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事件越来越多。举牌收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既是企业实现扩张的途径,也是一种对外投资的方式。本文整理了2012~2016年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相关案例,首先对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举牌收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内外部两个方面研究被举牌收购的原因,进而结合具体案例从长期、短期两个角度剖析被举牌收购对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实际对完善被举牌收购的监管提出建议。关键词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现状及问题 1
2.1 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分析 1
2.2 被举牌收购存在的问题 9
3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原因 9
3.1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内因 9
3.2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外因 11
4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影响 11
4.1 被举牌收购的长期影响 12
4.2 被举牌收购的短期影响 16
5 完善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监管 17
5.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17
5.2 健全资本市场监管制度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我国经济30年的成长促使产业链条与全球经济接轨,产业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整合。强大的资本市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及充分的就业环境。我国并购重组同股权分置改革共存,不管是举牌、要约收购亦或是回购流通股,都凸显出新时期的投资理念,并购市场的新时期也随之而来。2014年下至2015年中,在政策引导、无风险收益下降、股市长期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共振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牛市[1],但随后经历了非理性的连续暴跌,上证综指最大跌幅近50%。历史经验表明历经长时间熊市或者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下降的时候一般会产生举牌潮。举牌并购一再出现在各国家之间,从举牌主体来看,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产业资本、国有资本、保险、私募以及自然人是主要举牌方,另外还有信托、多个不一样的主体共同举牌。根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A股市场就有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多家上市公司遭受了举牌。凶猛的举牌风浪和野蛮人敲门不仅引起了市场的质疑而且促使监管层高度重视。现如今举牌股早已变成单独的风格板块,大量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策略也因此作出调整。通达信中公布的举牌股有百来家,占所有上市公司的3%,大于30%的国有企业不容易被举牌,如今举牌市场硝烟弥漫。曾经“小概率行为”如今正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一道亮丽的风光,而举牌收购的最佳结局是和谐相处、实现多赢[1]。但现实中,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到底如何?被举牌是否存在问题?举牌事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遭受举牌后的上市公司会有哪些长短期的影响?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完善被举牌收购的监管呢?本文手工收录了2012年至2016年共300多个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案例,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深入的针对性分析探讨。
2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及问题
2.1 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分析
《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2]。本文整理的被举牌案例只限于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累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的情况。
2.1.1 被举牌收购的整体情况
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及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通过兼并与收购等形式
来整合资源俨然成风。本次举牌潮开始于2015年,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接近100家,到2016年有所下跌,但与2015年以前相比,次数仍然较多。本文通过以下一些图表数据来对比分析自2012到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整体情况。
表1 20122016上市公司被举牌整体情况
年份
被举牌公司数
当年被举牌次数 平均被举牌次数
2012
26
31 1.19
2013
33
42 1.27
2014
48
59 1.22
2015
99
131 1.32
2016
78
102 1.31
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整理而得。
由表1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被举牌数量都较多,此外从被举牌公司数同当年被举牌次数不相等得出,每年都有同一家企业被多次举牌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数据的变动趋势,绘制整体变动趋势图如图1。
图1 20122016上市公司被举牌整体情况
从图1的折线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这五年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2015年变动幅度较大并达到最高值。
表2 20122016年上市公司被举牌数及板块分布
累计被举牌次数
公司数
主板 中小板 创业板
1
173
119 31 23
2
67
50 12 5
3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现状及问题 1
2.1 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分析 1
2.2 被举牌收购存在的问题 9
3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原因 9
3.1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内因 9
3.2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外因 11
4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影响 11
4.1 被举牌收购的长期影响 12
4.2 被举牌收购的短期影响 16
5 完善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监管 17
5.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17
5.2 健全资本市场监管制度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我国经济30年的成长促使产业链条与全球经济接轨,产业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整合。强大的资本市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及充分的就业环境。我国并购重组同股权分置改革共存,不管是举牌、要约收购亦或是回购流通股,都凸显出新时期的投资理念,并购市场的新时期也随之而来。2014年下至2015年中,在政策引导、无风险收益下降、股市长期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共振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牛市[1],但随后经历了非理性的连续暴跌,上证综指最大跌幅近50%。历史经验表明历经长时间熊市或者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下降的时候一般会产生举牌潮。举牌并购一再出现在各国家之间,从举牌主体来看,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产业资本、国有资本、保险、私募以及自然人是主要举牌方,另外还有信托、多个不一样的主体共同举牌。根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A股市场就有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多家上市公司遭受了举牌。凶猛的举牌风浪和野蛮人敲门不仅引起了市场的质疑而且促使监管层高度重视。现如今举牌股早已变成单独的风格板块,大量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策略也因此作出调整。通达信中公布的举牌股有百来家,占所有上市公司的3%,大于30%的国有企业不容易被举牌,如今举牌市场硝烟弥漫。曾经“小概率行为”如今正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一道亮丽的风光,而举牌收购的最佳结局是和谐相处、实现多赢[1]。但现实中,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到底如何?被举牌是否存在问题?举牌事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遭受举牌后的上市公司会有哪些长短期的影响?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完善被举牌收购的监管呢?本文手工收录了2012年至2016年共300多个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案例,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深入的针对性分析探讨。
2 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及问题
2.1 被举牌收购的现状分析
《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2]。本文整理的被举牌案例只限于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累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的情况。
2.1.1 被举牌收购的整体情况
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及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通过兼并与收购等形式
来整合资源俨然成风。本次举牌潮开始于2015年,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接近100家,到2016年有所下跌,但与2015年以前相比,次数仍然较多。本文通过以下一些图表数据来对比分析自2012到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的整体情况。
表1 20122016上市公司被举牌整体情况
年份
被举牌公司数
当年被举牌次数 平均被举牌次数
2012
26
31 1.19
2013
33
42 1.27
2014
48
59 1.22
2015
99
131 1.32
2016
78
102 1.31
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整理而得。
由表1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被举牌数量都较多,此外从被举牌公司数同当年被举牌次数不相等得出,每年都有同一家企业被多次举牌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数据的变动趋势,绘制整体变动趋势图如图1。
图1 20122016上市公司被举牌整体情况
从图1的折线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这五年上市公司被举牌收购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2015年变动幅度较大并达到最高值。
表2 20122016年上市公司被举牌数及板块分布
累计被举牌次数
公司数
主板 中小板 创业板
1
173
119 31 23
2
67
50 12 5
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