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高校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1
2.1 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 1
2.2 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1
3 高校财务风险的种类 2
3.1资金来源风险 2
3.2资产管理风险 3
3.3内部控制风险 3
3.4运营风险 4
4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4
4.1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 4
4.2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5
4.3银行贷款失控 5
4.4预算管理不到位 7
5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7
5.1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7
5.2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9
6 高校财务风险的预防对策 10
6.1改革高校会计制度 10
6.2完善主管部门考核 11
6.3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11
6.4高校保障还本付息 12
7 案例分析——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 12
7.1院校基本概况 12
7.2院校财务风险分析 13
7.3财务风险的管理建议 15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渐渐发展起来,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高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的自有资金与增加的学生需要很难匹配。高校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其发展需要依靠巨额的资金。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助,由于政府的财政补助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导致高校内部资金的需求和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给严重失衡,高校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反应。老师教学水平跟不上,教学设备落后,一定程度加重了老师的任务。针对高校发生的这些问题,高校如果不能够引起警觉,将会爆发更加严重的事件。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发展,布局不停调剂,并且在办学大环境下竞争日趋剧烈,致使高校面临着未知的运行风险。目前,办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高校纷纷调整本校内部框架,再加上办学主体的不唯一性,高校正面临巨大的的运营风险。
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财务运营风险,由于高校要承担主要的风险,我们据此提出了强化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高校可持续成长有着十分重要举重若轻的意义。高校要采取积极的办法对今后如何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办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最后制定与问题相匹配的预防风险的办法,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坚持科学的管理,将这种防止风险发生的方法变成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新理念,这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2 高校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2.1 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在日常的财务运营过程中,高校的流动性资产不够支付各种经济业务的需要,引发资金短缺[1]。高校是我国举足轻重的事业性单位,不会发生由于资产不足或者借款过高导致破产的情况。高校很有可能出现其自由资金紧张,容易使职员工资迟迟不能发放,正常的开支得不到保证,资金的收付能力减弱。在银行的借债到期日,无法按时归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
2.2 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2.2.1 财务风险的广泛性
内部财务控制和高校的各项业务都息息相关,涉及的范围的较广,所以管理者应进行全面考虑,注意使用不同的途径来筹措教学所需的资金,特别是要强化对教学设备的控制。由于高校的生源不断增加,我国政府也不断增加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帮助高校进行教学设备的换新,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历史性的改革。项目建设的投资以及预算,还有项目竣工的财务决算,都需要来内部控制来检验财务收付的真实性[2]。同时高校资金的有用效益、资产的有效把持、投资的收益情况等也是高校内部财务节制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校办企业、科技产业,为壮大其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2.2 办学的非盈利性
高校具备大众化特征,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公办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助,政府通过政策指引高校的发展。高校一般是由政府出资成立的,然后政府选拔一些高素质的人才来代表其管理学校的日常运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其大部分收入都是靠学生的学费以及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以利润为主要营业目标,导致高校的成本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2.2.3 财务风险的隐蔽性
我国的国企常常存在企业所有权的缺失与内部机构臃肿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内部也有,高校的资产出现了运用效率低下、资产浪费极其严重,使得高校内部财务风险更加隐蔽,一时难以控制。少许内部财务的风险不是太明显,管理层也未重视财务风险引起的一系列状况。在本校如何生存的问题上,没有足够的数据信息来支撑,而且机构中审计相关的人员也未注意到。特别是综合性大学,要跨部门从事多种策划活动,使高得校内部呈现真空管理的情况。在会计核算方面也是相当复杂,管理呈现多元化格局,一般要涉及到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业单位会计等各方面[3]。再加上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差,审计时很难考虑周到,使高校内部财务的控制风险加大。
3 高校财务风险的种类
3.1 资金来源风险
我国政府主要倾向于把财政款项用于支持九年制义务教育,自然就减少了对高校的补助,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用于高校的财政款项的比例本来就不高,财政款的发放更是少之又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用来投资的资金也很少,再等到分配到高校的时候就微不足道了,使得高校在资金周转方面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今后,如何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问题,高校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收入和财政有限的补助款项。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让高校的财务周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目前是大发展的时代,高校的自由支配权逐渐放宽,生源丰富,很多学校为了生存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筹集资金方法上来,比如学校向社会求助、开办学校为主体的辅导班,这些一定程度上给本校增加了一些收入。使用不同的途径来筹措教学所需的资金比较困难,再加上高校缺乏教育发展的经验,短时期内很难解决资金来源风险。高校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只能不断寻找筹措资金的方法。
3.2 资产管理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是高校增加生源所需的保障,在高校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经济体制的巨大影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仍存在诸多的缺点。恰是由于如此,管理者对于学校内部资产的管理意识较弱,对资产管理的方法也不能适时改进。这种局面的出现,导致高校的资产管理手段难以契合当前高校成长要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总方针。生源与资产总量突然增加,原先的管理手段弊端日益暴露,使得资产管理的危急性日益凸显。若是忽视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其资产将会处于混乱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高校对资产管理风险的控制,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产权理解存在偏差,资产管理欠缺规范,使得固定资产投入出现重复,盲目进行项目建设,导致资产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下降。
7.3.1 强化内部控制
