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1
2.1 会计信息质量含义 1
2.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
2.3 公司治理结构的学说 3
2.4 公司治理结构四大模式 4
3 外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5
4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6
4.1 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6
4.2 董事会结构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8
4.3 监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9
5 案例分析—以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0
5.1 公司简介 10
5.2 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10
5.3 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10
6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13
6.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管理系统 13
6.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管理系统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好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和公司经营者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且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既能够减少企业成本,也会对企业资源配置起到优化作用,而公司治理结构也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计信息质量有八大要求,依次是: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而可靠性则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纵观我国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几年经济发展之路,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是我国企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部分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存在着缺陷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概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其次结合利达光电信披违规事件的案例,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然后得出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最后关于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建议和措施。
2 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2.1 会计信息质量含义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不同的国家对于质量的定义略有差别,但是其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能够给我们定义会计信息质量时提供借鉴。会计信息质量是具有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所以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在会计实践中是以符合成本效益作为前提的。会计信息产品不仅仅能够符合法律法规,还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质量一般无法用技术手段进行衡量,所以只能够用一定的特征来描述、判断。
2.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世界各国的认识互有差异。
IASC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的是由财务报表提供,并且对信息使用者有帮助的信息的性质,IASC认为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以及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四个主要特征,并将效益成本间的平衡和及时性当作限制性因素[];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则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特征是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FASB则觉得要想使得一项决策执行有效,它需要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才可以[]。虽然各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有各自的特色,然而各国有着共同关注的重点:可靠性和相关性。
我国新准则在2006年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包括了:可理解性、可靠性、可比性、谨慎性、及时性、相关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八项[]。
想要有效的对公司进行监督必须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披露,公司股东只有在详细全面的了解企业会计信息的情形下才能有效地使用表决权。会计信息特征要想融入会计信息对外披露,必须严守《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可以从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这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信息进行披露,具体来说这四个方面:
首先,真实性。真实性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必须与公司实际情况相一致,不得有一丝虚假内容,这就是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其次,准确性。准确性要求发布会计信息的人与每个会计信息使用的人之间在理解同样信息上能够保持一致,因此会计信息披露必须以法定标准为前提并保证其内容能被投资者理解。
然后,完整性。完整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时不得有隐瞒与漏报,必须对全部会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影响的财务信息如实的披露,从而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内幕信息,最大程度地使内幕信息的范围,同时也能降低公司内幕人员内幕交易的可能性。
最后,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上市公司在最短的时间里公开会计信息披露,投资者如果想才在对的时机里做出对的投资判断必须要能随时掌握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其变动情况。
2.3 公司治理结构的学说
国内外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概念的研究虽然有许多结论,但是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而这些结论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四种:
一是制度安排学说。这一学说将公司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理结构看作是支配公司企业中有着相关利害关系团体的制度安排,这些利害关系团体中有投资者、管理者以及企业职工等,他们能够通过这套制度安排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同时这一学说将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其中从狭义上来看,它将董事会功能、结构和股东的权力安排的构成看作是公司治理结构,而广义上看来,它将有关公司控制权、剩余索取分配的一系列法律、相关文化以及制度性的安排的组成看作是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与企业所有权安排概念可以说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具体的企业所有权安排,而企业所有权则是公司治理结构抽象的概括[]。若企业拥有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能对这一制度安排进行有效的利用。
二是核心问题学说。科克伦和沃特克在1998年曾提出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是指公司的股东、公司董事会、债权人、管理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能够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的具体问题,而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问题则是:公司决策的行动使得哪些人受益和公司决策的行动应该使哪些人受益。如果“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两个基本问题之间不一致的话,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会出现[]。
三是决策控制学说。Oliver Hart(1995)将公司治理结构看成是一个决策机制,而这些决策是没有在初始合约中进行明确地设定的,所以公司治理结构就会对公司资产使用权的使用方式进行决定[]。Hart觉得由于高昂交易费的存在,公司中的相关利益的团体之间鼎立的合约就会变得不完善,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解决合约不完善的必然选择。
四是组织结构学说。它将公司治理结构当作是由所有者、高级经理人员、董事会组成的一种复杂的组织结构,其中所有者、高级经理人员和董事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制衡关系[]。另外,通过这种组织结构,所有者把资产委托给董事会进行保管;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它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聘用、解雇和奖惩的相关权利[];而高级经理人则是受雇于董事会,它主要负责是董事会领导下的相关执行机构的运作,并且在董事会授权的相关范围内对企业进行管理。
4.2.3 董事任职能力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