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法是对产品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一种方法。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被广泛应用。本量利分析法辅助企业获取更多利润,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找到方法把问题解决了,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
目录
一、引言 5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简述 5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含义 5
1.成本 5
2.业务量 5
3.利润 5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意义 5
三、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效果 6
(一)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法模型 6
(二)决策指标 6
1.盈亏临界点 6
2.边际贡献 7
四、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法 7
(一)成本划分理想化 7
(二)假定市场价格不变 7
五、结论 8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一、引言
时代在变化,经济也在飞速发展,陈旧的经营方法只会拖住企业前进的脚步,导致企业很难存活于当下,严重的话面临的则是破产、倒闭。于是,改变经营方法以适应时代的步伐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中之重,我国从西方引进本量利分析法应用到企业中去。本量利分析法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经济学家Johann Friedrich Schar(1861924)、Karl Bucher(18471930)对本量利分析法进行了研究。1910年,Johann Friedrich Schar提出一个计算“死点”(即盈亏平衡点)的公式,并且应用实例对其进行解释,同时,Karl Bucher研究了“可用门槛值概念”。我国引进本量利分析法为企业增添了鲜活的动力,增加了更多的利润,使得企业能继续立足下去。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简述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含义
本量利分析法,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产品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一种方法,核心是分析成本和效益。它着重研究成本、销售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提供的原理、方法在企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通过分析本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为企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从而达到获得更多利润的经营目标。
1.成本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的总额,一般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变化,而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业务量
业务量也称作业量,是企业产品的产量或销售量,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一定的数量,该数量为计算盈亏临界点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参考,通过比较,可以判断出经营状态,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3.利润
利润是企业总的业务量全部销售出去的得到的金额减去总的业务量产生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后所剩下的余额,该余额的正负情况可以判断出企业在这一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余额为正,企业盈利,说明企业的决策相对合理但还有获得更多利润的空间,反之,企业呈亏损状态,为企业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前车之鉴。
所以, 利用本量利分析法对产品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让企业的经营成果显得合理,帮助企业获得更大效益,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下去。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意义
本量利分析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让企业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体系,即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业务量来增加利润,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通过计算保本量、保利量给员工定下目标,加上给他们灌输多劳多得的理念,从而调动积极性,推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保持可持续发展。将本量利分析法的保本量、保利量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相结合,促进企业能够根据计算出的保本量、保利量进行正确有效顺利的生产、经营决策,使得企业盈利而不是亏本。将本量利分析法的盈亏临界点与企业的风险评估相结合,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企业决策后的风险系数,及时调整修改减少甚至避免风险,让企业安全地运行,不至于扰乱“军”心。
1.通过计算统计出一定量产品所需要耗费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利于企业对产品的成本性态进行分析,采取更好更合理的决策来控制、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加工形式,是机械化生产还是半自动化生产或者是全自动化生产来控制、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大小,因为不同的产品的加工形式其需要耗费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不一样的,当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对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给减少企业很大的不必要的损耗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
2.通过分析计算出企业销售产品后不盈不亏的业务量,有利于企业在此业务量的基础上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合理的决策出能够提高业务量的有效措施,例如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市场力度,经过短暂的实行,比较是否有一定的成效,总结是否还可以需要拓宽企业的合作范围。对业务量进行分析,可以给企业一个衡量业务量实际要求的标准。
3.通过计算总结出企业的目标利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让企业有了生产经营的目标,可以更好地对员工进行有序规矩的管理,让整个企业从上到下显得很有秩序,分工明确,让生产的流水线更顺利且更效率。对利润进行分析,可以给企业树立获得更大效益的目标,让它为了这个目标付诸行动。
三、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法模型
