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3 财务治理效率研究理论基础 2
3.1财务治理效率的概念 2
3.2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2
3.3 DEA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及构建的模型 3
4 基于DEA分析方法的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
4.1样本及指标的选取 5
4.2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6
4.3数据的运算结果及分析 6
4.4财务治理效率有效DMU各指标的平均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5 结论与建议 15
5.1基于DEA分析法的研究结论 15
5.2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建议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司化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传统的公司观念认为,公司是“产权”的调配者,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观念认为,公司是“利益”的驱使者,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也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即是通过对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从而在特定的财务环境中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治理就是通过这种配置来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1]。因此,能够确保公司内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并在公司内部形成合理的财务激励且约束机制,进而实现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是现在财务治理研究的主要目的。这也是财务治理效率研究越来越受到各专业人士重视的原因。然而,虽然西方国家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萌芽,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是我国的财务治理效率研究起步在二十世纪末期,至今也不过十年光景,因此,这个领域还可以算是一片未经开发的恶“原始森林”,相关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分析了一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对其探究并找出其中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976 年,Jensen 和 Meckling 开创了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2],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建立了资本结构和经营者决策之间相关关系的代理成本模型,引出了对于财务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1988年,美国威廉姆森在比较“交易费用经济学”与“代理理论”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3],指出要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成为了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基础。1991年12月,世界上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报告在英国诞生[4]。报告认为财务治理关注的重点应是董事会的控制与审计人员的角色,尤其要重点关注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
周虹(2013)指出,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提高的对策是优化财务治理结构和降低财务治理成本,一方面应完善财务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应合理设计薪酬契约,优化财务激励治理结构[5]。 郑烟丹(2013)认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效率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速率的方法是建立健全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具体对策,帮助上市公司构建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6]。张梅(2013)认为公司治理效率与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债务融资因素以及公司的独立董事等因素相关[7]。
国外学者的研究,仅仅将财务治理效率评价当作是公司治理效率评价体系的一个部分,因此,对财务治理评价的研究往往就包含在对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研究之中。一些相关文献也主要是关于公司治理效率评价研究的。严格说来,现代财务理论是从西方学术界开始的,西方学术界最初对于资本结构的理论探讨,为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我国的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基本承袭了西方的研究理论,还尚不成熟,亟需学术界更加深入的探讨。
3 财务治理效率研究理论基础
3.1 财务治理效率的概念
财务治理效率的概念需要分为财务治理和效率两部分来理解: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综合,公司是利益的集合体,而公司所有者即公司股东想要获得相应的利益,就必须要有合理的财权配置,因此,财务治理就是通过对公司财权的合理配置来达到公司利益的有效分配,促进公司财务的合理化,有效化及持久化。也正因如此,财务治理又分为财务治理结构以及财务治理机制的静态完善,和财务治理效率的动态提高。由此,我们便引出了财务治理效率定义的又一部分——效率。
效率,会计学上的定义,是收益与成本的比值,而效率的最大化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财务治理的根本任务即公司在进行财务治理时,通过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来促进财权的合理分配,从而用最小的治理成本获取最大的治理收益,实现财务治理效率的最大化。
3.2 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务治理的因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8]两种:
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因素,有国家财政政策,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温家宝总理的“四万亿”计划,刺激居民消费,缓解经济疲软,在公司进行财务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理时对于收益方面有了积极的效果;有国家产业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政策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财务治理带来了莫大的福音等等。另外还有社会环境因素,例如: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以及先进的技术,为外贸企业的财务治理带来了更多的经验及知识等等。外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无法被公司主观上进行管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相应的内部调整,从而来适应外部因素的客观变化,并顺势而为,促进自身的财务治理效率的提高。
内部因素:公司的股权结构因素,包括流通股所占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等等;公司的资本结构因素,包括公司总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增长率、并购金额等等;还有公司的管理结构,如独立董事人数等等。内部因素是公司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条件,与外部因素不同的是,内部因素是主观性的,可以由公司在财务治理过程中进行不断地调整,通过相应财务治理的措施减弱甚至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公司的财务治理效率的最大化。
正是因为外部因素对于公司财务治理在主观上的不可变性,我们在本篇论文中,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内部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时,主要考虑其自身具有的内部影响条件,并利用DEA分析法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DEA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3.3 DEA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及构建的模型
DEA分析法,就是数据包络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数学家、经济学家ACharnes,WWCooper以及ERhodes于1978年提出来的。严格来讲,是一种数学规划的方法。
具体来说,DEA分析法是利用样本本身,用数学中线性规划的方法,首先确定出完全有效的生产前沿面,然后找到位于生产可能性集里面的样本与起始点的线性距离,与起始点到生产前沿面的距离之比,就得出其相对有效性。而这个完全有效的生产前沿面的确定是根据样本的投入量(或称输入量)及其产出量(或称输出量)来确定的,在所有样本中,能够利用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的样本即为完全有效的样本,而所有这些样本就构成了生产前沿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7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