人,注册资本646万元人民币。?公司产品主要为高档、时尚的名牌浴巾、面巾、方巾、面巾、毛巾被、沙滩围裙、浴衣及各种毛巾制品,适用领域广泛。公司多年来一直注重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管理,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该企业于二零一零年通过质量认证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稳步发展,健康运行。该公司组织架构如下2.企业问题的提出南通楠桥纹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虽然属于制造业行业,但是因为从日本引进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企业一直走产品只外销不内销的高端路线,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多年前,虽说对成本没有严加控制,但是由于市场同类产品不多,因此在市场中占有率非常高,所以企业还是有非常高的盈利。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私营企业的发展,竟争逐渐激烈,再加上廉价劳动力这一关键性要素的逐渐流失,导致成本逐渐上涨,单价逼近了成本,公司坚持接受订单必须高于产品的成本价格,为了保证利润,但该公司几年,利润率下滑,日本也有减持计划。由于公司的西方式的管理模式不存在资源或财务管理错误的浪费现象,始终找不到原因。不久前,经过专家在该企业充分调研后显示,该企业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在财务管理上实行的是先进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生产特征是对产品成本不能精确的进行计算,遂建议该公司使用“ABC法”替换制造成本法。楠桥企业实施AB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ABC法的实施必要性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间接成本分配的基础,为了便于库存定价和利润的计算。上述对间接费用予以分配的方法建立在产品生产对应的直接人工、材料以及工时之上,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只有在项目的间接成本是很少的,在一个较小的比例的总成本间接成本不高,对成本管理的不可行的情况下,这一方法对间接成本在分配方面的因果关系予以了揭示,造成了对产品对应成本予以计算的时候,结果高度失真。 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成本动因的概念引入成本分配方法,一个单一的数量分配标准代替传统的多变量参考分布的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的组合,对成本信息对应的准确性予以了明显的提升。分析ABC法,其对产品成本抑或者是工时成本没有予以直接的考虑,其第一个要做的工作为明确间接费用予以合理分配的基础所在—作业,接下来对成本动因予以寻找,成本动因相同就被归纳为相同的成本库,通过汇集成本库成本可以根据其代表的间接成本分配的成本动因分类,属于所有相关产品。所以比较ABC法和传统的成本法,主要的和关键的区别点为间接费用对应的分配范围得以明显的缩小,原来车间在同一水平上的分配修订为按照成本库予以统一分配,配置标准获得了明显的提升,由一个单一的标准,而不是传统的分布在不同的标准,对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合理选择率。为每个操作的生产过程的ABC方法分配自己的速度,然后每个产品的消费成本,银行成本分配到每一个产品的总成本,这样, 对于成本核算而言,其核心点为于资源消耗的诸多环节中,将动态变量予以紧抓,将传统成本法领域中的不合理缺陷予以消除,将其存在的信息失真这一隐藏问题予以很好的解决,成本核算也就具有了较高的准确度,较高的相关性,较高的配比度。回归楠桥公司而言,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企业成本上的优势逐渐消失,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得不降低单加,甚至以逼近成本的价格定价,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由于对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的过度依赖传统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会计运用成本管理方法灵活,这是仅限于简单的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少狭义成本,最后,不能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正确的信息。此外,对于传统成本管理而言,其对财务信息予以了充分的关注,但是对非财务信息则没予以重视,这样在竞争战略方面,企业所得的信息的全面性就不够强。综上所述,楠桥公司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实施ABC法是很有必要的。2、ABC法的实施可行性根据ABC法产生的具体背景,还有应用必须要符合的条件,那么高科技就是使用ABC法必须要具备的前提。但是当前中国大部分的制造公司为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的技术条件还不具备,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要思考中国制造企业适用ABC法的时机有无到来。本研究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电子技术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制造行业出现了很多自动化水平非常高的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先进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些一起推动了企业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方面的变革,分析ABC法的具体思路与理念,其在成本管理的思路有很高的推广空间,在中国先进制造企业逐渐蔓延。主要表现为:(1)自生产组织层面看,我国很难真正做到零库存、零缺陷,还有JIT,不过伴随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伴随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高水平的制造公司在对库存的控制方面,能力必然走高,它们将生产周期予以缩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的运转,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其他方式来接近JIT的标准。随着生产和零库存的单位生产,全面质量管理,新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分析市场需求可以发现,市场需求正在日益走向多样化、非经常性以及需求量的小批量性,故而作为市场的提供者,其生产政策、生产量、生产品种等等也需要伴随不断地调整和变化。故而,分析原材料的制造过程、解读产成品的具体制造过程,可以发现传统采购的变化时期已经到来,而服务于传统采购的成本计量和成本管控也理所当然的要随之调整,对于ABC法,这一高度灵活,非常多变,同时精准度很高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成本核算方法而言,其就获得了广泛生存的空间和基础。(3)自成本结构层面分析,于高科技的制造条件的基础上,机器将很多人工取代掉,这样人共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据的比例就会明显的下降,而固定成本对应的占比就会上升。有报道告诉我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间接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比为12,但是发展到今天,这二者的比例演变为41甚至是51。当前的成本构成中,人工占据的比例还不到十分之一,低的企业甚至仅占据百分之三。可以说在过去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产品对应的成本结构变化是非常大的。而制造成本的具体分析方法则没有随之变化,这样就使的产品对应的成本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反映,企业在自动化方面投入的产出效益也就不能得到精准的理解和衡量,对于企业的决策和成本控制而言,这是非常不利的。从这个方面分析,ABC法的运用和成长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可能的。(4)回归楠桥公司自身来看,首先,作为较早的国内引进的日资企业,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者的重视,这些都为企业进行ABC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楠桥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灵活可变性高的特点,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配合ABC的实施,进行产品调整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同时,楠桥企业作为外资企业,有雄厚的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特别是会计类管理人才的加入,让企业实施ABC法变得游刃有余。