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目 录
1引言 1
2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2
2.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
2.2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2
2.3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3
2.4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证券化的比较 4
2.5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 5
3国内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
3.1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5
3.2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6
4国内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 7
4.1“浙元一期” 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 7
4.2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8
4.3经验启示 10
5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0
5.1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0
5.2对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引言
尽管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能力不足,资本缺乏,融资渠道单一,至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来说,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在日常融资中最依赖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需求,对中小企业主要发放短期流动贷款,结果导致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缺乏。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很多依靠民间融资来解决财务危机,但民间融资筹资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发生法律纠纷,资本规模也不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只能当做短期腾挪,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通过发展创新型融资工具,多样化融资途径,扩大融资规模是当务之急[]。在国家稳步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渠道,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2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2.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作为欧美国家的舶来品,至21世纪初才逐渐在中国内地银行业发展起来。“资产证券化”这一专业术语是美国投资银行家莱维斯瑞尼尔在1977年与《华尔街》杂志记者讨论抵押贷款转手证券时提出的,之后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界就开始流行起来了。但因资产证券化变化多端的形式和多样的类型,使得其尚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予了它多样的定义。国内资产证券化被定义为:“金融机构或者企业(发起机构)将其拥有的预期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并由受托机构向投资者发行以该资产为支撑的收益证券,然后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支付给投资者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活动[2]。”该定义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第一,拟证券化的资产都从资产原始持有人的手中“剥离”出来,进行资产独立化的调整;第二,都是发行以基础资产为支持的证券,迅速将资产变现的过程[]。
一般而言,进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核心点在于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应具备的条件有:1、现金是可以预测的,传统证券化通常以债权资产为主。2、资产池中的资产性质相似。3、资产收益和损失仅由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承担,能与原有权益人完全分离。
2.2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1、资产证券化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涉及多个经济法领域,包含八种法律关系:发起人与发行人,发行人与投资者,发行人与证券承销机构,发行人与服务机构,发行人与资金保管机构,发行人与信用增级机构,发行人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与市场各方的监督之间的关系,所以资产证券化过程环节较多,而且纷繁复杂[]。
2、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通过完成既定的步骤,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直接融资。而且,最具特色的是资产证券化还能够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连接起来,例如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将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与信贷市场(间接融资)相结合,是十分难得的,具有很大的价值。当然从理论上讲,资产证券化也具备一切直接融资的优势,如拥有融资效率高、在融资过程中能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安全系数更高等优势。
3、资产证券化具有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功能
“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对于资产证券化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资产的风险隔离要求基础资产的所有权不仅仅要转变,而且该项资产的风险应该彻底与其原始所有者无关,这样资产就通过真实的出售,彻底地转移了资产的所有权,具备了对抗善意第三人条件。当基础资产发生现金流断裂(违约、拖欠等情况)时,原始所有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即不用承担偿付责任。当然基础资产证券化后所产生的收益也与原始所有者无关,收益在风险转移的同时也转移给了投资者。
2.3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第一步:由发起人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发起企业根据发起程序对自己的原始权益资产进行清理、估算和信用考核,选出符合要求的资产,然后,将这些符合要求的资产进行资产的组合,构建一个资产池,并不是发起企业拥有的资产都可以用来作为基础资产,其核心在于必须能产生独立、稳定、可评估预测的现金流。
第二步:发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人将资产组合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或者由特殊目的机构(SPV)主动向发起人购买资产。在此过程中,发起人必须按照“真实出售”的方式将基础资产池中的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SPV),兑现收益。真实出售是资产证券化流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起到风险隔离的目的[]。
第三步:特殊目的机构(SPV)获得该项基础资产,作为发行人,设计和发行基于该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投资者,获得发行收入,再将该项收入交给发起人。信用增级的目的是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偿付能力进行担保,降低项目的风险,通常分为内部信用增级与外部信用增级,目前信用增级主要通过内部来实现,如采用现金抵押账户和差利账户等方式。
第四步:特殊目的机构(SPV)将基础资产托管给服务商,由其从原始债券人那里收取基础资产产生的本金和利息现金流,并通过受托管理人或者SPV交给投资者。
可以借助表2-1更加清晰地了解资产证券化中各个参与者的主要职能。同时借助图2-1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流程。
表2-1 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一览表
参与主体 主要职能
发起人 选择准备进行证券化的资产,改善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进行分离重组和销售。
特殊目的机构SPV 作为发行人,起到中枢作用,接受发起人真实出售的基础资产,起到风险隔离作用。
信用增级机构 承担部分或全部的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信用评级机构 对发行的证券质量进行评估,给出证券的信用等级,帮助投资者判断投资风险与收益。
证券承销商 作为融资顾问机构,为所发行的证券进行承销的实体,提供有关融资结构设计和销售服务。
服务商 负责监理资产项目及其所产生的现金流,按期收取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本金和利息,及相关监督工作[]。
资产管理机构 由SPV指定,提供代理服务,定期向委托人和证券持有者提供基础资产池情况报告,向投资者提供其需要了解的情况和纳税信息等。
(4)阿里小贷总体不良率超过1%,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平台虽然从事小贷的时间不长,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贷款客户和客户行为数据,克服了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数据缺乏的弱点,具有良好的未来前景。
