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潜力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整理成为缓解城乡发展中人地矛盾问题的必经手段。城镇化扩张用地的集约程度高低,直接取决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选择。本文在研究已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和对比不同的整理模式与潜力评价方法,比较分析整理地区的背景、特点和成果状况,同时结合对农村居民点潜力的评价,进一步探究各整理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优化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给予参考。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一、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2
(一)农村居民点整合的必然 2
(二)我国整理模式概述 3
1.依农村居民点建制的不同 3
2.依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不同 4
二、农村居民点潜力评价方法概述 4
(一)农村居民点的潜力评价 4
1.农村居民点潜力评价的重要意义 4
2.农村居民点潜力评价的测算方法 4
(二)不同潜力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5
三、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潜力分析 6
(一)四种典型模式分析 6
1.城镇化模式 6
2.新村建设模式 6
3. 村庄保留模式 7
4. 村庄迁移模式 7
(二)四种整理模式与潜力的比较分析 8
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 8
(一)将村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 8
(二)农村经济与政府支撑相结合 9
(三)明确产权的同时加强宅基地管理 9
(四)引导住民的自发性整理 9
(五) 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潜力评价研究
引言
引言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间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聚焦在人地矛盾上。目前村庄居民点土地产权不清、责任分工不明确致使农村用地存在着低效率使用的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村庄居民点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增强村庄居民点的整理,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推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地理状况错综复杂,并且村庄居民点用地缺乏约束性,使得各地村庄居民点的结构与布局迥然不同,因此村庄居民点整理的方式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确定,如何结合村庄居民点的潜力评价,针对性地对不同潜力下的村庄居民点进行整理模式的适用性分析,仍是村庄居民点整理工作实施的巨大阻碍。因此,比较分析国内已有的不同整理模式的特点并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地整理规范提供依据,亦对于今后土地整理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一)农村居民点整合的必然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走整合道路成为必然,它本身就是与农村社会经济相伴而生的,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选择[1]。对于我国的农村整合问题,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个学科对于农村整合的实施方法意见不一,主要有一下几种看法:
有学者认为:“村庄居民点用地整理,是针对农村住民使用宅基地零散、无序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把土地整合起来,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是促进农村住民宅基地利用趋于有序化、合理化、实现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必然措施。[2]”安祥生认为实现农村土地的整合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合理规划农村的用地,把多余的土地腾出来供其它目的使用,另外,对于农村人民住房,可以统一规划,提高农民住房质量[3]”也有人这样认为:“农村土地整合,就是将农户统一搬迁及住房统一重建的过程,村落旧址区域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及乡镇规划的要求进行复垦,恢复成农用地,以规划的住宅区为中心建设全新的村落并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原有村庄进行整理,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组合利用。[4]”此外胡新民在自己的一篇论述中对对于怎么样合理的规划农村土地,以及怎么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土地的利用价值很有参考意义。对于农村土地整个的问题,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个方面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另外一个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从宏观上讲:它是在一个整体行政区域内,这个行政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市或者会县乡,对于该行政区域的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选址,从而达到土地利用最大化;从微观的角度讲,就是针对农村内部,要优化农村内部结构,用城镇的建筑标准来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从而在不变动农村内部结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达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5]”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我们认为村庄居民点整理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满足城乡用地需求,对存在布局零散、效率低下的村庄居民点用地进行一系列空间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积极晚上农村的基础设施,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目的,来改善农村住民生活的综合工程措施。可见,就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布局方面而言,村庄居民点用地规划与村庄居民点整理的基本同义[6]。
(二)我国整理模式概述
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各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不同,因此,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村庄居民点整理就必须依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地区的模式[7],由此造就了我国村庄居民点整理模式的多样化。通过系统化的梳理,我国村庄居民点的整理工作目前采取了下述几种模式开展。
1.依农村居民点建制的不同
依照村庄居民点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转制式整理模式、改造式整理模式和建制式整理模式[8]。第一种方式是指在农村和城镇之间交换体制建设,改变土地的原有性质;而与第一中不同的是第二、第三都是乡村体制内部建设体制的一种,不会改变村庄居民点用地的所有制性质。(见图1)。
图1 根据农村居民点建制的分类
2.依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不同
从空间分布上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别,即村庄合并模式、村庄迁移模式、村庄保留模式 [9],其中村庄合并模式按照村庄区位分为城镇化模式和中心村模式(见图2)。
图2 根据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分类体系
二、农村居民点潜力评价方法概述
(一)农村居民点的潜力评价
1.农村居民点潜力评价的重要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