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1
1.3研究思路1
1.4 研究方法2
2 相关理论基础2
2.1 集权与分权理论2
2.2 委托代理理论3
2.3 内部控制理论3
3 姜堰市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4
3.1 姜堰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4
3.2 姜堰市农村财务管理状况6
4 姜堰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
4.1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6
4.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6
4.3 财务管理的透明化程度不高7
4.4审计监管乏力,民主监督不到位8
4.5 村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业务不精9
4.6 非生产性支出大,村干部贪污现象严重10
5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11
5.1 政府方面的原因11
5.2 村级管理层的原因12
5.3 村民群众的原因13
6 解决姜堰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的对策14
6.1 上级政府的对策14
6.2 村级管理层的对策15
6.3 村民群众的对策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附录A21
附录B23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国家一直重视农村的发展,十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涉农补贴不断增长,特别是最近几年,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农村的发展问题也随之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而要发展农村经济,最根本的就是要规范农村的财务管理,它是保障村民利益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落实党和国家政府相关方针政策最根本的手段。而今,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日渐复杂,其中表现出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国家、政府和人民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虽然当前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其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我国是农业大国的事实,其基础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比例依旧较高。所以,党和国家一直将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2006年根据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部署,为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财政部、农业部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指导[1]。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但是农村财务管理上依然存在着一些漏洞,其管理的不规范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国家政府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当然,研究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具有其现实意义。如今,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村民的民主意识也逐渐加强,他们对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村庄事务越来越关心,特别是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财务问题,由此,如果农村财务管理稍有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产生。面对这种形势,必须解决好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另外,研究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关系到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也可以更好地响应国家“三农”政策,为农村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3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从农村财务管理的内涵入手,理解什么是农村财务管理,其管理模式是怎样的;继而分析姜堰市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剖析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最后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建议,从而帮助完善姜堰市农村财务管理。
1.4 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姜堰农村财务管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即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姜堰农村财务管理进行研究。由理论结合实际,从而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与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整理,借鉴观点相同的部分资料,也对不同观点的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同时研究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经济指标、收支状况,为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法,掌握姜堰市农村财务管理的最新资料,从而找出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由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次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实地走访主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因为财务管理人员是最了解村里财务状况的群体,最能反映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年龄在18-80岁的普通村民,共发放问卷100份,实收有效问卷87份。通过使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研究法,一定能让我更深入地研究姜堰的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村财务管理,发现其财务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相关理论基础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2]。农村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村民委员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条件下,村民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和村民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3]。
2.1 集权与分权理论
集权与分权两者是相对的,主要是基于对企业管理者权利的运用方式进行划分从而出现的一种管理理论。所谓集权,就是指管理者把权力进行集中的行为和过程,而分权则与此相对[4]。集权式管理的决策权主要在上层,其管理的宽度大,对其下级的管理控制多,而分权管理则是将决策权分给其下属机构,上层只有对关系到全局问题的决策权。
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分权主要表现在信息的传达和监督的实现两个方面,分权使得村民在其财务管理中更好地行使监督权,相关财务信息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传达。而集权主要表现为其财务管理的大权集中于乡镇和村的“两委”,对于重大的财务事项主要由村主任或村支书来决定。另外,由于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对其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那些非制度性的监督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不能有效地解决村级管理问题,这时,就需要强制的集权来管理。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或许是解决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手段。
2.2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与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方,相互博弈达成的合同法律关系。委托方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授权代理方一定的决策权利为其服务,使他趋向于委托人的目标。其目标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5-6]。
“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在“村账乡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农村基层实践工作的创新,是管理农村财务、强化会计监督的有效途径[7]。“村账乡管”主要是以乡镇为单位,设立会计代理中心,由代理中心代为管理农村的会计和出纳工作。当然,该会计代理中心不仅仅处理农村财务,也监督着农村的财务工作。通过其监督作用,相互制约,进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这与村民自治的原则相呼应,是其财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体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0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