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讨
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讨[20191230190601]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基本理论 1
2.1 营运资金的含义及特点 1
2.2 流动资金的管理 2
2.3 流动负债的管理 3
3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4
3.1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描述 4
3.2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5
3.3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存在问题的成因 8
4 以y公司为例 9
4.1 y公司简介 9
4.2 y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10
4.3 y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3
5 改善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 14
5.1 完善企业资金预算制度 14
5.2 合理安排资金筹集 15
5.3 强化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进行管理,同时对这两者相关的协同管理。具体的项目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营运资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周转时间短、速度快;二是流动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三是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企业生产和管理、营运资金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是营运资本的巨大波动。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都有可能导致经营的失败。要保证企业营运资金的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得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优化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改善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1]。
2 相关基本理论
2.1 营运资金的含义及特点
2.1.1 营运资金的含义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营运资金概念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并且在资金的经济含义、管理作用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想真正掌握营运资金的管理工作,必须了解这些概念上的差异,这三种概念,如下:
一是将营运资金理解为净营运资金,它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特指某项资产,而是企业一定时期个部流动资产与全部流动负债的差额,也被称为狭义的营运资金。净营运资金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财务实力,因为它将企业一定时期的实际资金能力和短期支付要求相比较。净营运资金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指标,共同构成衡量和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的财务指标体系。作为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和流动资金运作状况的重要依据,它在财务风险和企业偿债能力的研究中也被广泛采用。
二是把营运资金理解为企业某一时期的全部流动资产,也称之为总营运资金。它是一个具体概念,包含了企业一定时期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各类存货资产及预付账款等全部流动资产,因此也被称为广义的营运资金。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反映营运资金紧密联系着企业再生产的每个过程,使企业负责人认识到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领域相联系,因此应该结合理财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三是将营运资金统称为企业某一时期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种理解认为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应结合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管理。从财务角度来说,将营运资金看作企业流动资产与企业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是理所当然的。“总和”不是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数额加总,而是两者关系的反映[2]。
2.1.2 营运资金的特点
深入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是企业区分营运资金和其他企业资金的前提,也是企业把握好营运资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以使企业更好地营运资金管理的唯一途径。营运资金一般有三项主要特征:首先,资金周转速度较快,与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同,企业用于日常营业的资金一般周期较短,通常是在短于一年的一个周期内周转一次。其次,资金变现能力强,营运资金不同于长期资产,因为营运资金一般都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都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在企业资金短缺或需要时,能在较短时期内出售或变现。再次,资金形态不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了资本的具体形态,通常是按照现金货币、库存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销售款、现金货币这个流程反复循环的,因此,营运资金的具体形态是不固定的,并且是随着企业活动而不断变换的[3]。
2.2 流动资金的管理
一是货币资金管理。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不仅是连接企业资金营运的各个节点,而且可用于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各个方面,其中涉及资本收入和使用,目的在于维持企业的可持续生产经营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这过程中,寻找省钱的方法,并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主旨是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目前,货币资金管理方式主要有常规和质量管理。常规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的管理,即在能有效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企业闲置资金,扩大企业受益,提高货币资金利用水平,使其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依据已有的资金构成按照法律条例的规定进行的资金运作。
二是应收账款的管理。公司通过赊销的方式积累了一部分应收账款,将本该属于企业的资金使用权移交给其客户,作为一种商业信用政策,一方面其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售数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存货的积压,降低存货的储藏成本。但由于资金的使用权的流失,使得企业负担起应收账款成本。应收账款成本包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相对于放弃资金使用权的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实施该信用政策所负担的各项费用;坏账成本是当企业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产生的成本。
三是存货的管理。存货管理包括对原材料的选取和加工、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等相关的管理决策。存货作为一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将与企业的流动资金密不可分,其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本运作,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不同将会导致平均资金占用水平的重大差异。存货的管理设计有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短缺成本三个方面。取得成本,即存货取得时企业利益的流出,包括物品的价格和流程费用;储存成本,即持有存货的成本,如仓储费、保险费、税金等;短缺成本,即存货供应的滞后,造成企业停产、产品供应不足时发生的各种利益流失[4]。
2.3 流动负债的管理
企业一定时期内所需的短期资金主要是通过流动负债来实现的,并且流动负债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流动负债时,除了使用效益、风险理念外,还要非常重视保持较好的筹资能力。企业基本上都是靠流动负债进行短期筹资,流动负债最明显特点就是要短期内偿还,如果发生的流动负债得不到及时偿还将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本文觉得,流动负债的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商业信用筹资管理。商业信用是商品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延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由于企业在采购时都是从供应商那得到货物后,过段时间后才交付货款,因此商业信用可以作为短期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商业信用由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组成。应付账款可以看作是免息且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展期的短期贷款,因此在企业的短期融资中它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短期资金来源。但企业必须在确保运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有效地对应付账款进行控制,不能无节制地使用,否则会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负债总额,使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短期财务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企业信誉。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相似之处较多,唯一的差别在于应付票据在付款时间上有更为严格要求。预收账款是供货方在交付货物前向购货方预先收取的一部分货款或全部货款。该信用方式通常适应于生产周期长,销售成本高的商品,如轮船、电梯、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其他企业涉及的很少,即使发生,其数量也很少,在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中一般不考虑。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基本理论 1