综上所述,对于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的中国制造公司,比如楠桥公司而言,其运用ABC法的可行性是具备的。楠桥公司ABC的实践应用(一)ABC的设计与构建本公司实施的ABC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 企业的作业可能多达数百种,通常应该对企业的重点作业进行分析。结合本公司产品的生产特点,可以划分出染色、整经、制织、印花、缝制等五大主要作业。其中,染色的主要成本是染料,整经主要成本是机器运作和人工、制织主要成本是机器运作,印花主要成本是设计图和印染机器、缝制主要成本是机器运作和人工,各项制造成本逐一归集到这六项作业中。通过对固定资产消耗造成的间接费用(折旧),不是作为单独的一个作业中心,而是分配给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成本中(如制织作业的机器占用成本等)。2、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成本作业法认为成本驱动因素是对企业中其中一类事项的度量,如质量检查小时数、用电度数等。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楠桥公司这五项主要作业中,成本动因各自选择如下图所示。作业中心分析成本动因染色作业该作业耗用标准的设定很明显是每条染料的耗用。所以应该选择产品的数量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产品数量整经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对电力的消耗和机器的使用,这主要与产品消耗该作业的时间有关。因此,应该选择整经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整经小时制织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主要为调整人员上轴,结经人员确认并结经,因此该作业的成本动因是结经次数结经次数印花作业印花也就是刺绣工艺,因为现在都是现代化机器刺绣,所以最重要的是作为模板的打版工作,应该把参与打版的毛巾数量作为该作业成本动因产品数量缝制作业该作业以人工和仪器为主,而该公司的工资以绩效时间为基础,仪器也以使用时间做依据,因此,应该选择缝制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缝制小时生产制造作业该工作主要是指在车间生产活动的直接生产工人,其成本由劳动力成本占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比例关系,所以直接人工工时为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直接人工工时企业的每个成本库都具有自己的成本分配率,使核算工作量变大,然而由于企业实行的是先进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准确进行计算,所以还是可行的。3、最终产品的成本分配表2-1 A型号产品相关的各项作业部门2013年成本及分配率一览表制造成本(a)成本动因总动因量(b)分配率=(a)/(b)染色作业62638.48产品数量65654.330.9541整经作业58774.55整经小时2763.621.2674制织作业66455.23结经次数210003.1645印花作业2536.56产品数量30440.310.0833缝制作业4587.45缝制小时2557.30.7938生产制造作业3087.34直接工时2275.21.3570某类作业成本的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应分配的某类作业成本i=该类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消耗的该类作业量表2-2 A型号产品单位产品各项作业成本表制造成本成本动因分配率(1)耗用作业量(2)分配的成本i=(1)*(2)染色作业62638.48产品数量0.954110.9541整经作业58774.55整经小时21.26740.510.6337制织作业66455.23结经次数3.16452.88.8606印花作业2536.56产品数量0.083310.0833缝制作业4587.45缝制小时0.79380.20.1587生产制造作业3087.34直接工时1.35700.70.9499该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i=21.6403(元) (二)ABC在管理上的应用无论应用条件成熟与否,ABC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件利器,其特殊功用毋庸置疑。利用作业成本计算这一方法,管理者们可以预先比较精确地估计出每一种产品组合的成本,因而可以作出正确的产品组合决策。当然定价和产品组合并不是孤立的两个问题,管理者可以把定价作为手段来达到最佳的产品组合。例如,管理者通过提高小批量特制产品的价格和降低大批量标准产品的价格可以使它们的收入与成本更好地配比,同样,通过提高亏损或低利润产品的价格的方法,企业可以逐渐挤出那些亏损和低利润产品并调整产品组合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楠桥企业ABC法下A型号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1.6403(元),而制造成本法下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41.68(元)。这种差别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定价的失误,我们来看几种产品的盈利比较,如下表表2-3产品调查表型号市场单价生产数量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单位成本单位利润1303850033-322.47.62404500042.38-2.3829.710.33604240057.32.750.39.7412015190105.414.6127.6-7.653508700224.5125.5387.9-37.9 根源主要在于在间接费用上分配上,两种方法是有差异的制造成本法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时,把企业中产品消耗的其中一项的成本标准作为全部的间接费用去操作的。但事实上是,企业每项产品所消耗的费用在总费用额中所占的比重,是不能只用其中的一项指标来代表的。我们从表2-3可以观察到,本来是进行盈利的高产量产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很低时,在实际利润中盈利率还不低。然而在以往的成本核算中,公司会认为这些产品没有盈利相反缺处于亏损境地,因而对订单进行拒签,从而使市场机会溜走。再看表中4号5号等低量产品,以以往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企业组织会错误的认为这些产品处于盈利状态,从而盲目的接受订单,然而其实这些产品是亏损的,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不好。这导致了收益报告严重失真,“订单价格高于成本”,这种现象,损失也就不足为奇了。五、结论ABC法在成本计算方法中是一种创新型的方法,它尤其对制造产业更加适用。通过对ABC法的研究分析,对企业利用作用成本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ABC法在ABC管理中的一个不断进行革新变化的过程,其在对成本分析和作业分析的的同时,对企业公司的低效作业进行查找,引领企业怎样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作用成本法通过对作业的改进,使公司组织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是公司的整体效益得到提升。部门或者是公司的决策层要高度重视ABC法要,对ABC法认识到位,支持到位,这是ABC法在企业组织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条件。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组织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要自觉对成本作用法进行灵活应用,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取胜利。公司的全体职员都要积极参与对成本作用法的应用。成本作业法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又能对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在应用中,要求公司全体职工要具有非常高的成本节约意识,具有对成本作用进行改进的工作理念,即ABC要与全员成本管理相结合。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关键是进行作业分析和动因分析。而要分析清楚作业及其动因仅有会计和管理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一些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成本作业体系在应用时,要有企业专题组来进行实施,企业的经管人员、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共同组成企业的专题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使制定的实施方案更加切合实际。成本作用法在实施中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特别是和日常的统计、计量等工作密切相关。倘若日常工作中统计数据虚假、不及时,成本作用法就不能成功实施。