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2019123019565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非营利性组织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被改革与创新。高校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扩大招生规模,扩建校区,这需要巨大的资金需求。随之而来的腐败案件频频曝光,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高校不再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它的内部问题不断产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结合高校的特点根据一一例举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然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选取一所国有普通高等学校作为调研对象来探讨高校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高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与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综述 1
2.1 内部控制的概述 1
2.2 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 2
2.3 内部控制存在于高校的必要性 2
3 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 3
4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
4.1 控制环境问题 3
4.2 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4
4.3 风险评估问题 5
4.4 信息与沟通问题 6
4.5 监督控制问题 6
5 解决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7
5.1 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优化内部控制 7
5.2 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8
5.3 建立高校内部沟通机制,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9
5.4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10
5.5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11
6 案例分析 12
6.1 案例背景 12
6.2 案例分析 12
6.3 案例启示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规模和职能的不断变化,国内高校形成了大规模、多校区的发展模式,这使得高校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同样,社会对高校的基础设施投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内部控制必不可少。它可以促进单位的稳步发展,减少其发展壮大的内部阻力。内部控制在一个组织管理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在不断优化企业治理的实践中被寄予了较高的期望,而对于高校这样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导致高校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效率低下。当前,我国高校经费的来源已经初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除了国家的财政划拨,还有了融资贷款、学费收入、社会捐献以及其他收入等渠道。而且这些渠道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银行贷款这一项,高校对贷款的需求更是大幅攀升。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2 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综述
2.1 内部控制的概述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1992年,美国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它是一个向企业 董事会 、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等提供合理的保证 ,为了取得经营的效果、效率以及可靠的财务报告 ,同时还必须遵循适当法规的一种过程。
我国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在实现其目标的同时进而达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目的。
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2.2.2 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要素名称 内容
控制环境 正确的规划组织结构,激励和引导良好的职业道德、员工的诚信和工作胜任能力,树立正确的管理层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明确的划分和确定职权与责任,发挥董事会的监督和指导职能,制定并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等。
风险评估 设立风险的辨认、分析和管理机制,以确认影响企业的风险因素,并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评估各风险因素,确定高风险区域。企业内部风险因素主要如:信息系统崩溃、雇员质量低劣、培训和激励有问题、管理职责变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作用不到位等,企业外部风险因素主要如:技术进步、市场变动、竞争加剧、新法规颁布、自然灾害、经济周期波动等。
控制活动 控制预算预测、报告、业务的记录和授权、实物、预警和职责分离等。
信息与沟通 以不同形式及时取得和传递信息,以满足企业对内外部信息及员工的内外沟通需要,保证经营信息和控制信息畅通,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管成本的提高,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监督 通过定期、独立地自上而下对各部门的持续性监督、评估企业的运营成果。
表2.2.2
2.2 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
两者虽都是行政事业单位,但各有它们的特点。
企业是以追求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成本效益及财物的重视程度较高,它的内部控制业务比较单一,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都与其主要业务相联系,环环相扣。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研究较早,己经有一些时间,相对于高校内部控制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
高校是非营利性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对成本收益和财物管理相对松散。高校经济活动十分复杂,它涉及的方面较多,例如:基建、筹资、投资、企业、采购和后勤等多种经济活动。我国高校从计划管理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是从近几年高校经济案件频繁发生才开始。
2.3 内部控制存在于高校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这个词已经逐步地在各个行政单位出现,它对规范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内部控制可以促进高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随着高校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校对资金需求也逐步增加,资金问题日益显现。同时,高校内部资金浪费严重,例如:许多不必要的科研支出、大量的无用实验设备以及多余的物资材料。
第二,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报告的质量。在错误与舞弊的发生时,有效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报告质量。真实可靠地会计信息报告质量不仅有利于高校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能够维护高校的声誉和形象。
第三,内部控制有利于维护高校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近年来,高校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贪污以及挪用公款等现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除了要加强廉政建设,更加重要的是要建立内部控制,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未雨绸缪。建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堵塞漏洞,强化会计监督,确保资产安全与完整。
3 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校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和科研研发的主要阵地自然也包括在其中,它将原来附属于政府机构的模式,逐渐地转变成自主核算和创新的经济实体,这不但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也从根本上激发了高校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些变化也给高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高校内部的管理与控制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内部控制问题尤为注目。现阶段,高校不断扩建校区,扩大招生规模,为了缓解资金困难向银行贷款,导致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突显。再加上,相比企业,高校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具有管理机制的特殊性和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内部控制工作在制度建设、机制设计、管理意识和监督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高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相关制度不完善,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影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控制风险,成为世界各地的重要议论话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