2.1 营运资金的含义及特点 1
2.2 流动资金的管理 2
2.3 流动负债的管理 3
3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4
3.1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描述 4
3.2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5
3.3 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存在问题的成因 8
4 以y公司为例 9
4.1 y公司简介 9
4.2 y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10
4.3 y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3
5 改善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 14
5.1 完善企业资金预算制度 14
5.2 合理安排资金筹集 15
5.3 强化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进行管理,同时对这两者相关的协同管理。具体的项目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营运资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周转时间短、速度快;二是流动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三是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企业生产和管理、营运资金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是营运资本的巨大波动。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都有可能导致经营的失败。要保证企业营运资金的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得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优化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改善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1]。
2 相关基本理论
2.1 营运资金的含义及特点
2.1.1 营运资金的含义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营运资金概念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并且在资金的经济含义、管理作用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想真正掌握营运资金的管理工作,必须了解这些概念上的差异,这三种概念,如下:
一是将营运资金理解为净营运资金,它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特指某项资产,而是企业一定时期个部流动资产与全部流动负债的差额,也被称为狭义的营运资金。净营运资金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财务实力,因为它将企业一定时期的实际资金能力和短期支付要求相比较。净营运资金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指标,共同构成衡量和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的财务指标体系。作为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和流动资金运作状况的重要依据,它在财务风险和企业偿债能力的研究中也被广泛采用。
二是把营运资金理解为企业某一时期的全部流动资产,也称之为总营运资金。它是一个具体概念,包含了企业一定时期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各类存货资产及预付账款等全部流动资产,因此也被称为广义的营运资金。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反映营运资金紧密联系着企业再生产的每个过程,使企业负责人认识到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领域相联系,因此应该结合理财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三是将营运资金统称为企业某一时期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种理解认为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应结合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管理。从财务角度来说,将营运资金看作企业流动资产与企业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是理所当然的。“总和”不是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数额加总,而是两者关系的反映[2]。
2.1.2 营运资金的特点
深入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是企业区分营运资金和其他企业资金的前提,也是企业把握好营运资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以使企业更好地营运资金管理的唯一途径。营运资金一般有三项主要特征:首先,资金周转速度较快,与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同,企业用于日常营业的资金一般周期较短,通常是在短于一年的一个周期内周转一次。其次,资金变现能力强,营运资金不同于长期资产,因为营运资金一般都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都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在企业资金短缺或需要时,能在较短时期内出售或变现。再次,资金形态不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了资本的具体形态,通常是按照现金货币、库存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销售款、现金货币这个流程反复循环的,因此,营运资金的具体形态是不固定的,并且是随着企业活动而不断变换的[3]。
2.2 流动资金的管理
一是货币资金管理。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不仅是连接企业资金营运的各个节点,而且可用于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各个方面,其中涉及资本收入和使用,目的在于维持企业的可持续生产经营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这过程中,寻找省钱的方法,并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主旨是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目前,货币资金管理方式主要有常规和质量管理。常规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的管理,即在能有效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企业闲置资金,扩大企业受益,提高货币资金利用水平,使其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依据已有的资金构成按照法律条例的规定进行的资金运作。
二是应收账款的管理。公司通过赊销的方式积累了一部分应收账款,将本该属于企业的资金使用权移交给其客户,作为一种商业信用政策,一方面其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售数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存货的积压,降低存货的储藏成本。但由于资金的使用权的流失,使得企业负担起应收账款成本。应收账款成本包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相对于放弃资金使用权的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实施该信用政策所负担的各项费用;坏账成本是当企业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产生的成本。
三是存货的管理。存货管理包括对原材料的选取和加工、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等相关的管理决策。存货作为一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将与企业的流动资金密不可分,其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本运作,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不同将会导致平均资金占用水平的重大差异。存货的管理设计有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短缺成本三个方面。取得成本,即存货取得时企业利益的流出,包括物品的价格和流程费用;储存成本,即持有存货的成本,如仓储费、保险费、税金等;短缺成本,即存货供应的滞后,造成企业停产、产品供应不足时发生的各种利益流失[4]。
2.3 流动负债的管理
企业一定时期内所需的短期资金主要是通过流动负债来实现的,并且流动负债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流动负债时,除了使用效益、风险理念外,还要非常重视保持较好的筹资能力。企业基本上都是靠流动负债进行短期筹资,流动负债最明显特点就是要短期内偿还,如果发生的流动负债得不到及时偿还将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本文觉得,流动负债的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商业信用筹资管理。商业信用是商品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延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由于企业在采购时都是从供应商那得到货物后,过段时间后才交付货款,因此商业信用可以作为短期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商业信用由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组成。应付账款可以看作是免息且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展期的短期贷款,因此在企业的短期融资中它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短期资金来源。但企业必须在确保运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有效地对应付账款进行控制,不能无节制地使用,否则会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负债总额,使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短期财务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企业信誉。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相似之处较多,唯一的差别在于应付票据在付款时间上有更为严格要求。预收账款是供货方在交付货物前向购货方预先收取的一部分货款或全部货款。该信用方式通常适应于生产周期长,销售成本高的商品,如轮船、电梯、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其他企业涉及的很少,即使发生,其数量也很少,在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中一般不考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