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股吧热度与股票收益关系探讨(带分析数据)

网络股吧热度与股票收益关系探讨(带分析数据)[20191230185301]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股吧热度,投资收益率,回归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网络股吧信息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
2.1 网络股吧信息相关理论分析 3
2.2 网络股吧信息研究现状 2
3网络股吧热度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 4
3.1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4
3.2假设的建立和模型的应用5
3.3 实证结果的分析6
3.4 实证结果的启示14
4 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股吧”监管的建议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对证券市场已逐步显现重要影响。投资者逐渐将目光由现实转为虚拟网络上。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受到各证券公司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普遍重视。股票论坛中股吧的热度已成为影响用户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示投资者的注意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在面对众多的上市公司时,投资者们难以做到对市场上所有股票进行对比、分析和排序,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对于投资者他们更愿意将有限的精力投放于那些信息量大,资料完善的公司上。而股吧就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寻找有效信息的场所。股票论坛是影响决定信息资源分配和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股票论坛的热度具有重要意义[1,2]。
在Barber和odean(2008)提出的注意力理论中, 他们通过一些投资者的账户交易数据,将异常的交易量、异常的收益和新闻作为吸引投资者注意力的事件,发现当一支股票被搜索的频数增加时,其受到的关注程度上升,被个人投资者购买的概率增加, 短期内股票的价格会上升,股票产生正收益率。相反,若股票受到的关注程度下降,短期内股票价格则下降,将会产生负收益率[3]。
作为中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络股吧,东方财富网提供了基于网站浏览用户数据的行为分析工具——帖子总数,关注人数、公司信息等。本文在搜集了东方财富网股吧近期三个月帖子数,关注人数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关注度和同时期股票收益率的关系。首先,本文研究了的网络股吧热度的高低与股票的收益率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为了控制其它变量对关注度的潜在影响,使得网络股吧热度与股票收益率的结果更准确,我们将网络股吧热度的衡量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用各个上市公司的近期网络股吧的帖子数作为衡量“热度”的基础,其次用关注人数的变化作为网络股吧热度的一个检验。接着本文将用数学工具从理论中分析出两者的关系。最后本文将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给投资者给出具体建议。
2 网络股吧信息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现状
2.1 网络股吧信息相关理论 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大量人心,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掩藏着许多我们难以预见的危机。互联网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极大的加速了包括正向的和逆向的、公开的和未公开的证券市场信息的传播速度。它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加剧了信息的不正确使用,这将会给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剧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网络股吧信息能够通过技术扩散的形式在投资者中间产生“羊群效应”,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4]。并且,交易者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是导致舆情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但是由于针对网络舆论监管的缺失,我国的股市还没完善,导致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够保证。人们在网络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由于其信息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众多投资者也很难保持理性,并且不具备非常专业的投资理论知识,也缺乏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对股票的分析和预测的能力极为有限。因而不能做到很好的预防措施,对互联网上大量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辨别,筛选。
为了获取信息,股民把目光投向了信息量庞大的股吧。股吧为公众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网民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通过参与股吧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进一步影响其他网民的见解。在事件发生到影响股票收益,我们可以简单分为三个过程,其中上市公司至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居于后台却处在整个环节的中心。首先各种上市公司的舆情事件会剌激网民形成某种情绪、态度或意见。接着,当网民的个人情绪、态度形成以后,在网上就会行发感想,与其他网友形成互动交流,表现在发帖、转发、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评论等,大量信息在网络上形成。最后,随着网民对突发性事件的关注和讨论,相关信息会在网上大规模的出现,进而影响其他股民的投资判断。
对于网络股吧信息对投资者的具体影响途径,我们可以在行为金融学中找到答案:一是人们很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在群体活动的状态下,行为人必然会受到外界多数人的群体行为影响,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这就是“羊群效应”,在股票交易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大量的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买进或卖出相近的股票,同时进出股票市场旳行为。股民在看到股吧大量某股票获利的信息,就会考虑自己是否也要买进;相反看到某股票众多不理消息时,则会考虑卖空或者放弃对该股票的兴趣[5]。在股票投资过程中,有时信息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付出较高成本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有效信息,或者个人资质不够,不可以单独做出准确判断。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常常釆取相对简单的方式,通过模仿其他大众群体的行为方式,获得他人的信息、借鉴他人决策方法。二是风险偏好的影响,投资者们在经济活动和投资决策上善于回避损失和趋利避害。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6]。人们在看到自己所持的某种股票各种信息状况较好时,则会表现为风险厌恶;当状况不大好时,人们则主动去寻求风险。三是负面情绪,情绪可以深刻地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人们不同程度存在谨慎保守、过度自信、厌恶后悔和畏惧损失等消极心理,而这些心理特征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会由于种种原因表现出后悔,当买完股票收到,就后悔当初买的太早或买的太少,当卖完股票出现上涨信息时,就会后悔当初卖的太早,应当多持一段时间。这种谨慎和后悔的心态经常发生在于人们的投资活动中[7]。
2.2 网络股吧信息研究现状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互联网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发布、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了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近些年,很多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学者都在对股吧进行的探索,学术界对互联网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以美国为主的互联网和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率先展开了股票论坛的研究。这部分研究以研究者对投资信息资源价值的认识为基础,包括信息资源和用户行为两个方面,研究网络舆论,网络论坛对股票市场的影响。Tumarkin & Whitelaw( 2001) 通过事件研究,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检验了股票论坛与股票收益及交易量的关系, 发现论坛的异常发帖量、 内容倾向性变化与股票市场的异常交易量、 异常收益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是,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善,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连接,股票论坛对股票异常活动并不具有预测性。而Tumanrkin和Whitelaw(2001)则提出应侧重关注网络贴子的内容而非发布帖子数量,他们发现论坛上对互联网行业股票的投资观点变化以及异常高的论坛讨论量与行业调整后的异常收益相关。
从现有成果看,研究者侧重于基于实用主义角度,关注于是否可以通过分析股票论坛来预测证券市场表现,这是最近几年较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纷纷采用各种股票论坛变量,如发贴量、投资观点、股票关注人数等,来研究其对证券市场变量(收益率、方差、协方差和成交量)的影响,为投资决策、最优组合投资等提供了重要帮助[7]。Werner Antweiler 和 Murray Z. Frank(2001)证明对留言板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在控制其他影响变量后,发现留言板的信息对多头或者空头的投资者们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人们更倾向于对拥有大量公布的信息的上市公司感兴趣。对于这类现象,一些学者通过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入手来阐述这一系列问题,最后通过“市场有效性”和“羊群效应”来得到了解释。瓦加(1989)提出的协同市场假说表明: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个体强烈的协同情绪的反应会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在股票交易过程中,这种大量的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买进或卖出相近的股票,同时进出股票市场旳行为,被称为“羊群效应”。从瓦加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推测到,当投资者收到大量类似的信息时,也会协调自己的行为,使之与他人一样。这说明了,互联网与投资者的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而网络股吧作为一种股民们最广泛的网络信息获取途径,其蕴涵的搜索行为也应该与投资者具体操作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具体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具体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