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a股钢铁行业为例

生态绩效这个概念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提出。由于生态绩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有关其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仍不算完善,特别是在国内,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生态绩效评价指标的认定与其体系的构建还在起步阶段。不过随着生态绩效评价指标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公众对其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已经有一些专家在此领域有所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查阅了A股钢铁行业的企业财务报表以及环境报告书,在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基础之上,合理运用相关DEA模型,对当下的钢铁行业现状进行了一定描述并且根据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发现钢铁行业生态绩效与传统财务绩效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下得出的相关结果存在较大出入。同时,文章最后论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且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下,提出了自己关于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观点与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一)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介绍 2
(二)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3
二、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3
(一)经济效益现状 3
(二)环境污染现状 4
三、钢铁行业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
(一)钢铁行业生态绩效的评价内容 5
(二) 钢铁行业生态绩效的评价指标 6
(三)研究方法的概述 6
(四) 钢铁行业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
四、结论与建议 8
(一)研究结论 8
(二) 研究局限性和建议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关于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以A股钢铁行业为例
引言
引言
由于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渐苏醒,传统财务绩效显然已无法满足公众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此外,消费者、投资者以及政府等都纷纷希望在评估财务绩效的同时,能够用合理的指标评估相关的生态绩效。正是因为公众对企业的这一强烈需求,企业生态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便由此出现。
此外,生态绩效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标的评估有利于我们增加市场对企业生态绩效的了解,也有利于发现注重不同绩效评估的公司之间显著的差别,更有利于使我们直观的进行传统财务绩效与生态绩效的优劣势比较,同时还可作为比较企业在实现生态绩效方面的有效指标,以期望预测和企业有关的传统财务绩效以及生态绩效的关系,这样可以便于达到各界对企业生态业绩信息披露的要求。
一、文献综述
(一)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介绍
1.国外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詹姆斯穆尔(1993)第一次提到企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并且认为企业生态系统界就是以各个部分为基础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经济联合体。3年后他的著述《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指导与战略》,解释了不同公司的现状,让公众更为深入的了解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企业生态系统这一理念。在这一理念的问世之后,社会公众逐渐意识到企业生态绩效的重要意义。Daniel?Tyteca(1996)在对现有生态绩效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其漏缺之处,并且改进了生态绩效指标,他认为考量过程可以从产品输入,输出和生过过程污染物三个方面进行,同时首次提出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基础的综合环境绩效指数这一概念。Anne Y.Ilinitch(1998)认为需要建立更为明确的生态绩效指标来为管理阶层以及消费者还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以及建议指导。DitzDaryl(1998)建议从物料的使用,能源消耗,非产品的输出和污染物排放进行绩效审计.Johan?Thoresen(1999)倡导企业生态绩效评估理应以生命周期为基础,同时建议以生命周期绩效,操作绩效和环境状况三个指标做为衡量标准。Power和Jerjian(2001)认为管理阶层更应该注重企业整个绩效中,新兴生态绩效发挥的巨大作用。。Stephan E.Gothlich(2003)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比较了多家企业的生态经营理念之后,得出结论,认为管理阶层应当在重视盈利的同时,给予环保方面更多关注,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说明了生态绩效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Xin?Ren(2000),T.Zobel(2002)都提出应以生命周期为基础,划分生态绩效指标。
2.国内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1)提出审计指标。王睿(2011)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生态绩效审计对其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经济三个指标共同考量企业生态绩效。廖仲毛(2013)认为目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已经与环境密不可分,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在企业身产经营过程中,环保成本与生态绩效审计的关联必然加深,为了自身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部门都需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生态绩效审计准则。郑俊敏(2012)认为传统生态审计的首要难题是一些相关要素无法定量,而新型的审计可以相关生态成本能够被合理计量,所以,其关键在于有一套合适自身的审计准则。
(2)在总结有关环境审计的基础上,张金凤(2011)认为生态绩效审计的本质与目的是对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改善而进行的监督、评定、鉴别。陈佳稳(2012)认为现在我国的生态绩效审计仍然存在意识薄弱、相关人员综合能力不够的问题,随着公众对绿色经济的愈发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审计对于改善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张亚连,李彩(2013)认为生态审计既然是一个新兴的审计类型,必须在企业内部有所控制,加强环保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1.国外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提出具体指标。Lin Roberts(1996)分析了数家有代表性钢铁公司经营绩效与生态绩效,并且说明了企业的生态绩效和其经营绩效有着明显的相关性。Frank Dixon(1999)认为生态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提高生态绩效,长久而言对于经济绩效有着很大的帮助。Egana,P.D(1997)认为企业的生态绩效审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员工对生态绩效的认识和理解。
模型的建造。Johan Thoresen(1999)认为绩效考核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立体进行。Christ Mann(2000)经过自己的对比观察,得出结论,企业生态绩效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Stefan Schaltegger(2002)经过对比传统财务绩效与生态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证明:两种绩效审计方法确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