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审计问题研究
存货计价审计问题研究[20200105133615]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存货的计价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存货计价方式对企业最后的经营状况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我国在存货计价审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即对存货计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此外,存货计价在审计方面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也相当高,首先,它要求审计人员重视存货计价。其次,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敏锐的专业判断和对异常情况的综合分析能力,并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的质量和降低潜在亏损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存货计价,存货管理,存货审计,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存货的计价及审计的相关概念 1
2.1 存货计价的定义及依据 1
2.2 存货计价方法的分类 2
2.3 存货审计的相关概念 3
3 我国存货计价审计的现状 3
4 我国企业存货计价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4
4.1 存货计价审计未尽到应有的关注 4
4.2 未执行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5
4.3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7
5 存货计价审计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9
5.1 加大对存货计价审计的关注 9
5.2 采取针对性的存货计价审计程序 9
5.3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蓬勃发展,企业在现代化的经营活动中将面临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特别是我国的生产制造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企业存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企业的存货管理对于企业将来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企业对存货的管理会产生存货计价的问题,存货计价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在其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之间的合理分配的问题,也就是通过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来确定企业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企业存货不仅可以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来计算其存货。但是由于存货自身的特殊性,使其非常容易成为企业舞弊的对象。我国目前存货计价审计的现状可谓令人担忧,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审计的质量也并不高。企业在存货计价审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即存货计价审计时未尽到应有的关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等。因此,对存货计价审计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2 存货的计价及审计的相关概念
2.1 存货计价的定义及依据
存货计价就是对发出的存货以及已经发出后的剩余的存货进行计算的方法。企业的存货存在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其流动性比较强且周转快,企业存货在一个会计年度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量减去流出量的余额即为企业的期末存货,该会计年度结束后,该年度的期末存货就会结转到下一个会计年度的期初存货,企业存货仍然会在该会计年度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继续地流动就形成了存货流转。企业的存货流转实际上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个方面。理论上来讲,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其实物流转相差不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很难保证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其实物流转相同,原因在于企业的存货品种比较多,进出量又很大,况且存货的单位成本又比较多变。此外企业存货要适应该企业生产乃至销售的要求,虽然同一种存货的价格会不停地波动,但在存货被销售或耗用后,不需要依次辨别哪些实物要留下来作为库存哪些实物则已经被发出了。换句话说成本的流转顺序和实物的流转顺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分离的,企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存货的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来却确定,随之而然地出现企业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
2.2 存货计价方法的分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有关规定:企业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以及移动平均法等存货计价方法来核算企业的存货。但是结合我国现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这几种方式:
(1)先进先出法的实物流转假设前提是企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货,按照存货发出的时间确定其存货的单位成本价格,先发的存货按先入库的存货成本计价,后发货的则按后入库的计价,用此方法来确定本期已经发出的存货以及期末还要结存存货成本。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随时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及时地了解并掌握企业的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能按照近期的购货来确定企业的存货成本,现行的市场价值也比较接近于企业期末存货成本。其缺点在于对于那些大型企业的存货进出较为频繁的来说,其计算比较复杂。而且,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形下,采用此方法虽然能够降低企业存货的成本,虚增企业的利润,但是增加了企业所得税的支出。同时,又高估了企业真实的存货价值,长远下去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这种计价方式适用于存货容易腐烂变质的企业。
(2)加权平均法也被叫做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企业本期存货发出的成本以及期末存货成本是以企业期初存货的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作为权数来确定。由于其计算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所以只需要在每个月月末末计算一次就行了。其缺点在于利用这种方式不利于加强企业对存货的日常管理原因是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平时无法查看企业账面上关于存货结存的记录。通常在实地盘存制下才这种方式比较适用。计算公式为:
a)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存货的数量)
b)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c)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原有存货数量和本批入库存货数量之和为权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位的成本,是企业对后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存货的结存情况,其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不仅每次进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而且计算的工作量较大,日常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不适于适用该方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a)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存货成本+本批入库存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入库存货数量)
b)本次发货成本=本月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c)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末存货的单位成本
2.3 存货审计的相关概念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其是否真实,计价是否正确对会计期间的损益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注册会计师应高度重视企业的存货审计。存货审计的一般目标包括:确定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是否已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是不是已经记录;确定记录的存货是不是已经被被审计单位控制;确定存货的记录是不是已经完整等。
3 我国存货计价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存货计价这方面的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审计质量不高。存货审计制度是整个会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虽然最初的审计制度是响应政府经济建设的号召,但不能否认的是,这项制度却为企业带来了收益。我国关于审计存货计价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没有专门性的针对存货计价的行政法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很多方面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在很多做法上延续着旧审计准则的做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提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乏专门的审计流程来检视存货的情况。存货计价审计在目前看来存在巨大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南洋实业公司、珈伟股份公司、恒力公司等关于变更存货计价造假事件不断地上演。当年南洋实业案件就轰动一时,南洋实业的当年年报显示,由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由上一年的17.6%上升到当年的18.9%。由于企业销售毛利率的改变,使得公司当年的主营业务的利润增加了2474万元。一些公司所发生的造假舞弊方案不仅给审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这些案件的发生可能起源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发生舞弊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被审单位利用存货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来欺骗审计人员,使得其舞弊阴谋得逞。在我国反腐倡廉的整体大环境下,加强对存货计价的审计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存货的计价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存货计价方式对企业最后的经营状况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我国在存货计价审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即对存货计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此外,存货计价在审计方面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也相当高,首先,它要求审计人员重视存货计价。其次,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敏锐的专业判断和对异常情况的综合分析能力,并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的质量和降低潜在亏损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存货计价,存货管理,存货审计,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存货的计价及审计的相关概念 1
