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速折旧方法作用与应用
论加速折旧方法作用与应用[202001051419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高速增长的经济又为我们改革现有的落后的折旧制度和折旧政策提供了机遇。本文主要介绍了加速折旧法在企业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加速折旧法,原因,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2 折旧的相关基本理念2
2.1 折旧的概念2
2.2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2
2.3 固定资产折旧常用方法2
2.3.1 直线折旧法2
2.3.2 加速折旧法3
3 加速折旧方法的作用3
3.1 加速折旧方法3
3.2 加速折旧法的作用5
4 加速折旧方法的应用6
4.1 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的应用现状6
4.2 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6
4.3 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7
4.4 解决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7
结论9
致谢10参考文献1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近几年,经济增长率在百分之十以上。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使我国的生产技术落后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今后几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是否还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企业发展后劲如何?与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展望更长远的未来,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势在必行。这些都有赖于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而设备的更新,技术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从现在做起,特别是折旧制度,折旧政策方面必须着眼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着眼于未来。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经济又为我们改革现有的落后的折旧制度和折旧政策提供了机遇。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许多企业积累了相当的财力,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有能力独立投资更新设备,能够消化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这些地区已经渐次融进了世界经济的运行体系,以世界先进水平的折旧制度和政策为目标的折旧改革的配套环境和条件都已具备。因此,为配合和促进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我们应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折旧制度和方法,而加速折旧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符合国际发展惯例的折旧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加速折旧使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成为可能, 这对新技术从而转化成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使得人类社会极大地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各种益处, 促进我们社会不断往前发展。我国社会目前的实际问题情况是新技术研究开发速度赶不上我们时代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 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是其中主要原因。研究开发出的新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比较困难较为就是其显著体现,缓慢的设备更新速度严重阻滞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企业会计折旧法应采用最合适的两种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但现实中有些还是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企业应选择加速折旧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本、效益加快更新,增强自有资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完善经营体制的影响程度。认真做好实行加速折旧法的经验总结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2 折旧的相关基本概念
2.1 折旧方法的概念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磨损或陈旧等因素,价值降低。固定资产折旧是依据收益期(折旧年限)系统分配固定资产价值(原始购置成本或现时重置成本)的过程。
2.2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 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 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 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金额。
2.3 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
企业日常有许多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但大体上分为两类,即加速折旧法和直线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 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所选择的方法不同,计提所得折旧额会形成较大差值。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 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 折旧。
2.3.1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3.2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高速增长的经济又为我们改革现有的落后的折旧制度和折旧政策提供了机遇。本文主要介绍了加速折旧法在企业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加速折旧法,原因,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2 折旧的相关基本理念2
2.1 折旧的概念2
2.2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2
2.3 固定资产折旧常用方法2
2.3.1 直线折旧法2
2.3.2 加速折旧法3
3 加速折旧方法的作用3
3.1 加速折旧方法3
3.2 加速折旧法的作用5
4 加速折旧方法的应用6
4.1 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的应用现状6
4.2 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6
4.3 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7
4.4 解决加速折旧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7
结论9
致谢10参考文献1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近几年,经济增长率在百分之十以上。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使我国的生产技术落后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今后几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是否还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企业发展后劲如何?与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展望更长远的未来,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势在必行。这些都有赖于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而设备的更新,技术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从现在做起,特别是折旧制度,折旧政策方面必须着眼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着眼于未来。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经济又为我们改革现有的落后的折旧制度和折旧政策提供了机遇。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许多企业积累了相当的财力,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有能力独立投资更新设备,能够消化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这些地区已经渐次融进了世界经济的运行体系,以世界先进水平的折旧制度和政策为目标的折旧改革的配套环境和条件都已具备。因此,为配合和促进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我们应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折旧制度和方法,而加速折旧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符合国际发展惯例的折旧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加速折旧使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成为可能, 这对新技术从而转化成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使得人类社会极大地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各种益处, 促进我们社会不断往前发展。我国社会目前的实际问题情况是新技术研究开发速度赶不上我们时代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 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是其中主要原因。研究开发出的新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比较困难较为就是其显著体现,缓慢的设备更新速度严重阻滞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企业会计折旧法应采用最合适的两种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但现实中有些还是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企业应选择加速折旧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本、效益加快更新,增强自有资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完善经营体制的影响程度。认真做好实行加速折旧法的经验总结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2 折旧的相关基本概念
2.1 折旧方法的概念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磨损或陈旧等因素,价值降低。固定资产折旧是依据收益期(折旧年限)系统分配固定资产价值(原始购置成本或现时重置成本)的过程。
2.2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
2.3 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
企业日常有许多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但大体上分为两类,即加速折旧法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2.3.1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3.2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