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以联想并购IBM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概念界定与相光研究综述 1
2.1 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界定 1
2.2 相关研究综述 2
3 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的国际比较 4
3.1 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规定 4
3.2 英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5
3.3 美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6
3.4 其他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6
3.5 对比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7
4 我国企业研究元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模式分析 9
4.1 我国现有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模式9
4.2 我国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5 我国企业在模式选择方面的建议11
5.1 我国选择有“条件”资本化的理由 12
5.2 对我国现状的建议 12
6 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医疗器械与电力行业应用的案例分析 14
6.1 公司简介 15
6.2 公司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15
6.3 公司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局限性 17
6.4 案例分析小结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21
1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产业化加剧,并购成为一个企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并购在促进我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 7 月,工信部发布“十二五计划”,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山雨欲来风满楼”:未来的中国企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并购时期。
大量公司为了扩大规模,进行盲目的并购,虽然此举可能获得短暂的眼球效应,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处理失误就会导致失败。而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活动始终贯穿于其中,并购一直伴随着企业的经营而存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引起财务困难造成经营困境。因此,并购的财务风险就显得愈发重要,对并购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本文针对联想并购IBM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探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规避、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计算分析所需的资料,系作者查找资料并整理后得出的结论。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文献调查、述评等方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产生,探讨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识别和每阶段中的主要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从而探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方法。
2 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理论概述
2.1 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是企业为了获取目标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控制权,而运用自身可控制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经[1]。
2.2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含义
从狭义上来理解,财务风险指由于债务融资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当企业通过借债来收购目标企业时,将因此承担更大的负债成本,从而增加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从广义上理解,并购财务风险不仅是指并购融资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还包括并购所导致的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等一系列经济后果。因此我们可以将并购财务风险定义为是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2.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内容
并购活动所涉及到的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活动必然会引起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具体可分为并购前,并购中以及并购后的财务风险。并购前并购信息不对称将带来价值评估风险。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又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并充分了解目标企业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还是对并购企业价值评估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购动机可能带来战略选择风险。企业在实施混合并购时,如果盲目地进行经营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进入一些非相关性新领域,就有可能导致范围不经济。并购中因融资方式的选择可能带来融资风险。企业并购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对并购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另一方面受制于外部市场环境。并购后则有营运风险及企业整合风险。营运风险是指并购方在并购完成后,可能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
2.4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并购活动主要包括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财务策略和并购定价策略的确定、并购可行性的分析、并购资金的筹集和并购后的财务状况整合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管理者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应正确认识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各个环节,使可能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最小化。
2.4.1 并购准备阶段财务风险识别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主企业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大小与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会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我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份较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主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往往难以做到非常准确,在定价中有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主并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者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由此可能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从而陷入财务困境[2]。具体来说,若企业在并购中付出的成本太高,就会影响其未来的收益,甚至会使其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进而影响其在经营、融资和利润分配上的绩效。
2.4.2 并购实施阶段财务风险识别
融资安排风险。企业并购能够凭借自有资金完成,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对外举债融资。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减少财务风险,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特别是抽调企业自身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还有可能导致企业正常周转困难。融资安排是企业并购计划中一个关键的重点,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如果融资安排不当或者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融资过于提前将会造成利息损失,融资太过滞后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计划的顺利进行,甚至有可能导致并购失败。此外,企业并购动机和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都各有差异,这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也会存在差别。比如,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包装后重新出售,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对企业来说,还本付息的负担会较重,企业如果资金安排有误,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2.5 企业并购中可以采取的财务风险管理办法
1 引言. 1
2 概念界定与相光研究综述 1
2.1 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界定 1
2.2 相关研究综述 2
3 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的国际比较 4
3.1 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规定 4
3.2 英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5
3.3 美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6
3.4 其他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6
3.5 对比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7
4 我国企业研究元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模式分析 9
4.1 我国现有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模式9
4.2 我国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5 我国企业在模式选择方面的建议11
5.1 我国选择有“条件”资本化的理由 12
5.2 对我国现状的建议 12
6 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医疗器械与电力行业应用的案例分析 14
6.1 公司简介 15
6.2 公司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15
6.3 公司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局限性 17
6.4 案例分析小结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21
1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产业化加剧,并购成为一个企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并购在促进我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 7 月,工信部发布“十二五计划”,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山雨欲来风满楼”:未来的中国企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并购时期。
大量公司为了扩大规模,进行盲目的并购,虽然此举可能获得短暂的眼球效应,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处理失误就会导致失败。而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活动始终贯穿于其中,并购一直伴随着企业的经营而存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引起财务困难造成经营困境。因此,并购的财务风险就显得愈发重要,对并购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本文针对联想并购IBM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探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规避、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计算分析所需的资料,系作者查找资料并整理后得出的结论。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文献调查、述评等方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产生,探讨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识别和每阶段中的主要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从而探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方法。
2 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理论概述
2.1 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是企业为了获取目标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控制权,而运用自身可控制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经[1]。
2.2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含义
从狭义上来理解,财务风险指由于债务融资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当企业通过借债来收购目标企业时,将因此承担更大的负债成本,从而增加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从广义上理解,并购财务风险不仅是指并购融资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还包括并购所导致的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等一系列经济后果。因此我们可以将并购财务风险定义为是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2.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内容
并购活动所涉及到的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活动必然会引起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具体可分为并购前,并购中以及并购后的财务风险。并购前并购信息不对称将带来价值评估风险。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又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并充分了解目标企业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还是对并购企业价值评估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购动机可能带来战略选择风险。企业在实施混合并购时,如果盲目地进行经营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进入一些非相关性新领域,就有可能导致范围不经济。并购中因融资方式的选择可能带来融资风险。企业并购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对并购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另一方面受制于外部市场环境。并购后则有营运风险及企业整合风险。营运风险是指并购方在并购完成后,可能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
2.4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并购活动主要包括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财务策略和并购定价策略的确定、并购可行性的分析、并购资金的筹集和并购后的财务状况整合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管理者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应正确认识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各个环节,使可能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最小化。
2.4.1 并购准备阶段财务风险识别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主企业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大小与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会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我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份较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主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往往难以做到非常准确,在定价中有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主并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者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由此可能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从而陷入财务困境[2]。具体来说,若企业在并购中付出的成本太高,就会影响其未来的收益,甚至会使其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进而影响其在经营、融资和利润分配上的绩效。
2.4.2 并购实施阶段财务风险识别
融资安排风险。企业并购能够凭借自有资金完成,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对外举债融资。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减少财务风险,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特别是抽调企业自身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还有可能导致企业正常周转困难。融资安排是企业并购计划中一个关键的重点,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如果融资安排不当或者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融资过于提前将会造成利息损失,融资太过滞后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计划的顺利进行,甚至有可能导致并购失败。此外,企业并购动机和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都各有差异,这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也会存在差别。比如,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包装后重新出售,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对企业来说,还本付息的负担会较重,企业如果资金安排有误,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2.5 企业并购中可以采取的财务风险管理办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