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农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董事会特征的研究应在公司治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个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和管理的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董事会特征与公司在特定周期取得的成效的关系是中外专家调研的方向。相比较而言,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此文以2011-2015年农业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探究董事会规模、两职状态、董事薪酬、董事会会议频率和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间的相关关系。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 董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 3
(一)董事会特征 3
(二)企业绩效 3
二、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3
(一)国内研究综述 3
(二)国外研究综述 4
三、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研究假设 4
(一)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 4
(二)企业两职的设置与经营绩效 5
(三)董事报酬与企业绩效 5
(四)董事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 6
(五)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绩效 6
(六)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 6
(七)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总结 7
四、 基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7
(一)变量的选取 7
(二)样本选择与模型构建 8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8
(四)回归分析 10
五、 主要结论与建议 13
(一)主要的结论 13
(二)相关的建议 13
六、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14
(一)研究局限性 14
(二)研究展望 15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引言
董事会是一个上市企业的“决策命脉”,对一个企业的运转良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有很多经济学者将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相关联,以期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同时,农业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一环,对其绩效的研究应当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太多研究者将农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本文将农业相关公司当作研究对象,利用资料库里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国上市农业公司管理的近况,发现董事会特征和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联度,有效提炼出董事会与公司绩效的互相作用结果,通过研讨例证,提高对于这一论题的认知度,以期起到帮助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董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
(一)董事会特征
董事会特征与董事会结构相似,两者之间具有相通之处,但二者所代表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董事会的特征相较于董事会结构而言更宽泛。所以,笔者对比国际专家学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独立特征、激励特征、人口特征等方面对董事会特征进行描述,并且通过量化表现董事会的运行效果。在董事会特征变量中,将主要阐述董事会规模、“两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设定、董事的薪资报酬、董事们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全体会议频度和在位的独立董事比例六个董事会特征。
(二)企业绩效
相关文献中对企业绩效的定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的盈利、偿债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的绩效可以通过相应地财务指标表现出来。因此,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因为ROE是杜邦财务分析法中最综合的指标,可以全面评价管理者在盈利、营运和风险管理三方面的业绩。
二、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学者研究大多将研究集中在某个特殊的行业,学者孙永祥、章融(2000)的托宾Q值与董事会规模相关关系的实例研究成果论断表明,在中国上市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绩效两者间是负相关的情况,那么就表示,公司的绩效要想更好,董事会的规模就相对较小。
学者于东智(2003)的论题报告阐述,董事会规模和企业业绩是呈倒U形式的曲线联系存在的,并且二次曲线的回归线的转折点是9人左右。
学者张纯、段逆(2008)重新提取了我国2005年以前A股上市企业2005和2006年度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核实调查,经分析得出,有目的的增大董事会的规模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总体利益,并且高效压缩在代理关系中生成的费用。
李常青和赖建清(2004)两位学者,通过1999年到2003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企业的样本分析,公司业绩分别是由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以及EVA值组合表现,其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公司总经理兼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会大大影响公司的绩效成果,而公司总经理兼任公司董事不会降低公司的绩效。
学者王满四(2006)发现民营的上市企业的董事薪资报酬和托宾Q值是相关的关系,通过统计检验其结果不显著,这种情况表明民营上市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没有起到明显的激励功用。
学者高学哲(2006),分析了上市企业董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管理关系,通过分析知晓:增大董事的持有股份并伴有积极的激励计划,对董事会决策力可以起到上进作用,为公司增加收益。
学者陈凌霄(2007)经过分析研究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资料发现,如果公司的绩效水平有所降低,国内的上市企业会增加企业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在这种状况中,反而发现,非定期董事会会议频率多的年度中,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会得以缓慢上升。
还有,学者王迪和张红(2014)对国家旅游业的上市企业的信息归纳调研来比较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发现结果,没有具体数据表明企业绩效与董事会会议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 董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 3
(一)董事会特征 3
(二)企业绩效 3
二、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3
(一)国内研究综述 3
(二)国外研究综述 4
三、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研究假设 4
(一)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 4
(二)企业两职的设置与经营绩效 5
(三)董事报酬与企业绩效 5
(四)董事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 6
(五)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绩效 6
(六)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 6
(七)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总结 7
四、 基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7
(一)变量的选取 7
(二)样本选择与模型构建 8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8
(四)回归分析 10
五、 主要结论与建议 13
(一)主要的结论 13
(二)相关的建议 13
六、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14
(一)研究局限性 14
(二)研究展望 15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引言
董事会是一个上市企业的“决策命脉”,对一个企业的运转良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有很多经济学者将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相关联,以期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同时,农业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一环,对其绩效的研究应当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太多研究者将农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本文将农业相关公司当作研究对象,利用资料库里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国上市农业公司管理的近况,发现董事会特征和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联度,有效提炼出董事会与公司绩效的互相作用结果,通过研讨例证,提高对于这一论题的认知度,以期起到帮助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董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
(一)董事会特征
董事会特征与董事会结构相似,两者之间具有相通之处,但二者所代表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董事会的特征相较于董事会结构而言更宽泛。所以,笔者对比国际专家学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独立特征、激励特征、人口特征等方面对董事会特征进行描述,并且通过量化表现董事会的运行效果。在董事会特征变量中,将主要阐述董事会规模、“两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设定、董事的薪资报酬、董事们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全体会议频度和在位的独立董事比例六个董事会特征。
(二)企业绩效
相关文献中对企业绩效的定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的盈利、偿债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的绩效可以通过相应地财务指标表现出来。因此,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因为ROE是杜邦财务分析法中最综合的指标,可以全面评价管理者在盈利、营运和风险管理三方面的业绩。
二、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学者研究大多将研究集中在某个特殊的行业,学者孙永祥、章融(2000)的托宾Q值与董事会规模相关关系的实例研究成果论断表明,在中国上市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绩效两者间是负相关的情况,那么就表示,公司的绩效要想更好,董事会的规模就相对较小。
学者于东智(2003)的论题报告阐述,董事会规模和企业业绩是呈倒U形式的曲线联系存在的,并且二次曲线的回归线的转折点是9人左右。
学者张纯、段逆(2008)重新提取了我国2005年以前A股上市企业2005和2006年度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核实调查,经分析得出,有目的的增大董事会的规模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总体利益,并且高效压缩在代理关系中生成的费用。
李常青和赖建清(2004)两位学者,通过1999年到2003年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企业的样本分析,公司业绩分别是由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以及EVA值组合表现,其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公司总经理兼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会大大影响公司的绩效成果,而公司总经理兼任公司董事不会降低公司的绩效。
学者王满四(2006)发现民营的上市企业的董事薪资报酬和托宾Q值是相关的关系,通过统计检验其结果不显著,这种情况表明民营上市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没有起到明显的激励功用。
学者高学哲(2006),分析了上市企业董事会特征和企业绩效管理关系,通过分析知晓:增大董事的持有股份并伴有积极的激励计划,对董事会决策力可以起到上进作用,为公司增加收益。
学者陈凌霄(2007)经过分析研究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资料发现,如果公司的绩效水平有所降低,国内的上市企业会增加企业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在这种状况中,反而发现,非定期董事会会议频率多的年度中,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会得以缓慢上升。
还有,学者王迪和张红(2014)对国家旅游业的上市企业的信息归纳调研来比较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发现结果,没有具体数据表明企业绩效与董事会会议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