2.1 存货计价的定义及依据 1
2.2 存货计价方法的分类 2
2.3 存货审计的相关概念 3
3 我国存货计价审计的现状 3
4 我国企业存货计价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4
4.1 存货计价审计未尽到应有的关注 4
4.2 未执行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5
4.3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7
5 存货计价审计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9
5.1 加大对存货计价审计的关注 9
5.2 采取针对性的存货计价审计程序 9
5.3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蓬勃发展,企业在现代化的经营活动中将面临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特别是我国的生产制造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企业存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企业的存货管理对于企业将来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企业对存货的管理会产生存货计价的问题,存货计价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在其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之间的合理分配的问题,也就是通过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来确定企业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企业存货不仅可以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来计算其存货。但是由于存货自身的特殊性,使其非常容易成为企业舞弊的对象。我国目前存货计价审计的现状可谓令人担忧,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审计的质量也并不高。企业在存货计价审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即存货计价审计时未尽到应有的关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等。因此,对存货计价审计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2 存货的计价及审计的相关概念
2.1 存货计价的定义及依据
存货计价就是对发出的存货以及已经发出后的剩余的存货进行计算的方法。企业的存货存在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其流动性比较强且周转快,企业存货在一个会计年度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量减去流出量的余额即为企业的期末存货,该会计年度结束后,该年度的期末存货就会结转到下一个会计年度的期初存货,企业存货仍然会在该会计年度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继续地流动就形成了存货流转。企业的存货流转实际上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个方面。理论上来讲,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其实物流转相差不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很难保证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其实物流转相同,原因在于企业的存货品种比较多,进出量又很大,况且存货的单位成本又比较多变。此外企业存货要适应该企业生产乃至销售的要求,虽然同一种存货的价格会不停地波动,但在存货被销售或耗用后,不需要依次辨别哪些实物要留下来作为库存哪些实物则已经被发出了。换句话说成本的流转顺序和实物的流转顺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分离的,企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存货的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来却确定,随之而然地出现企业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
2.2 存货计价方法的分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有关规定:企业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以及移动平均法等存货计价方法来核算企业的存货。但是结合我国现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这几种方式:
(1)先进先出法的实物流转假设前提是企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货,按照存货发出的时间确定其存货的单位成本价格,先发的存货按先入库的存货成本计价,后发货的则按后入库的计价,用此方法来确定本期已经发出的存货以及期末还要结存存货成本。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随时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及时地了解并掌握企业的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能按照近期的购货来确定企业的存货成本,现行的市场价值也比较接近于企业期末存货成本。其缺点在于对于那些大型企业的存货进出较为频繁的来说,其计算比较复杂。而且,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形下,采用此方法虽然能够降低企业存货的成本,虚增企业的利润,但是增加了企业所得税的支出。同时,又高估了企业真实的存货价值,长远下去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这种计价方式适用于存货容易腐烂变质的企业。
(2)加权平均法也被叫做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企业本期存货发出的成本以及期末存货成本是以企业期初存货的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作为权数来确定。由于其计算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所以只需要在每个月月末末计算一次就行了。其缺点在于利用这种方式不利于加强企业对存货的日常管理原因是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平时无法查看企业账面上关于存货结存的记录。通常在实地盘存制下才这种方式比较适用。计算公式为:
a)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存货的数量)
b)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c)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原有存货数量和本批入库存货数量之和为权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位的成本,是企业对后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存货的结存情况,其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不仅每次进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而且计算的工作量较大,日常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不适于适用该方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a)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存货成本+本批入库存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入库存货数量)
b)本次发货成本=本月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c)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末存货的单位成本
2.3 存货审计的相关概念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其是否真实,计价是否正确对会计期间的损益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注册会计师应高度重视企业的存货审计。存货审计的一般目标包括:确定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是否已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是不是已经记录;确定记录的存货是不是已经被被审计单位控制;确定存货的记录是不是已经完整等。
3 我国存货计价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存货计价这方面的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审计质量不高。存货审计制度是整个会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虽然最初的审计制度是响应政府经济建设的号召,但不能否认的是,这项制度却为企业带来了收益。我国关于审计存货计价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没有专门性的针对存货计价的行政法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很多方面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在很多做法上延续着旧审计准则的做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提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乏专门的审计流程来检视存货的情况。存货计价审计在目前看来存在巨大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南洋实业公司、珈伟股份公司、恒力公司等关于变更存货计价造假事件不断地上演。当年南洋实业案件就轰动一时,南洋实业的当年年报显示,由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由上一年的17.6%上升到当年的18.9%。由于企业销售毛利率的改变,使得公司当年的主营业务的利润增加了2474万元。一些公司所发生的造假舞弊方案不仅给审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这些案件的发生可能起源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发生舞弊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被审单位利用存货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来欺骗审计人员,使得其舞弊阴谋得逞。在我国反腐倡廉的整体大环境下,加强对存货计价的审计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