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20200112195223]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文献综述 2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2.3 文献评述 3
第3章 审计质量相关概念及理论 4
3.1 审计质量的概念 4
3.2 审计质量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4
3.2.1 委托代理理论 4
3.2.2 人力资本理论 5
3.2.3 声誉理论 5
第4章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6
4.1 研究假设 6
4.1.1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6
4.1.2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6
4.1.3 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的学历结构 6
4.1.4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能力 7
4.2 研究变量设计 7
4.2.1 被解释变量 7
4.2.2 解释变量 8
4.2.3 控制变量 8
4.3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9
4.3.2 模型构建 10
4.4 变量描述性统计 10
4.5 相关性分析 11
4.6 回归分析 11
4.7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12
第5章 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14
5.1对策建议 14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第 1 章 绪论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独立审计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监督体制。我们通常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来实行投资分析。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逐步递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并且逐步完善,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日趋繁荣。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步开展,审计工作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例如,审计工作人员与企业高管共同谋划捏造虚假信息,以达到满足各自利益的目的。进入21世纪后,仅在2001年就发生了银广夏等数家公司财务造假丑闻,审计人员的执业道德受到公众的质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也频频出现假账丑闻。例如有默克制药、世界通信公司和英国南海的财务造假等。2002年,四大会计事务所相继卷入财务欺诈丑闻,随着安然等公司特大财务舞弊案件的爆发,美国完美市场的神话就此终结。国内外审计丑闻频发引发了公众对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担心,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品德和审计质量也遭受了很大的质疑。在这方面,各国监管机构纷纷推出了法律法规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比如著名的“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上述类似事件发生后,人们纷纷将焦点集中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上,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加以研究,相关学者也加入了对审计质量的钻研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在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其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方面,可能会因为研究方法、研究期间等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这一问题并未形成一致看法。可见,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研究期间及方法的选择是比较敏感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DeAngelo(1981)认为大规模的事务所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声誉。他发现当被审计单位雇佣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时,事务所会产生巨大的启动成本,由此会获得相应客户的准租。DeAngelo又从准租的角度来阐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Balachandran(1987)通过从上市企业获得的一系列数据,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因素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得出审计人员的经验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审计人员的学历结构与审计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Craswell(1995)经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发现八大比非八大往往可以收取更加高昂的审计费用,但是八大获得的审计收费溢价并不是因为八大拥有较高的品牌声誉,主要是为了补偿因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多付出的努力。
Lennox(1999)根据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证明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往往会更高。经研究发现,在英国,四大出具的审计报告准确性更高。
Franeis.J.Maydew.E.and Sparks.C.等(2004)从审计收费和非审计费用的角度来研究审计收费和非审计收费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审计费用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原红旗和李海建(2003)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一些财务特征后,他们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规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而得出审计质量与规模和组织形式不显著相关的结论。
刘峰等(2007)以审计意见类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对“四大”的审计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四大的审计质量与非四大的审计质量并无明显差异。
张渠(2009)经过研究发现,当前,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这较为明显的低价揽客行为,而被审计单位又存在以高价来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从研究表明,审计费用在一定的额度范围内,增加审计费用的同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会降低,但是在超过了这额度范围之后,则会产生相反的情况。
刘文军等(2010)把研究对象设置为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并且在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这两个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深度分析了国内十大和非十大提供审计质量的差异性。得出结论认为,国内十大在独立性方面远强于国内非十大,但国内非十大却在专业胜任能力上超过国内十大。
刘笑霞和李明辉(2012)研究样本来自于注册会计师网站上公布的百强所排名,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注册会计师的人力资本因素与绩效的联系。审计质量的变量设置为操控性应计额,并且以注册会计师年龄、占比、学历作为人力资本特征的衡量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年龄从40岁到60岁的注册会计师占比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但是,并没有证明出注册会计师占比、教育结构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2.3 文献评述
从国内外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文献来看,其实,国外学者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这一方面的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国内学者相对来说研究的较多一些。大多数的国内学者认为,事务所为有限责任制时,很可能在审计过程中付出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整个审计过程的执业水平。总体上来说,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外来看,关于组织形式这一方面的的研究都还比较少,这就为本文关于组织形式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同时,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于其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都并未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都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提供的审计质量越高,但也有部分的研究未发现两者之间的显著关系。所以本文可以进一步的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