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预算的改进方法

目 录
1 引言 1
2 全面预算的概念内容及编制方法 1
2.1 全面预算的含义 1
2.2 全面预算的内容 2
2.3 全面预算的主要编制方法 2
3 全面预算的基本特征 4
4 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 4
4.1 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不合理 4
4.2 全面预算的执行和控制的不足 5
4.3 全面预算缺乏有效的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 6
5 企业全面预算的改进方法 7
5.1 优化全面预算的编制的措施 7
5.2 优化全面预算执行与控制的措施 9
5.3 优化全面预算激励制度的措施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化企业企业管理手段,对其进行关注且加以使用的企业数量正不断上升。从2000年到现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为了进一步完善与监督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使用,陆续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对其进行约束。2011年11月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167号)[1]。在《通知》里面对如何提高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规定相关部门对核心指标、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还有债务规格等展开严格的把关。2012年7月31日,在北京国资委又举办了如何促进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专题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孟建民强调各中央企业要把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对当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社会环境下的新局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同时也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深层次的分析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国资委出台的《通知》里面具体的规定,认真落实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相关措施,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争取走上一个新的高度。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工作展开探索,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但是企业探索的结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企业怎样才能通过预算管理来对企业价值进行提升,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就企业实施全面预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提出改进全面预算的方法。
2 全面预算的概念内容及编制方法
2.1 全面预算的含义
全面预算具体的定义为企业采取预算的手段,完成战略规划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对将来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和资本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预估,同时把预算作为基准,对企业各项活动实行的过程和结果展开把控、调动、计算、剖析、考核和奖惩的经营活动[2]。
对于全面预算,我们可以具体的从下面几个层面进行深度了解:(1)全面预算是企业为了能够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属于企业战略的一种规划。(2)全面预算企业利用预算的手段对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进行细分,这里面包含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属于一种全面化控制和约束的企业管理机制[3]。(3)全面预算是业绩考核的标准,属于公司一项管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企业所有员工在工作中的热情,提升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4)全面预算不单单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之间展开纵向整合的一种企业平台,同时也是能够将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分公司、子公司之间联系起来的横向整合平台。
总的来说,企业只有对各项经济活动做好事先规划、事中控制调节、事后跟踪考核,才能够符合企业全面预算的定义和要求[4]。
2.2 全面预算的内容
完整的企业全面预算通常是由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
a)经营预算:经营预算在企业每天的生产中都会用到,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比较实质性的预算,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有: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和期间费用预算。
b)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对企业将来某段时间里面估算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和现金收支的各类预算的总预算。这里面主要包含现金预算、利润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这三个部分。
c)资本预算:很多时候也被叫作建设性预算或者投资预算。资本预算属于复式预算的一个部分,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而进行的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报酬的一种预算。这一预算在企业中出现的频率不高,很多时候被定义为一次性业务的预算。其支出基本是用来进行经济建设,其收入大部分是通过相关债务所得。
2.3 全面预算的主要编制方法
使用恰当的预算编制方式,有益于提升企业预算的编制效率,同时对于提升预算指标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1 固定预算法
固定预算法,很多时候又被叫作静态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属于编制预算里面最基础的预算方式,是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在某一段预算时间里面的业务量约束在某个预估的等级上,并把这一环节作为基础来明确另外一些项目的预算方式。对于一些特殊业务量的编制,比方那些不会因为业务量改变而跟着增减变化的企业固定成本预算项目。这一算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简单便捷、易操作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灵活度不高、对比性较弱,此外也不便于科学的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把控、考评。
2.3.2 弹性预算法
弹性预算法,有时也被叫作变动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是相对于固定预算法的另一种预算方式。弹性预算法,把预算期间里有发生可能的各类不同业务量水平作为编制基础的方式。这一算法存在许多优势:能够快速地适应各类经营活动状况的改变,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要对预算不停的展开调整,另外也能够使得预算范围变大,从而预算的控制功能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可以让预算在客观可比的条件下,对实际操作展开相关考评工作;当然这一算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同固定预算法比较起来,弹性预算法在预算编制的工作任务较多,所需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多。
2.3.3 增量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有时也被叫作调整预算法。在基期水平相同的前提条件下,鉴于预算期内各类因素产生的变化,经过对原有项目成本展开调整而进行编制预算的措施。这一预算法具有许多优势:能够依据业务活动的增加或者减少对基期预算的实际发生额进行增减而编制,从而其编制方法简便,也方便相关工作人员上手操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一方式很容易造成预算过于繁琐,自然使得各个部门增收节支的热情受到影响[4]。
2.3.4 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有时也被叫作零底预算。在进行编制预算的时候,不需要对之前的业务收支实际状况进行考虑,任何的预算支出都从零开始展开,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展开,在全面分析平衡的条件下对当期预算进行确定。本预算法具有如下优势:能够更加高效的对企业资源进行分配,能够敏锐的察觉到环境的改变并且通过分析能够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到最恰当的地方;同样,这一预算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为任何支出都是从零开始展开分析,进而整个编制预算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人员先要进行培训,且全员参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7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