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工集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从2012年初“营改增”于上海实施试点,到2016年五一建筑业被纳进“营改增”,我国全面实现了“营改增”。这一变革以排山倒海之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著地变化。尤其是对特殊的建筑行业来说。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与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进行改革,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营改增”和建筑行业的相关理论。然后深入剖析了进行“营改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本文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例,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财务报表以及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最后,从建筑行业自身出发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营改增 对策建议
目 录
1 引言 1
2 建筑施工行业“营改增”的概念及发展 1
2.1 “营改增”的相关理论 1
2.2 建筑施工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 1
2.3 建筑施工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
3 上海建工集团实施“营改增”的案例分析 5
3.1 上海建工集团概述 5
3.2 “营改增”对上海建工集团的影响分析 6
4 上海建工集团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11
4.1 学习“营改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11
4.2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2
4.3 进行合理的纳税规划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增值税是税收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建议:要进一步深化税收体制的改革,深化推进“营改增”的进程,降低企业的税负,从而调动各个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如此看来,2016年五一之后,伴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税收制度一定会产生巨变。
由于建筑业与许多行业密不可分,所以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业在之前一直实施营业税。这既使得重复纳税的情况越发严重,也使得增值税的税收抵扣链条不够完整。“营改增”后会计核算会有怎样的变化?财务报表又有哪些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优惠遇到哪些难题?这都是建筑行业将要面临的难关。因此有必要多加总结,为建工企业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2 建筑施工行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营改增”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营改增”的概念及发展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指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1]。我国在2016年五一之前施行的是流转税制。即增值税与营业税两税并行。这个税制创立于1994年,在当时看来,两税并行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2]。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营业税不断展现出它的弊病,增值税却不断显露出其有利之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税收体制变革的基本内容就是“营改增”[3]。“营改增”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2011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提出了对目前施行营业税的行业实行税收制度改革,努力推广增值税。2012年初,我国开始施行“营改增”。2016年五一之后,建筑业开始实施“营改增”。到此,我国实现了全面“营改增”。改革之后,增值税原有的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2017年7月1日起取消)保持不变。但多了11%和6%两档税率。
2. 2 建筑施工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
2.2.1? 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
建筑业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首先,生产与经营时间一般较长,这就占用了大量资源。其次,企业产品较多,大多难以移动。需要占用的时间较长,人员与设备流动较大。再次,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条件较差,大多需要进行暴露在外的施工,极易受到风、雨、雷、电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天气因素的影响,施工常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休息环境比较差。此外,企业的材料品种多,主要原料多为大批采购,有些辅助材料又必须零散的进行采购。最后,建工企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企业的总体利润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微利行业[4]。
2.2.2? 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拓宽,其对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作用也展现出来了。表1和图1向我们展示了2009年至2016年建筑业的发展状况。2011年之前,建筑业总产值实际增长率涨势迅猛;2009年后,行业的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平稳中缓慢上升;2010年,行业总产值占比达到25%;2011年,迈过了10万亿大关;2012年迈过了15万亿大关;之后,行业总产值占比保持在26%以上;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44,127亿元,建筑行业总产值达193,567亿元,占GDP比重也达到26%,虽然相较去年有些微降低,但整体还是呈上升趋势。
表1 2009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变化趋势表(单位:亿元)
年份
GDP
GDP实际增长率
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实际增长率
建筑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
2009
345,629
9.1%
76,808
23.8%
22.5%
2010
408,903
10.3%
96,031
25.0%
23.9%
2011
484,124
9.2%
116,463
21.3%
24.6%
2012
534,123
7.7%
137,218
17.8%
26.4%
2013
588,019
7.7%
160,366
16.1%
27.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