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分析

影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分析[20191230185627]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1
1.2 研究课题的意义 1
2 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综述 2
2.1 代理成本理论2
2.2 信号传递理论 2
2.3 税收理论 3
2.4 期限匹配理论 4
3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现状 4
4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7
4.1 行业因素8
4.2 公司特征因素8
4.2.1 与代理成本理论相关8
4.2.2 与信号传递理论相关8
4.2.3 与税收理论相关9
4.2.4与期限匹配理论相关9
4.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10
4.3.1 第一大股东持股10
4.3.2 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10
4.3.3 管理者持股10
4.3.4 国家持股10
5 优化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措施11
5.1 完善各项法律制度11
5.2 积极发展证券市场,开拓企业的融资渠道11
5.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 12
5.4 优化股权结构 12
5.5 结合自身优势,合理选择负债工具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企业债务融资是重要的外部融资方法,当选择这种融资方式时,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如债务融资方式、债务期限结构等。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融资和短期债务之间的比例结构问题。债务期限结构理论是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M-M定理于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的,研究最关注的是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比例问题。即使是研究债务融资,也更倾向于对债务的数量的研究,对于债务本身,即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不是很重视。随着资本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们越来越关注作为资本结构重要内容的债务结构的问题。在二十世纪70年代的国际学者,开始对债务期限结构进行研究,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逐渐从的金融杠杆转向债务结构特征等方面。基于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发展,产生了代理成本假说理论,信号理论,税收假说等理论假说。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企业的质量,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规模、企业价值的波动性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等因素,并且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很多实证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成熟的融资环境,我国的资本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状况,这些获取于国外的债务期限结构理论,是否可以用来指引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还不能确定,而且受到数据收集的制约,所选样本和时间顺序的不同,所获得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1.2 研究课题的意义
从现有的债务期限结构理论来看,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别。西方是以资本主义企业为研究方向,有较强资本市场和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而我国是以社会主义企业为研究方向,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时间较短,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也有滞后现象。然后,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开展对上市公司在中国的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对上市公司来讲,不同的债务期限代表着不同权益,选择符合的债务融资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行危机和运行成本。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长期负债比重偏低、流动负债比重偏高等;同时,我国有特殊的制度环境,如上市公司监管不严、债券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进行研究,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融资体制的改革、优化我国企业的资金结构。
2 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综述
2.1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是通过缩短债务期限并且能从不同方面减缓利益矛盾。短期债务的使用可以迫使管理者为投资者提供一些信息,以说明相关重大商业决策的收益和风险。投资者根据新的情况将对期限债务进行重新定价。这种方法能缓解投资跟不上问题和资产的替代效应。并且,短期债务要求按时付出本金以发生有效的监视。根据Stohs(1977),在未来的投资机会就如同选择权,选择权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最佳选择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股东不能在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中获得正常的收益,那么股东们将放弃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动机,即发生投资不足的行为。资产替代是指具有债务的企业有意愿投资于高风险的资产。因为股东的损失是有限的而潜在的收益却没有上限,在进行投资时,股东以股票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如果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高于债权人的预期,那么企业债券的价格将会下跌,此时债权人的报酬也将会转移到股东手中。显然,资产替代行为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一种代理成本。所以,适当地降低负债的期限或选择短期负债能够有效抑制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他们还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未来的投资机会中,由于债务融资的问题导致发生投资不足的可能性将更大。因此,在企业未来的投资机会中应该选择更多的短期债务融资。在未来大量的投资机会当中,由于公司的规模通常较小,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可能面临潜在的利益冲突,比如风险转移等,这些冲突可以使债务期限得到控制。因此,与小规模的企业相比,大型成熟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短期债务融资比例,缓解严重的代理冲突问题。一个发展良好的投资公司,其长期债务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发展相对成熟和现金充裕的公司应该选择长期债务。
2.2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理论指出,通过对债务期限结构本身的选择,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人,可以在信息对称的企业债务下定价。当公司拥有关于其未来情况的信息时,其将会被错误的定价。然而,长期债务的错误定价程度将大于短期债务。如果债务市场不能区分企业的质量,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企业将会选择短期债务定价偏差小的,而企业价值被高估的劣质企业就会选取定价偏离水平较高的长期债务。当企业当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短期债务融资,而另一部分会选择长期债务融资时,债权人认为选择长期债务的是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并确定一个较高的风险价格。此时劣势企业的价值将低于短期债务融资价值,劣质企业的选择是模仿优质企业的债务融资模式。当交易成本大于零时,优质企业选择短期负债进行融资的成本小于其在综合模式中的价值,而劣质企业不能承担短期负债的成本,它们就会选择长期负债进行融资,这时债务市场就会形成优质企业选择短期负债,而劣质企业选择长期负债融资的结果。当上述条件不满足时,债务市场形成混合模式。根据陆正飞(1991年),对传统的信号理论进行了拓展,流动性风险是指借款人在信用评级比较低时,不能偿还短期债务,借款人失去控制租金的风险,而且不能将此风险转移到借款人。这一切依赖于资本市场存在相应的监督机制,这一监督机制使风险较大的企业即使有意愿也不能得到长期融资。于是,企业信用等级和债务期限之间是一个U形的关系。表明在短期债务和借款者的信用等级之间是非单一的关系。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比较高的,由于信用等级降低所致的破产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短期债务融资带来的效益明显大于流动性风险。对于一般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即使信用评级略微降低也可能导致清算,所以其会选择长期债务。在信用评级非常低的情况下,因为投资者认为这样的企业有一个严重的风险,使企业最终将被逐出长期债务市场,从而发行短期债务。从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当中,得出了优质企业喜欢选择短期负债的结果。但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市场运作的过程,是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博弈的结果,债务融资的期限结构也将会带有明显市场环境的特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