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研究以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为例
给排水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要举措,是生态环境改进不能分割的保障体系,作为惠民工程在当代社会不可代替。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指导下,给排水机构建立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的内部控制系统已刻不容缓。结合内控体系,针对我国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提升国内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总体运行的质量。 本文以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的工程建设项目为案例,联系供水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从内部控制通用的整体框架出发,研宄给排水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本文在风险多发的重要环节引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同时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宄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内部控制的中心思想全面运用到给排水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并结合工作实际规范了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招标、建设、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针对各项流程中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整改办法,进而全面设计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项目管理,制度设计
目 录
1 引言1
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概述1
2.1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1
2.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特点 2
3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2
3.1 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建设项目特点2
3.2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基本情况3
3.3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建设项目概况介绍3
3.4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内控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5
4 完善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7
4.1 加强给排水工程项目内控环境建设7
4.2 完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体系7
4.3 加强各污水处理厂之间有效沟通7
4.4 增强内控意识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8
5.1 立项阶段内部控制设计9
5.2 设计与概预算内部控制设计11
5.3 招投标阶段内部控制设计13
5.4 建设施工阶段内部控制设计15
5.5 竣工验收阶段内部控制设计17
结论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1 引言
近几年,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环境下,机构投资项目增长趋势也愈加明显。越来越多不规范的现象在项目管理中表现出来,而在推进过程中,也极容易出现不合规范的行为。由于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存在投资大、质量要求高、建设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对增强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十分必要。
项目建设各项活动有序进行依赖于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是达到要求的目标和质量要求,确保项目成功地实施而拟定的举措。国家也非常重视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为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财政部在2003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在2012年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一年多后,该试行规范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有效施行,这一项重大举措也从能源头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作为我国每个地区与基础建设息息相关的设施之一,给排水担负着关乎民生的重任。可是,虽然水利工程技术逐年进步,国家对给排水工程投放资金也日渐加大,但项目工程却越来越复杂,建设难度也越来越高。尤其给排水事业单位落后的管理办法、水平有限的管理执行,这些都给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带来愈加多的难题。所以,本文将结合最新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通过研究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各项业务流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将内部控制的思想全面运用到给排水工程项目管理中去,并以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工程建设为例,从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招标、建设、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将工作流程规范化,项目风险具体化,设计出能具体指导现实给排水工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由此强化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内部控制。
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概述
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是针对工程建设来讲的。这一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计划的预算内开展。并且,这一建设可以是本单位独自完成,也可以借助其他单位的力量,是以完成预期的建设目标为宗旨[1]。
2.1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在项目内部控制方面主要要遵从的内容是:在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筹集项目工程需要的建设资金,对资金的预算使用提前做好规划,制定相关的监察、考核制度,在其使用过程过做到资金的公开透明。对在建工程加强调控首先要做到对项目严格批复,以保证项目最终放心投入使用、质量达标。不能浪费项目建设资金,全程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率。
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事宜安排岗位,分工明确,将相关部门和岗位的权利义务一一对应起来。确保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各项环节的审核按照具体规范执行[2]。将建设项目中的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招标、建设、竣工验收的业务流程规范化,用加强内部控制的方式带动建设项目的管控。
2.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特点
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特点表现为:普遍规模较大、资金需求多、工程耗时长、涉及范围广、技术水平要求高,对项目质量把关严格,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容易对其产生作用。不确定性和风险大也是造成此类建设项目成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腐败领域的诱因。工程资金超高预算,招标投标环节的黑暗交易,“豆腐渣”项目和金融违法、贪污现象偶有出现。上述情形,都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3.1 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建设项目特点