1引言 1
2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2
2.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
2.2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2
2.3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3
2.4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证券化的比较 4
2.5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 5
3国内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
3.1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5
3.2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6
4国内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 7
4.1“浙元一期” 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 7
4.2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8
4.3经验启示 10
5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0
5.1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0
5.2对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引言
尽管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能力不足,资本缺乏,融资渠道单一,至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来说,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在日常融资中最依赖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需求,对中小企业主要发放短期流动贷款,结果导致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缺乏。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很多依靠民间融资来解决财务危机,但民间融资筹资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发生法律纠纷,资本规模也不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只能当做短期腾挪,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通过发展创新型融资工具,多样化融资途径,扩大融资规模是当务之急[]。在国家稳步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渠道,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2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2.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作为欧美国家的舶来品,至21世纪初才逐渐在中国内地银行业发展起来。“资产证券化”这一专业术语是美国投资银行家莱维斯瑞尼尔在1977年与《华尔街》杂志记者讨论抵押贷款转手证券时提出的,之后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界就开始流行起来了。但因资产证券化变化多端的形式和多样的类型,使得其尚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予了它多样的定义。国内资产证券化被定义为:“金融机构或者企业(发起机构)将其拥有的预期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并由受托机构向投资者发行以该资产为支撑的收益证券,然后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支付给投资者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活动[2]。”该定义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第一,拟证券化的资产都从资产原始持有人的手中“剥离”出来,进行资产独立化的调整;第二,都是发行以基础资产为支持的证券,迅速将资产变现的过程[]。
一般而言,进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核心点在于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应具备的条件有:1、现金是可以预测的,传统证券化通常以债权资产为主。2、资产池中的资产性质相似。3、资产收益和损失仅由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承担,能与原有权益人完全分离。
2.2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1、资产证券化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涉及多个经济法领域,包含八种法律关系:发起人与发行人,发行人与投资者,发行人与证券承销机构,发行人与服务机构,发行人与资金保管机构,发行人与信用增级机构,发行人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与市场各方的监督之间的关系,所以资产证券化过程环节较多,而且纷繁复杂[]。
2、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通过完成既定的步骤,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直接融资。而且,最具特色的是资产证券化还能够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连接起来,例如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将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与信贷市场(间接融资)相结合,是十分难得的,具有很大的价值。当然从理论上讲,资产证券化也具备一切直接融资的优势,如拥有融资效率高、在融资过程中能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安全系数更高等优势。
3、资产证券化具有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功能
“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对于资产证券化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资产的风险隔离要求基础资产的所有权不仅仅要转变,而且该项资产的风险应该彻底与其原始所有者无关,这样资产就通过真实的出售,彻底地转移了资产的所有权,具备了对抗善意第三人条件。当基础资产发生现金流断裂(违约、拖欠等情况)时,原始所有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即不用承担偿付责任。当然基础资产证券化后所产生的收益也与原始所有者无关,收益在风险转移的同时也转移给了投资者。
2.3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第一步:由发起人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发起企业根据发起程序对自己的原始权益资产进行清理、估算和信用考核,选出符合要求的资产,然后,将这些符合要求的资产进行资产的组合,构建一个资产池,并不是发起企业拥有的资产都可以用来作为基础资产,其核心在于必须能产生独立、稳定、可评估预测的现金流。
第二步:发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人将资产组合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或者由特殊目的机构(SPV)主动向发起人购买资产。在此过程中,发起人必须按照“真实出售”的方式将基础资产池中的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SPV),兑现收益。真实出售是资产证券化流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起到风险隔离的目的[]。
第三步:特殊目的机构(SPV)获得该项基础资产,作为发行人,设计和发行基于该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投资者,获得发行收入,再将该项收入交给发起人。信用增级的目的是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偿付能力进行担保,降低项目的风险,通常分为内部信用增级与外部信用增级,目前信用增级主要通过内部来实现,如采用现金抵押账户和差利账户等方式。
第四步:特殊目的机构(SPV)将基础资产托管给服务商,由其从原始债券人那里收取基础资产产生的本金和利息现金流,并通过受托管理人或者SPV交给投资者。
可以借助表2-1更加清晰地了解资产证券化中各个参与者的主要职能。同时借助图2-1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流程。
表2-1 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一览表
参与主体 主要职能
发起人 选择准备进行证券化的资产,改善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进行分离重组和销售。
特殊目的机构SPV 作为发行人,起到中枢作用,接受发起人真实出售的基础资产,起到风险隔离作用。
信用增级机构 承担部分或全部的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信用评级机构 对发行的证券质量进行评估,给出证券的信用等级,帮助投资者判断投资风险与收益。
证券承销商 作为融资顾问机构,为所发行的证券进行承销的实体,提供有关融资结构设计和销售服务。
服务商 负责监理资产项目及其所产生的现金流,按期收取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本金和利息,及相关监督工作[]。
资产管理机构 由SPV指定,提供代理服务,定期向委托人和证券持有者提供基础资产池情况报告,向投资者提供其需要了解的情况和纳税信息等。
(4)阿里小贷总体不良率超过1%,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平台虽然从事小贷的时间不长,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贷款客户和客户行为数据,克服了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数据缺乏的弱点,具有良好的未来前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