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
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20200112193628]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国有企业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社会责任概述 1
1.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
1.2.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界定 2
1.2 财务绩效概述 2
1.2.1 企业财务绩效概述 2
1.2.2 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界定 2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综述 4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4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4
2.2 研究评述 5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基础 7
3.1 决策有用论 7
3.2 社会契约论 7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7
第4章 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9
4.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9
4.1.1 投资者层面 9
4.1.2 政府层面 9
4.1.3 员工层面 10
4.1.4 公益层面 10
4.2 基于长短期理论的分析 124.3.1 当期 12
4.3.2 跨期 12
第5章 案例分析 14
5.1 公司背景 14
5.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15
5.2.1 投资者层面 15
5.2.2 政府层面 15
5.2.3 员工层面 16
5.2.4 公益层面 17
5.3 财务绩效的定量分析 18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19
6.1 结论 19
6.2 建议 19
6.2.1 企业层面 19
6.2.2 政府层面 20
6.2.3 社会层面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第1章 第2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频繁曝光的“中铁建8.37亿招待费”、“三鹿奶粉”、农民工“讨薪要薪难”等现象不断拷问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进一步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提高到国家法治建设高度。可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重点关注。然而,国有企业既要承担改善民生的特殊社会责任,又要发挥国有经济功能。在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面前,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怎样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绩效,国有企业应该如何把承担社会责任和提高财务绩效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国有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迟,针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尤为缺乏。通过阅读文献,作者发现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大量实证研究通过不同的模型得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专门分析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具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另外,立足于研究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披露,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绩效偏低。有舆论猜测是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导致财务绩效偏低,也有学者坚持社会责任只是国有企业掩饰其低效率的幌子。因此,本文选择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分析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尝试提出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财务绩效的建议。
1.2 社会责任概述
1.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美国学者Oliver Sheldon(1924)第一次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着道德因素,公司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对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之后,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存在多种不同的主张。1999年,《全球契约》提出企业应当自觉遵守涉及人权、环保、劳工、反腐败等领域的九项原则。世界银行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价值观、人权、社区和环境等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其目的是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目前,综合影响较大的是IS026000界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包含7个核心主题(即组织治理、人权问题、劳工问题、环境问题、公平运营问题、消费者问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1.2.1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界定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与各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其社会责任的界定应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利益相关者指被企业的经营行为所影响或者能够有效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的社会主体,如对债权人、债务人、竞争者、消费者、弱势群体、社区问题、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应定义为国有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应该履行的的义务和责任,根据不同的主体可划分为投资者、政府、员工、社会公益、环境、社区等不同层面的社会责任。
同时,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又应当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以下特点:(1)国有企业经济责任的对象具有唯一性,即国家;在法律和伦理上,其责任对象则是广泛的。(2)有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受到国家指令性政策的支配,并不能自主决定社会责任的水平。(3)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要素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历史责任。
1.2 财务绩效概述
1.2.1 企业财务绩效概述
财务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方面的财务状况。常被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代表性指标有总资产净利润率(ROA)、资产报酬率(ROTA)、净资产收益率(ROE)、托宾Q值等,分别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评价。财务绩效能够较为准确地定量地评价企业在成本管理、资产运营、资金周转等方面的效果。
1.2.2 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界定
国有企业是基于国有产权性质下的企业,其生产运营、财务目标和一般企业有所区别。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也是具有国有产权性质特点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财务绩效。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目标主要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超水平的财务绩效。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国有企业有责任牺牲一部分财务报表层面上的财务绩效,将必要的资金成本投入到民生问题的建设上,而因此带来的民生的改善也可以量化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所以,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不应当仅仅指其财务报表层面的财务绩效,还包括具有国有产权特点的社会绩效。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地开始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包括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然而,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对以往的部分国外文献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另一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无影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国有企业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社会责任概述 1
1.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
1.2.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界定 2
1.2 财务绩效概述 2
1.2.1 企业财务绩效概述 2
1.2.2 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界定 2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综述 4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4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4
2.2 研究评述 5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基础 7
3.1 决策有用论 7
3.2 社会契约论 7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7
第4章 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9
4.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9
4.1.1 投资者层面 9
4.1.2 政府层面 9
4.1.3 员工层面 10
4.1.4 公益层面 10
4.2 基于长短期理论的分析 124.3.1 当期 12
4.3.2 跨期 12
第5章 案例分析 14
5.1 公司背景 14
5.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15
5.2.1 投资者层面 15
5.2.2 政府层面 15
5.2.3 员工层面 16
5.2.4 公益层面 17
5.3 财务绩效的定量分析 18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19
6.1 结论 19
6.2 建议 19
6.2.1 企业层面 19
6.2.2 政府层面 20
6.2.3 社会层面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第1章 第2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频繁曝光的“中铁建8.37亿招待费”、“三鹿奶粉”、农民工“讨薪要薪难”等现象不断拷问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进一步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提高到国家法治建设高度。可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重点关注。然而,国有企业既要承担改善民生的特殊社会责任,又要发挥国有经济功能。在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面前,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怎样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绩效,国有企业应该如何把承担社会责任和提高财务绩效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国有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迟,针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尤为缺乏。通过阅读文献,作者发现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大量实证研究通过不同的模型得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专门分析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具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另外,立足于研究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披露,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绩效偏低。有舆论猜测是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导致财务绩效偏低,也有学者坚持社会责任只是国有企业掩饰其低效率的幌子。因此,本文选择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分析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尝试提出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财务绩效的建议。
1.2 社会责任概述
1.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美国学者Oliver Sheldon(1924)第一次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着道德因素,公司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对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之后,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存在多种不同的主张。1999年,《全球契约》提出企业应当自觉遵守涉及人权、环保、劳工、反腐败等领域的九项原则。世界银行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价值观、人权、社区和环境等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其目的是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目前,综合影响较大的是IS026000界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包含7个核心主题(即组织治理、人权问题、劳工问题、环境问题、公平运营问题、消费者问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1.2.1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界定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与各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其社会责任的界定应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利益相关者指被企业的经营行为所影响或者能够有效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的社会主体,如对债权人、债务人、竞争者、消费者、弱势群体、社区问题、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应定义为国有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应该履行的的义务和责任,根据不同的主体可划分为投资者、政府、员工、社会公益、环境、社区等不同层面的社会责任。
同时,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又应当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以下特点:(1)国有企业经济责任的对象具有唯一性,即国家;在法律和伦理上,其责任对象则是广泛的。(2)有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受到国家指令性政策的支配,并不能自主决定社会责任的水平。(3)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要素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历史责任。
1.2 财务绩效概述
1.2.1 企业财务绩效概述
财务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方面的财务状况。常被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代表性指标有总资产净利润率(ROA)、资产报酬率(ROTA)、净资产收益率(ROE)、托宾Q值等,分别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评价。财务绩效能够较为准确地定量地评价企业在成本管理、资产运营、资金周转等方面的效果。
1.2.2 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界定
国有企业是基于国有产权性质下的企业,其生产运营、财务目标和一般企业有所区别。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也是具有国有产权性质特点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财务绩效。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目标主要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超水平的财务绩效。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国有企业有责任牺牲一部分财务报表层面上的财务绩效,将必要的资金成本投入到民生问题的建设上,而因此带来的民生的改善也可以量化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所以,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不应当仅仅指其财务报表层面的财务绩效,还包括具有国有产权特点的社会绩效。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地开始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包括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然而,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对以往的部分国外文献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另一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无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