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的税收筹划研究以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理论 1
2.1 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 1
2.1.1 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及特点 1
2.1.2 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2
2.1.3 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性 2
2.2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4
2.2.1 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征 4
2.2.2 税收筹划的原则与方法 4
2.3税收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6
2.3.1 基于会计政策展开税收筹划的可行性 6
2.3.2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收筹划的影响因素 7
2.3.3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收筹划与其他税收筹划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8
3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纳税状况 9
3.1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及经营状况简介 9
3.2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政策 10
3.3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税收筹划 12
4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4.1公司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13
4.2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巴安水务公司税收筹划 14
4.2.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中的税收筹划 14
4.2.2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中的税收筹划 17
4.2.3存货计价方法中的税收筹划 18
4.2.4职工工资核算方法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19
4.2.5记账汇率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20
4.2.6扣除项目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21
5结论 23
致谢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参考文献 25
1 引言
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经历了重大变化,逐步趋于规范化,特别是随着会计职能的改革、转型和完善,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各种具体会计准则。但我国税收筹划理论尚不完善,税收筹划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发展,而且小部分企业还缺乏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在维系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关键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税收筹划、会计政策和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现状的论述,对税收筹划的方法、理论分析和会计政策选择,和税收筹划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影响税收因素和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和探讨,对税收政策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整体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所产生的经济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些可替代的会计政策为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深入分析会计政策是企业必须要做的,同时还要联系自身实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使税后利润最大化。所以,纳税筹划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将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相结合。
2 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理论
2.1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
2.1.1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及特点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人们对会计政策的含义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
(1)企业对会计政策的应用包括原则、基础、实践、编制财务报表、企业管理人员所采用的规则和程序。
(2)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指用以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和程序。
(3)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及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利益方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都想使准则对自己有利[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选择会计政策是会计主管部门在当前环境下能正确描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变化的重要措施。英国标准会计惯例是由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并一直遵循具体的会计基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适用于交易或事件的会计原则,主要是计量属性,包括历史、重置成本、净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处理方法是表示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企业对可行的法律、行政规范或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的应用和选择,是企业最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这些定义强调,会计政策应该最能恰当的描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一个政策。其次,会计政策的选择总是需要某种目的,而管理者受制于目标的约束。然后,必须有两个或两个更多的可选择选项,即有空间的选择。最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属于行为会计范畴。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即国家的影响。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5]。
会计政策的选择并不是简单的会计技术活动,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真正的综合性问题。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要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的利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股东、管理者、债权人、员工[6]。
2.1.2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企业要坚持科学、合理、系统的原则,选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符合企业财务报告要求的会计政策。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不能因自身需要而凭空创新使用不符合会计法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比如说库存方法中发出存货的后进先出法,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已经删去了这一条,所以企业考虑到这一方法时就不能使用。
(2)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必须合理,符合企业的盈利目的和经营的特点。各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是不可能的完全一样,选择最适合的会计政策,才会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更有效,从而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3)企业不可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擅自更改,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时期应该是一致的,不是随意改变的。有些会计政策是不允许改变的,有些是在会计政策选择后,在同一会计年度内通常不允许改变的。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需要十分谨慎。
2.1.3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性
(1)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检验实务的标准和未来实务改良的指针,它必须是有序、系统、内在一致,还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现实相吻合,不受个人所左右、无偏见。会计准则被视为纯粹的技术,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使会计实务处理达到科学、合理、内在一致。
由于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会计准则要达到其科学、合理、内在一致的目标并不容易。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会计准则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
(2)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会计信息不是抽象 的数字,而是代表着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作为约束会计系统生成信息的行为规范的会计准则也就具有了“经济后果”。所以,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若单纯地从理论上寻求最完美的准则,是不现实的。恰当的思路应该是寻求一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会计准则,即:使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最公平、合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