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的银行授信与企业创新

本课题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法、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以我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银行授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来源。预期结论是银行授信水平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地,相较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银行授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金融生态环境更好的地区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贴合实体经济发展,对于政府根据不同的金融生态环境制定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最大地调动国内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同时从微观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审视自身情况来调整研发投入,使得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研究概况 2
1.金融生态环境 2
2.企业创新的约束 2
3.银行授信与企业创新 3
(二)国内研究概况 3
1.金融生态环境 3
2.企业创新 3
3.银行授信与企业创新 4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
四、研究设计 5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5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 5
2.解释变量 5
3.其他变量 5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回归结果分析 7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的银行授信与企业创新
引言
引言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企业融资也多半要通过银行。随着经济发展,银行授信作为企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在金融市场上体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受到众多企业的支持,有效促进了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经济的长足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马光荣、刘明和杨恩艳,2014)[1]。同时,目前我国正处在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时期。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作为国家创新活动的主力军,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较低的现象。银行授信是指商业银行给予某一公司在一定期限内的贷款额度限制,是银行信用贷款的一种模式(刘雪松、洪正,2017)[2]。银行授信不需要相应的抵押资产,相比其他融资途径而言,过程简便,融资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对企业而言,可以使融资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获取持续稳定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银行授信,这种融资方式相对来说是非常灵活的,银行在一具体的期间内为企业提供一授信额度,企业可在此期间内进行多次贷款,并可自主调节金额以适应自身经营的需求,相比于一次性贷款,可操作性更强[3]。
目前,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诸如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管理层的创新意愿以及企业劳动力水平和科研人员数量等因素对其创新的影响,虽然也有从国家政策、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分析的,但是研究银行授信是否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较少(李艳华,2015等)[4]。另外,从不同金融生态环境入手对二者之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也十分有限。因此,本文研究银行授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且同时考虑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的不同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众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有着重大影响。对银行授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坚持科技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外部环境改善,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从政府角度而言,这类研究的补充可以提高政府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并且可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料。因此,本文研究对于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具有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1.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可作宏观概念,用以描述金融环境的优劣,它基于仿生学的理论基础而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金融外部环境进行描述。Fazzari等(1998)首次对公司融资约束进行研究,开启了先河,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从外部环境视角入手研究公司融资约束是否以及如何受到金融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文献聚焦于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5]。例如:Love(2003)研究发现公司若在金融发展较为不足的地区,往往会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6];Khuranal等(2006)提出若所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企业为提高融资能力,更容易开拓外源融资渠道;而处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时,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很可能被迫进行内源融资[7]。
2.企业创新的约束
企业研发相较于普通的投资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技术设备及研究人才。从项目开始筹备研发,企业必须时时刻刻备足资金来支持研发,否则研发项目将很可能由于资金链中断而不得不被搁置(Hsu、Tian和Xu,2014)[8]。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转型期,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企业不容易上市,所以,很多企业在信贷市场上以债务融资支持研发。然而,致力于创新的企业产生的用以偿债的内部现金流往往不稳定而且数量有限(Brown、Martinsson和Petersen,2012)[9]。这说明企业若仅仅依靠内部资金,是无法支持整个研发项目的,也正因如此,外部融资的必要性得以凸显,企业创新若要摆脱因内部融资局限带来的后劲不足等问题,是一定需要外部融资给予补充和支持的。
相较于其他的投资支出,创新所需的投资具有高风险、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受到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企业创新得到足够的资金变得更为困难。由于研发投资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且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再加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较于普通投资,银行可能在确定企业研发投资的真实价值及风险上存在困难,从而产生“柠檬市场”问题(Leland和Pyle,1977)[10],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不情愿给企业创新提供帮助。
此外,企业创新研发通常构建的是无形的知识资产,并且研发人员工资在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支出嵌于人力资本之中(Hall和Lerner,2010)[11]。这就产生了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其一,由于研发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企业需要长期维系一个完备的研究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一直支付这些人员的工资,而且为了防止这些技术人员流失带来的巨大成本,企业支付的费用必然不低。这时候,外部融资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它能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资金补充及支持。其二,因为固定资产变现的困难度不高,可以直接作为抵押品,拥有固定资产的企业获取银行贷款也会相对容易,而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无形性”,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而言,价值十分有限,从而使企业对于债务融资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无法轻易地获取银行贷款(Brown、Fazzari和Petersen,2009)[12]。这就导致企业研发投资获取银行融资受到很大的限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