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研究_以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公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研究_以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20200105133205]
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它是交通运输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的工作。公路运输业是国民物质生产活动和商品交流的重要支柱,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性需求不断增长,物流流通方式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利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成本的多少。而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受航空和铁路的挤压,公路运输企业中显性成本的降低途径和方法已经为绝大多数企业所熟识,单纯地降低显性成本的空间已经很小。本篇论文将以南通汽运集团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上以更宽更广的视角深入挖掘公路运输企业成本降低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经济效益。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公路运输,成本,控制,效益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思路1
1.3 研究方法1
2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2
2.1 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及内容 2
2.2 运输成本控制理论2
3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成本控制现状3
3.1 运输成本的构成3
3.2 影响公路运输成本的因素分析4
4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成本控制分析6
4.1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基本情况6
4.2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成本控制制度建设7
4.3 成本控制制度在K分公司的实施8
5 强化运输成本控制的建议13
5.1 树立创新型的成本控制观念14
5.2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14
5.3 制定有效奖惩措施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经过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建国初期,我国对于公路事业发展地位认识不足,公路发展始终跟不上国民经济的脚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全面发展。那时公路基础建设还不完善,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建设,将交通运输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关节,是以公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新世纪到来,我国丝毫没有减少公路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公路行业被特别重视,紧张的交通状况在几年间得到巨大的改变。截至2013年底,全国通车里程达435.62万公里,同比增加11.87万公里。全公路密度为45.38公里/百平方公里,同比提高1.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到425.14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6.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公路运输企业以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为运输方式 ,是我国交通系统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路运输企业为物质生产活动和商品流通提供了直接便利的运输条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企业利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成本的多少。而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受航空和铁路的挤压,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成本与利润是任何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两个话题,而客户在选择用哪家运输企业是最关注的是物流费用的多少。在交通运输市激烈的价格竞争下,行而有效的成本控制与优化则成为了现代公路运输企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思路
公路运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运输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绝大部分。因此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将对公路运输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本论文首先综述有关公路运输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这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然后根据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文献资料法,从图书馆及有关期刊上找到与论文相关的内容,了解国内外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情况。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百度搜索和馆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后,将以此为研究的基础和论证的依据。比较研究法,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成本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案例研究法,以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公司的成本控制情况,并提出相关方案。
2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2.1 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内容
成本控制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控制主体的职权范围内,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采用的控制影响成本因素和条件的措施。成本控制是企业用于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降低成本可能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策划管理,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对于不同的行业,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本文讨论的公路运输企业成本主要产生于公路营运成本,极少涉及到原材料,生产成本。
2.2 运输成本控制理论
2.2.1 运输成本的可持续性理论
对于道路运输企业来说,物流成本通常是运营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有运输量、货物的密度、转运、服务水平、市场等。了解这些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程度,合理安排运输,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维多利亚交通政策研究所的托德利特曼早在1999年就发表论文,认为运输决策受成本分布影响。消费者最受内部、可变成本影响;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者最受市场直接成本影响,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受措施固定的。然而非市场成本和间接成本往往被低估,从而导致经济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现象。他结合当时在全北美道路运输非市场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成本被明显低估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1]。
可持续的经济强调高效使用自然资源。这里的高效包括在遥远的地区,时间的人对环境、社会约束和公平的灵敏度。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不求不断增加的消费,而是更注重于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失灵、造成浪费的消费方式和没有考虑到的长期影响。这对于在指向高资源消耗的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输成本的可持续性分析从内部与外部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感知成本和实际成本,市场成本和非市场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角度分析成本。结果表明有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被忽略,从而导致决策者在规划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2.2.2 物流成本冰山说
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学说,他认为企业的物流运输过程就像一座冰山,由它带来的成本或者支出仅仅是“冰山一角”。以往企业轻视运输成本的原因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却未能看见冰山下潜藏的巨大的费用,从而忽视了物流运输成本这一重大的课题[2]。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因为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往往通过大力进行设备升级、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来降低生产成本,以此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增加产量获取市场份额的,视为企业“第一利润源”。
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企业产品销售产生困难时,只能通过节约成本来 提高企业利润。这时廉价的劳动力,创新的进步科技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通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来降低劳动耗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源”。
