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物流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以华鹏飞物流企业为例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物联网与物流企业结合 2
(二)物流企业风险识别 2
(三)物流企业风险评估 3
(四)物流企业风险管理 3
三、研究设计 4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
(二)物流企业风险指标识别 4
1.财务风险定量指标 4
2.非财务风险定性指标 5
3.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6
(三)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6
1.熵权法 6
2.AHP层次分析法 7
四、案例分析 8
(一)华鹏飞物流企业简介 8
(二)数据来源 8
(三)财务数据处理 8
(四)评价财务指标权重 9
(五)层次分析法 9
1.构造判断矩阵 9
2.进行一致性检验 10
3.企业风险评价指标 10
(六)结果分析 11
(七)管理建议 11
四、结论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以华鹏飞物流企业为例
引言
引言
我国在加入WTO后,物流市场全面开放,许多跨国物流凭借其特色优势,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及雄厚的资金基础进入了中国市场。在我国,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只有不到二十年,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目前以运输、仓储等服务为主,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对于发展物流设备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上的前瞻性,阻碍了物流发展的空间。
第三方物流环节涉及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等几大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隐藏着风险,若某一个环节出错,那么也会给合作的客户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发展不到20年,经验较少,物流平台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筑滞后,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更多的内外部风险,所以系统考查分析物流企业的风险问题,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保证了物流网络的稳定运行,利于企业抓住商机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基于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AHP层次分析法对华鹏飞物流企业的四个风险进行评估,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以及业务风险,再通过评估分析的结果,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物联网与物流企业结合
在国内,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联网的进入,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十分剧烈。物流企业为吸引更多的合作企业,借助物联网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效率,降低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建立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杨旸(2013)在文中提出在物联网时代中发展物流企业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为其指明了方向,同时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在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应对对策。左斌和姚瑶(2010)提出随着物联网应用与推广,物流企业在服务环节上也获得了革命性的功能提升,物联网技术能有效地整合信息,改善运行效率。张文瀛(2012)在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企业借助物联网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物流业务以及信息体系。
(二)物流企业风险识别
物流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本身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若无明确的划分依据,那么对物流企业中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也会带来困难,导致识别出的风险存在部分重合或者交叉现象。目前国内外学者为了便于对物流企业风险进行评估以及管理控制,在对风险识别时,主要根据风险来源作为风险识别、划分的依据。
由于物流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是起源于国外,所以在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中都处于领先位置。国外学者Harlangd(2001)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分类,分别是:作业风险、竞争风险、制度风险、信誉风险、税收风险、法律风险等十种风险。Hallikas(2004)认为只建立在评估单个企业的风险并采取风险管理行动是不够的,应将其放入物流网络合作风险管理当中,对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评估及反馈。
国内学者(孙薇,2006;温翔,2007)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经济政策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以及社会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有地震、山体滑坡、洪流灾害、雷击、火灾等不可抗逆因素带来的难以控制及预测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主要有战争、文化冲突、危机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难以防控的风险。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有管理风险、业务风险、财务风险等。刘永胜(2012)通过将整体物流风险进行分类,分为市场风险、环境风险、物流企业生产运营风险等风险要素,通过研究分析,提高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易海燕(2006)在论文中从广义上对物流风险进行了分类,知识产权的泄露、库存问题等,每个分类都有各自引发此类风险的原因。例如物流企业风险的事前识别的耗时长,造成了信息的延误、中断,以及对于物流风险的预测不准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