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20200105133150]
企业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都可在基本准则中找到确认与计量的方向指引,在具体准则没有做出规定的情况下,都可以根据基本准则作出合理的专业判断。随着新准则的发布,金融危机的来袭,会计业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判断再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不能按部就班有效的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着重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列举可以有效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特征,影响因素,提升途径,必要性
目 录
1 引言1
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1
3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1
3.1 目标性2
3.2 主观性 2
3.3 专业性2
3.4 社会性2
3.5 风险性2
4 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3
4.1 合法性原则3
4.2 谨慎性原则3
4.3 客观性原则3
4.4 独立性原则3
5 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3
5.1 内在因素4
5.2 外在因素5
6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途径6
6.1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水平7
6.2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机制8
6.3 加大外部监督控制9
6.4 构建良好的会计环境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我国的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两则两制”后才提出来的,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行过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很多会计人员习惯性的依赖于传统的、现成的规定,依葫芦画瓢的工作方式,缺少职业判断的意识和主动性。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这些都使得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随着经济企业日渐变化,新的企业不断发展起来,促使经济的交易与结算方式很难用会计准则的细微末节加以规范。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会计职业的判断力越来越重要,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对此会计人员不只需要了解类似的数据核算和统计知识,还须运用自身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对企业运行的经营信息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给企业总结出较可靠的信息作为参考[1]。但是由于我们对会计职业判断在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掌握程度层次不齐,在对会计事项进行判断时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意识,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对此,文章将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等展开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的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及办法。
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当会计人员面临无法确定的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在遵守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处在的经济环境,根据会计执业的规则及自身所累积的一些经验,而对某项目做出的合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也就是说,会计职业的判断能力,是对会计人员应需纳入会计系统的某一项目要素进行选择与判断的思辨过程[2]。会计职业判断与基本准则的制定是分不开的,其职业的判断能力会因错误的会计准则导而受到影响,同时职业的判断能力同样会影响准则的运用,进一步的妨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为会计职业的判断离不开会计制度环境,而会计制度又不可能不涉及到职业判断,所以越是在会计准则界内定向不稳或是处于在动态的状况下,其职业的判断是越具有价值感的。因此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基本素质,即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
会计职业判断由判断主体、判断客体、判断依据和制约条件等要素组成,最终形成会计信息或存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部会计信息的载体中,还有可能存在于外送的会计账单。会计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社会性,主观性和专业性也比较突出,并且还有制约性。
3.1 目标性
会计职业判断的目标是在符合基本准则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会计人员在一定目标指导下进行的特定活动,在可持续基础上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设计。只有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导性,才能够使股东价值最大化。
3.2 主观性
这里所指的主观性是基于会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累积做出的判断,并不是我们自身做出的一种臆断。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针对某个事项可以根据相关环境与情况的差异、在法律法规被允许的范围内做出自我觉得妥善的判断与决定。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从业经验、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专业性
会计评估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和效率,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实力的可用货币量化的信息。从事会计的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的事项时是具有专业性的,他们在做出职业判断的事项前掌握的专业知识十分牢固而且工作经验丰富,就连他们在做出判断时运用到的一些工具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专业性质,而非会计专业人员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3.4 社会性
会计职业判断受到社会外在因素的约束,其结果直接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在有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要求,充分调配与利用有限的相关社会资源,确保给企业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
3.5 风险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法规的限制下相对主观的判断,是一项具有很高风险的判断活动。会计工作者做出职业判断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其中一些主观与客观的观念影响了很多的会计事项,不可能没有一点失误,因此存在着的风险。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时产生的经济交易,会带给社会或者企业甚至个人经济的影响。
4 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在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在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基本假设的前提等限制和要求下,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对某事项所做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3]。因此,会计人员在进行相关的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情况下,综合考虑影响判断的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在做出判断。
4.1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及其他会计法规和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判断和选择,所抉择的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会计职业判断,只有在会计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4.2 谨慎性原则
会计职业判断过程很复杂,而且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万无一失,所以会计职业判断是存在风险的,判断失误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同时还可能给企业经营管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此会计人员在保持职业谨慎性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最终的职业判断,才能让每一项职业判断都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作为支持。
4.3 客观性原则
会计职业判断要遵守客观性原则。会计人员要依据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同时重视企业所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等来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后做出理性判断,判断结果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4.4 独立性原则
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会计职业判断,不能被以前的判断方法和结果所约束。不要盲目听从单位领导的命令和指示,而改变了自己作为会计人员该有的职业操守与义务。排除盲目跟从心理,要充分结合自身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然后学习其他企业是如何处理类似的会计事项并进行合理的借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