综上所述,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全新理念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而只有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全员的参与,在我们目前已经具备的现代电子化信息系统的辅助下,标准作业成本制度一定能在如今新的制造环境K为竞争中的企业解决目前的成本管理的软助,发挥成本控制和管理职能,全面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以供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总的来说,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组织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总成本费用中,间接费用所占比例在逐步攀升,买方市场已经普遍形成,尤其是近些年,廉价劳动力优势渐渐失去,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推广应用ABC法显得尤为重要。ABC法在准确把握法律只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深入调查的情况,深入理解的本质和灵活性,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论的运用,将带来一个不同的世界。致谢转眼间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就要进入尾声了,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充满着感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无私的支持我到大学里进行深造,让我能够在这大学校园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在经济上、生活上、心理上的支持,使我愉快的度过了大学生活。我也要感谢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一起放飞青春的梦想。我们之间有欢笑,有泪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向我伸出了无私的援手,在我痛苦的时候,是你们给予了我最贴心的安慰。非常感谢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参考文献[1]查良春,周 容,吴永章,杨文静.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 北农业科学,2014(4).[2] 崔红.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式探讨[J].上海会计.2003,(6):56-59.[3] 方芳.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4):132-136.[4] 高忠民.优化价值链下物流作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D].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2003.[5] 黄炎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J].系统工程.2O04,22,(l):52-54.[6] 李丽.作业成本法在电力工程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 [7] 刘思远.如何在现代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中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J].时代金融,2014,(6):555. [8] 屈航.浅谈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财会通讯,2010,(7):52.[9] 王耕,王志庆,成进,高文庆,鲍方,干频. 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探索——兼论作业成本法[J]. 会计研究,2000,(9):49.[10] 王奕娜.新制造环境下的成本管理一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2.[11] 吴晓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12] 杨萍.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1,(6):25-29.[13] 姚亮.作业成本法在速递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14] 应茜茜.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条件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战略与改革.2005,(12):187-189.[15]CooPerR,KaPlanR.The Promiseand Peirl of integrated Cost system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M], 1998, 76 (4). [16]Donald J.Bowersox . Logistieal Management : A System Integration of Physie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J].2009:20-21.[17] Homgren C E Foster G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ment Emphasis MI. 7the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M],1997:591-595.[18]Robert.C.Kee. Evaluating the economics of short and long-run production-related decisio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Summer[J].2001, 13(2): 139-158.
目录
摘要......................................................................1
关键字....................................................................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 绪论..................................................................1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愈义.............................................................2
(三) 研究内容与框架......................................................2
(四) 研究方法............................................................3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3
三、 案例简介..............................................................4
(一)企业基本简介.........................................................4
1、企业相关信息与组织架构..................................................4
2、企业问题的提出..........................................................5
(二)楠桥企业实施AB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
1、ABC法实施必要性.........................................................5
2、ABC法实施可行性.........................................................6
四、楠桥公司ABC的实践应用..................................................7
(一)ABC的设计与构建......................................................7
1、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7
2、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7
3、最终产品的成本分配......................................................8
(二)ABC在管理上的应用....................................................8
五、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探索
会计学摘要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