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有极限的。当企业达到一定程度不能再提高利润率的时候,寻找新的利润源成为首要仍无。这时人们发觉通过物流不仅可以在销售方面帮助企业增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新的利润源。如果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中的物流费用,同时优化物流结构,就能够挖掘出物流冰山下掩藏的据他利润空间,这时企业将有机会更上一层楼。此时,人们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甚至将其称为“第三利润源”[3]。
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
关键字:公路运输,成本,控制,效益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思路1
1.3 研究方法1
2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2
2.1 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及内容 2
2.2 运输成本控制理论2
3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成本控制现状3
3.1 运输成本的构成3
3.2 影响公路运输成本的因素分析4
4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成本控制分析6
4.1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基本情况6
4.2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成本控制制度建设7
4.3 成本控制制度在K分公司的实施8
5 强化运输成本控制的建议13
5.1 树立创新型的成本控制观念14
5.2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14
5.3 制定有效奖惩措施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经过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建国初期,我国对于公路事业发展地位认识不足,公路发展始终跟不上国民经济的脚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全面发展。那时公路基础建设还不完善,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建设,将交通运输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关节,是以公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新世纪到来,我国丝毫没有减少公路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公路行业被特别重视,紧张的交通状况在几年间得到巨大的改变。截至2013年底,全国通车里程达435.62万公里,同比增加11.87万公里。全公路密度为45.38公里/百平方公里,同比提高1.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到425.14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6.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公路运输企业以在公路上运送旅客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企业利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成本的多少。而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受航空和铁路的挤压,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成本与利润是任何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两个话题,而客户在选择用哪家运输企业是最关注的是物流费用的多少。在交通运输市激烈的价格竞争下,行而有效的成本控制与优化则成为了现代公路运输企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思路
公路运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运输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绝大部分。因此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将对公路运输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本论文首先综述有关公路运输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这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然后根据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文献资料法,从图书馆及有关期刊上找到与论文相关的内容,了解国内外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情况。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百度搜索和馆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后,将以此为研究的基础和论证的依据。比较研究法,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成本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案例研究法,以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公司的成本控制情况,并提出相关方案。
2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2.1 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内容
成本控制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控制主体的职权范围内,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采用的控制影响成本因素和条件的措施。成本控制是企业用于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降低成本可能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策划管理,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对于不同的行业,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本文讨论的公路运输企业成本主要产生于公路营运成本,极少涉及到原材料,生产成本。
2.2 运输成本控制理论
2.2.1 运输成本的可持续性理论
对于道路运输企业来说,物流成本通常是运营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有运输量、货物的密度、转运、服务水平、市场等。了解这些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程度,合理安排运输,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维多利亚交通政策研究所的托德利特曼早在1999年就发表论文,认为运输决策受成本分布影响。消费者最受内部、可变成本影响;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者最受市场直接成本影响,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受措施固定的。然而非市场成本和间接成本往往被低估,从而导致经济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现象。他结合当时在全北美道路运输非市场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成本被明显低估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1]。
可持续的经济强调高效使用自然资源。这里的高效包括在遥远的地区,时间的人对环境、社会约束和公平的灵敏度。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不求不断增加的消费,而是更注重于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失灵、造成浪费的消费方式和没有考虑到的长期影响。这对于在指向高资源消耗的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输成本的可持续性分析从内部与外部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感知成本和实际成本,市场成本和非市场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角度分析成本。结果表明有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被忽略,从而导致决策者在规划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2.2.2 物流成本冰山说
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学说,他认为企业的物流运输过程就像一座冰山,由它带来的成本或者支出仅仅是“冰山一角”。以往企业轻视运输成本的原因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却未能看见冰山下潜藏的巨大的费用,从而忽视了物流运输成本这一重大的课题[2]。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因为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往往通过大力进行设备升级、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来降低生产成本,以此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增加产量获取市场份额的,视为企业“第一利润源”。
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企业产品销售产生困难时,只能通过节约成本来 提高企业利润。这时廉价的劳动力,创新的进步科技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通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来降低劳动耗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源”。
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有极限的。当企业达到一定程度不能再提高利润率的时候,寻找新的利润源成为首要仍无。这时人们发觉通过物流不仅可以在销售方面帮助企业增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新的利润源。如果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中的物流费用,同时优化物流结构,就能够挖掘出物流冰山下掩藏的据他利润空间,这时企业将有机会更上一层楼。此时,人们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甚至将其称为“第三利润源”[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