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款项的获取、项目施工过程、工程管理这几个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首先,供水和排水工程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大,建设期和建设完成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分为建设项目资金全部为国家投资和国家和地方合并投资。在这些项目的建设中,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辅以地方配套资金。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投资,从各个角度看待所有相关的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对投资的预算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合理估算可能投入的资金,方便筹集使用。其次,给排水工程项目特点也趋于多元化。给排水工程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工程的建设能满足防渗透、防冻裂、抗冲刷等需求,也要能充分发挥出阻挡来水、蓄积雨水、排泄洪水的作用[3]。为使给排水工程质量达标,要执行国家相关给排水工程的技术要求,采取专门的办法和措施,对症下药。
目 录
1 引言1
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概述1
2.1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1
2.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特点 2
3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2
3.1 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建设项目特点2
3.2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基本情况3
3.3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建设项目概况介绍3
3.4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内控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5
4 完善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7
4.1 加强给排水工程项目内控环境建设7
4.2 完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体系7
4.3 加强各污水处理厂之间有效沟通7
4.4 增强内控意识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8
5.1 立项阶段内部控制设计9
5.2 设计与概预算内部控制设计11
5.3 招投标阶段内部控制设计13
5.4 建设施工阶段内部控制设计15
5.5 竣工验收阶段内部控制设计17
结论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1 引言
近几年,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环境下,机构投资项目增长趋势也愈加明显。越来越多不规范的现象在项目管理中表现出来,而在推进过程中,也极容易出现不合规范的行为。由于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存在投资大、质量要求高、建设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对增强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十分必要。
项目建设各项活动有序进行依赖于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是达到要求的目标和质量要求,确保项目成功地实施而拟定的举措。国家也非常重视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为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财政部在2003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在2012年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一年多后,该试行规范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有效施行,这一项重大举措也从能源头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作为我国每个地区与基础建设息息相关的设施之一,给排水担负着关乎民生的重任。可是,虽然水利工程技术逐年进步,国家对给排水工程投放资金也日渐加大,但项目工程却越来越复杂,建设难度也越来越高。尤其给排水事业单位落后的管理办法、水平有限的管理执行,这些都给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带来愈加多的难题。所以,本文将结合最新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通过研究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各项业务流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将内部控制的思想全面运用到给排水工程项目管理中去,并以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工程建设为例,从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招标、建设、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将工作流程规范化,项目风险具体化,设计出能具体指导现实给排水工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由此强化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内部控制。
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概述
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是针对工程建设来讲的。这一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计划的预算内开展。并且,这一建设可以是本单位独自完成,也可以借助其他单位的力量,是以完成预期的建设目标为宗旨[1]。
2.1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在项目内部控制方面主要要遵从的内容是:在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筹集项目工程需要的建设资金,对资金的预算使用提前做好规划,制定相关的监察、考核制度,在其使用过程过做到资金的公开透明。对在建工程加强调控首先要做到对项目严格批复,以保证项目最终放心投入使用、质量达标。不能浪费项目建设资金,全程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率。
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事宜安排岗位,分工明确,将相关部门和岗位的权利义务一一对应起来。确保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各项环节的审核按照具体规范执行[2]。将建设项目中的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招标、建设、竣工验收的业务流程规范化,用加强内部控制的方式带动建设项目的管控。
2.2 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特点
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特点表现为:普遍规模较大、资金需求多、工程耗时长、涉及范围广、技术水平要求高,对项目质量把关严格,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容易对其产生作用。不确定性和风险大也是造成此类建设项目成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腐败领域的诱因。工程资金超高预算,招标投标环节的黑暗交易,“豆腐渣”项目和金融违法、贪污现象偶有出现。上述情形,都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3.1 给排水监督管理处建设项目特点
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款项的获取、项目施工过程、工程管理这几个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首先,供水和排水工程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大,建设期和建设完成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分为建设项目资金全部为国家投资和国家和地方合并投资。在这些项目的建设中,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辅以地方配套资金。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投资,从各个角度看待所有相关的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对投资的预算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合理估算可能投入的资金,方便筹集使用。其次,给排水工程项目特点也趋于多元化。给排水工程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工程的建设能满足防渗透、防冻裂、抗冲刷等需求,也要能充分发挥出阻挡来水、蓄积雨水、排泄洪水的作用[3]。为使给排水工程质量达标,要执行国家相关给排水工程的技术要求,采取专门的办法和措施,对症下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