1 引言 1
2 高校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1
2.1 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 1
2.2 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1
3 高校财务风险的种类 2
3.1资金来源风险 2
3.2资产管理风险 3
3.3内部控制风险 3
3.4运营风险 4
4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4
4.1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 4
4.2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5
4.3银行贷款失控 5
4.4预算管理不到位 7
5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7
5.1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7
5.2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9
6 高校财务风险的预防对策 10
6.1改革高校会计制度 10
6.2完善主管部门考核 11
6.3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11
6.4高校保障还本付息 12
7 案例分析——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 12
7.1院校基本概况 12
7.2院校财务风险分析 13
7.3财务风险的管理建议 15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渐渐发展起来,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高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的自有资金与增加的学生需要很难匹配。高校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其发展需要依靠巨额的资金。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助,由于政府的财政补助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导致高校内部资金的需求和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给严重失衡,高校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反应。老师教学水平跟不上,教学设备落后,一定程度加重了老师的任务。针对高校发生的这些问题,高校如果不能够引起警觉,将会爆发更加严重的事件。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发展,布局不停调剂,并且在办学大环境下竞争日趋剧烈,致使高校面临着未知的运行风险。目前,办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高校纷纷调整本校内部框架,再加上办学主体的不唯一性,高校正面临巨大的的运营风险。
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财务运营风险,由于高校要承担主要的风险,我们据此提出了强化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高校可持续成长有着十分重要举重若轻的意义。高校要采取积极的办法对今后如何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办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最后制定与问题相匹配的预防风险的办法,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坚持科学的管理,将这种防止风险发生的方法变成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新理念,这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2 高校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2.1 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在日常的财务运营过程中,高校的流动性资产不够支付各种经济业务的需要,引发资金短缺[1]。高校是我国举足轻重的事业性单位,不会发生由于资产不足或者借款过高导致破产的情况。高校很有可能出现其自由资金紧张,容易使职员工资迟迟不能发放,正常的开支得不到保证,资金的收付能力减弱。在银行的借债到期日,无法按时归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
2.2 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2.2.1 财务风险的广泛性
内部财务控制和高校的各项业务都息息相关,涉及的范围的较广,所以管理者应进行全面考虑,注意使用不同的途径来筹措教学所需的资金,特别是要强化对教学设备的控制。由于高校的生源不断增加,我国政府也不断增加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帮助高校进行教学设备的换新,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历史性的改革。项目建设的投资以及预算,还有项目竣工的财务决算,都需要来内部控制来检验财务收付的真实性[2]。同时高校资金的有用效益、资产的有效把持、投资的收益情况等也是高校内部财务节制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校办企业、科技产业,为壮大其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2.2 办学的非盈利性
高校具备大众化特征,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公办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助,政府通过政策指引高校的发展。高校一般是由政府出资成立的,然后政府选拔一些高素质的人才来代表其管理学校的日常运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其大部分收入都是靠学生的学费以及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以利润为主要营业目标,导致高校的成本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2.2.3 财务风险的隐蔽性
我国的国企常常存在企业所有权的缺失与内部机构臃肿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内部也有,高校的资产出现了运用效率低下、资产浪费极其严重,使得高校内部财务风险更加隐蔽,一时难以控制。少许内部财务的风险不是太明显,管理层也未重视财务风险引起的一系列状况。在本校如何生存的问题上,没有足够的数据信息来支撑,而且机构中审计相关的人员也未注意到。特别是综合性大学,要跨部门从事多种策划活动,使高得校内部呈现真空管理的情况。在会计核算方面也是相当复杂,管理呈现多元化格局,一般要涉及到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业单位会计等各方面[3]。再加上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差,审计时很难考虑周到,使高校内部财务的控制风险加大。
3 高校财务风险的种类
3.1 资金来源风险
我国政府主要倾向于把财政款项用于支持九年制义务教育,自然就减少了对高校的补助,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用于高校的财政款项的比例本来就不高,财政款的发放更是少之又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用来投资的资金也很少,再等到分配到高校的时候就微不足道了,使得高校在资金周转方面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今后,如何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问题,高校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收入和财政有限的补助款项。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让高校的财务周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目前是大发展的时代,高校的自由支配权逐渐放宽,生源丰富,很多学校为了生存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筹集资金方法上来,比如学校向社会求助、开办学校为主体的辅导班,这些一定程度上给本校增加了一些收入。使用不同的途径来筹措教学所需的资金比较困难,再加上高校缺乏教育发展的经验,短时期内很难解决资金来源风险。高校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只能不断寻找筹措资金的方法。
3.2 资产管理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是高校增加生源所需的保障,在高校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经济体制的巨大影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仍存在诸多的缺点。恰是由于如此,管理者对于学校内部资产的管理意识较弱,对资产管理的方法也不能适时改进。这种局面的出现,导致高校的资产管理手段难以契合当前高校成长要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总方针。生源与资产总量突然增加,原先的管理手段弊端日益暴露,使得资产管理的危急性日益凸显。若是忽视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其资产将会处于混乱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高校对资产管理风险的控制,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产权理解存在偏差,资产管理欠缺规范,使得固定资产投入出现重复,盲目进行项目建设,导致资产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下降。
7.3.1 强化内部控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