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本文从代理理论等入手,基于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国内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4-2015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总体机构投资者和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无法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起到作用;而总体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能够有效促进上市公司派发高现金股利。说明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他们当中大部分可以践行“股东积极主义”,进而逐步改善企业治理水平。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回顾2
(一)总体机构投资者对股利政策的影响2
(二)异质机构投资者对股利政策的影响2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总结3
二、基本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3
(一)机构投资者概述3
(二)股利政策理论3
1.一鸟在手理论3
2.信号理论3
3.代理成本理论4
4.追随者理论4
(三)研究假设4
1.总体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4
2.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4
三、研究设计5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5
(二)变量选取5
1.被解释变量5
2.解释变量5
3.控制变量5
(三)模型建立6
四、实证分析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6
(二)相关性分析7
(三)回归结果分析7
五、研究结论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机构投资者不仅是当今世界证券市场重要的一员,而且被认为是优化现代公司治理的强大推动力量。机构投资者规模在中国的扩大得益于2005年以来股权分置变革的全面展开,其在企业中话语权增加使得中小股东期望通过他们的力量来干涉企业股利相关政策的制定,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防止出现大股东强占企业利益的现象。然而在现实资本市场中他们并非总是能够践行“股东积极主义”,主动干预企业股利派发等相关事项,敦促上市企业提高投资者投资收益。机构投资者由于政策制度、经济背景等方面大相径庭,这些问题可能迫使机构投资者无法发挥其对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正向影响,甚至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面向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式,探讨中国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是否会作用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相关政策有助于考察其能否使得公司不合理的决策有所改善,是否能够成为其他投资者投资的信号灯。
本文分别基于总体和异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视角,联系相关理论分析,探索机构投资者持有企业股份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这一领域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完善企业股利相关政策、优化上市企业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以及证监会实行相关的监管行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背景在近年来产生了历史性变革,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涉足于研究机构投资者持有企业股份对企业现金股利的影响,但是各国经济背景和政策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学者们研究方式与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一)总体机构投资者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量理论提出较高的自由现金流将加重公司的代理成本,而解决的途径之一便是派发现金股利。这一理论为后人打开了思路,“自由现金流量说”成为钻研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Short等人(2002)通过分析欧洲的数据认为机构投资者通过督促企业派现来控制其内部盈余资金,致使企业融资时必须受到公开资本市场的严格监控。翁洪波等人(2007)证实在我国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对企业股票分红有积极作用。魏志华(2012)等从监督功能这一方向着手,肯定了机构出资方持有股票对上市企业管理起到督促效果。陶启智(2014)等人基于我国股份制度变革后投资机构介入上市企业管理的行为变化指出:股东“用手投票”意识越来越强,其对现金股票收益的偏好随着其持股占比上升表现越发突出。岳琴(2016)则发现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数量与中小投资者保护成显著正相关,且这种保护作用体现之一便是较高的普通股收益率。
另一些学者则不支持上述观点。Elston et al (2002)运用评分匹配法针对德国100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情况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二者关系不显著的结论。包庆(2012)基于我国定向增发事件来研究二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即使在定向增发这一特殊事件的影响下,股权相对集中从而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中号召力增大,也无法改变企业股利决策。任力(2015)等人认为,机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就已经根据公司以往的股利支付情况进行选择,一旦选定了某个企业进行投资,其更多地是被动地接受该企业的股利政策。
极少数学者提出二者是负相关的,这主要在某些特殊背景下得到的结果。何双一(2012)指出当企业面临机遇多但是手头资金较少的情形时,机构投资者期望企业能够将资金投放到更优项目以获取丰厚利润,进而为股东谋取更多利益。这也从侧面肯定了“股东积极主义”。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支持方普遍认为出投资机构随着持股数量增加,开始慢慢体现股东积极的思想。其中绝大部分都偏好可以握在手中的利益。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从整体上看,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与企业派现水平成正相关。另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这种结论是否过于绝对化并通过研究证明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对企业的股利决策基本不起作用。此外,还有极少部分的学者建立在某些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利支付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 二者的具体相关关系可放到我国资本市场的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