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法模型是建立于成本按性态分类及变动成本法假设、单一成本动因假设、相关范围和线性相关假设等基础的,具有适用性,基本公式是利润 =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 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该模型反映了利润、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虽然分析起来比较简便,但是缺乏了科学实用性。
目录
一、引言 5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简述 5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含义 5
1.成本 5
2.业务量 5
3.利润 5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意义 5
三、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效果 6
(一)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法模型 6
(二)决策指标 6
1.盈亏临界点 6
2.边际贡献 7
四、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法 7
(一)成本划分理想化 7
(二)假定市场价格不变 7
五、结论 8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一、引言
时代在变化,经济也在飞速发展,陈旧的经营方法只会拖住企业前进的脚步,导致企业很难存活于当下,严重的话面临的则是破产、倒闭。于是,改变经营方法以适应时代的步伐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中之重,我国从西方引进本量利分析法应用到企业中去。本量利分析法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经济学家Johann Friedrich Schar(1861924)、Karl Bucher(18471930)对本量利分析法进行了研究。1910年,Johann Friedrich Schar提出一个计算“死点”(即盈亏平衡点)的公式,并且应用实例对其进行解释,同时,Karl Bucher研究了“可用门槛值概念”。我国引进本量利分析法为企业增添了鲜活的动力,增加了更多的利润,使得企业能继续立足下去。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简述
(一)本量利分析法的含义
本量利分析法,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产品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一种方法,核心是分析成本和效益。它着重研究成本、销售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提供的原理、方法在企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通过分析本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为企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从而达到获得更多利润的经营目标。
1.成本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的总额,一般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变化,而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业务量
业务量也称作业量,是企业产品的产量或销售量,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一定的数量,该数量为计算盈亏临界点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参考,通过比较,可以判断出经营状态,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3.利润
利润是企业总的业务量全部销售出去的得到的金额减去总的业务量产生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后所剩下的余额,该余额的正负情况可以判断出企业在这一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余额为正,企业盈利,说明企业的决策相对合理但还有获得更多利润的空间,反之,企业呈亏损状态,为企业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前车之鉴。
所以, 利用本量利分析法对产品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让企业的经营成果显得合理,帮助企业获得更大效益,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下去。
(二)本量利分析法的意义
本量利分析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让企业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体系,即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业务量来增加利润,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通过计算保本量、保利量给员工定下目标,加上给他们灌输多劳多得的理念,从而调动积极性,推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保持可持续发展。将本量利分析法的保本量、保利量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相结合,促进企业能够根据计算出的保本量、保利量进行正确有效顺利的生产、经营决策,使得企业盈利而不是亏本。将本量利分析法的盈亏临界点与企业的风险评估相结合,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企业决策后的风险系数,及时调整修改减少甚至避免风险,让企业安全地运行,不至于扰乱“军”心。
1.通过计算统计出一定量产品所需要耗费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利于企业对产品的成本性态进行分析,采取更好更合理的决策来控制、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加工形式,是机械化生产还是半自动化生产或者是全自动化生产来控制、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大小,因为不同的产品的加工形式其需要耗费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不一样的,当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对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给减少企业很大的不必要的损耗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
2.通过分析计算出企业销售产品后不盈不亏的业务量,有利于企业在此业务量的基础上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合理的决策出能够提高业务量的有效措施,例如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市场力度,经过短暂的实行,比较是否有一定的成效,总结是否还可以需要拓宽企业的合作范围。对业务量进行分析,可以给企业一个衡量业务量实际要求的标准。
3.通过计算总结出企业的目标利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让企业有了生产经营的目标,可以更好地对员工进行有序规矩的管理,让整个企业从上到下显得很有秩序,分工明确,让生产的流水线更顺利且更效率。对利润进行分析,可以给企业树立获得更大效益的目标,让它为了这个目标付诸行动。
三、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法模型
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法模型是建立于成本按性态分类及变动成本法假设、单一成本动因假设、相关范围和线性相关假设等基础的,具有适用性,基本公式是利润 =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 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该模型反映了利润、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虽然分析起来比较简便,但是缺乏了科学实用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