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会计的演进与发展
无形资产会计的演进与发展[20191230190015]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无形资产会计,演进,发展
目 录
1 引言 1
2 无形资产的概念及意义 1
2.1 无形资产的概念 1
2.2 无形资产的意义 2
3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
3.1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 3
3.2 无形资产会计的发展历程 4
4 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具体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7
4.1 无形资产会计的具体内容 7
4.2 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具体问题 9
5 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思路9
5.1 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9
5.2 加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 11
5.3 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要素主导型的生产力要素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它正逐步向智力要素主导型转变。无形资产正以日渐重要的地位,越发清晰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无形资产不仅带来了其自身实现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引起围绕获得这种无形资产所进行的竞争和模仿所带来的效应。无形资产虽然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它确实把握着企业未来的走向。纵览全球,经济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无一不是很好地利用了商标权、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世界版图内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使无形资产产生“滚雪球”效应,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无形资产的概念及意义
2.1 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的拉丁词来源,叫Tangere,意思是“不可触摸或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19世纪,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繁荣,并推进现代工业的形成,使国际市场日益发育成熟,商品竞争加剧,企业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要素逐渐形成[1]。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一书中将无形资产表述为:“资产负债表中还有一类新资产。除了卡车或计算机这类有形项目外,企业还有无形的,但仍然还具有价值的资产,例如专利、商标或商誉[2]。”此后,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地探索,无形资产的定义不断地被完善。从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分别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1999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实体的经济资源,其价值是由其占有权及其他未来利益所决定的;但货币性资源(如现金、应收账款和投资等)不能认为是无形资产。”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国家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无形资产仍然是一项空白。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汝梅在对无形资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后译为《无形资产论》)一书中指出无形资产是“某类价值之代表”,此价值由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本化而得,即“依据企业盈利之剩余,将其超过之数,依照相当利率,化为资产的价值是也。”其后,在1990年、1992年、1996年,学者于长春、吴申元、蔡吉祥分别在其著作中对无形资产的概念进行了描述。财政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年对无形资产的规定较2001年更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比较2001年与2006年的旧标准和新标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制定一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并且这个会计制度应当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
2006年的新准则定义了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明确规定,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旧准则把无形资产分类为可辨认无形资产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它规定,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适用范围,同时规定,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就是指商誉,这样就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不清。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不可辨认的商誉,新准则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笔者认为,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更加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贴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
2.2 无形资产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意义愈加明显。在世界500强企业众多的西方发达国家,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20%左右跃升为90年代的30%以上。以技术贸易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贸易在近年来的国际贸易中迅速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非常之大。以下是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2.2.1 对企业营运能力的意义
众所周知,世界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公司,并没有一家属于自身的生产厂,但是其凭借良好的管理与以许可证的方式让别的公司生产挂有耐克商标的产品。耐克公司所拥有的其实就是无形资产,即商誉和设计开发产品的能力等。无形资产在耐克公司整个的营运过程中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耐克公司利用许可证方式合理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它又凭借良好的管理手段优化了管理的流程。
2.2.2 对企业成长能力的意义
一个企业能否得到长远的发展,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质量。无形资产以其独特的垄断性和超额盈利性,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地排除市场竞争者,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保持持续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依靠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专利、商誉、商标等将更大地发挥超额盈利的作用。
2.2.3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意义
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譬如,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为企业减少闲置资金的占用,使每一块钱得到充分的利用,美国著名的沃尔玛超市就是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的典型例子。此外,企业的诚信和社会地位,也可以为企业赢得宝贵的偿债时间和缓解偿债的压力。
综上可知,无形资产的地位在现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摇钱树”,又是企业增强技术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据此也可以推断,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无形资产地位的迅速提高,以商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贷款也将悄然兴起,逐步影响经济生活。
3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1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
卡尔?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产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很好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也可以把科学技术理解为知识。后来,马歇尔和费莎进一步把知识一般性地归纳为资产。经过1980年美国法院审理明尼苏达州铁路委员会减低铁路运费的案件后,“无形的财产”这个概念正式提出。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美国率先进行了无形资产会计的核算并对此进行了研究。自此以后,西方会计界开始广泛地学习研究无形资产会计。1978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第9号准则《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计》,为无形资产会计奠定了国际基础.IASC后来在1993年12月又颁布了此项准则的修订稿。此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据对无形资产会计做出了贡献,在此不一一列举。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无形资产会计,演进,发展
目 录
1 引言 1
2 无形资产的概念及意义 1
2.1 无形资产的概念 1
2.2 无形资产的意义 2
3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
3.1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 3
3.2 无形资产会计的发展历程 4
4 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具体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7
4.1 无形资产会计的具体内容 7
4.2 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具体问题 9
5 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思路9
5.1 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9
5.2 加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 11
5.3 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要素主导型的生产力要素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它正逐步向智力要素主导型转变。无形资产正以日渐重要的地位,越发清晰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无形资产不仅带来了其自身实现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引起围绕获得这种无形资产所进行的竞争和模仿所带来的效应。无形资产虽然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它确实把握着企业未来的走向。纵览全球,经济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无一不是很好地利用了商标权、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世界版图内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使无形资产产生“滚雪球”效应,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无形资产的概念及意义
2.1 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的拉丁词来源,叫Tangere,意思是“不可触摸或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19世纪,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繁荣,并推进现代工业的形成,使国际市场日益发育成熟,商品竞争加剧,企业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要素逐渐形成[1]。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一书中将无形资产表述为:“资产负债表中还有一类新资产。除了卡车或计算机这类有形项目外,企业还有无形的,但仍然还具有价值的资产,例如专利、商标或商誉[2]。”此后,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地探索,无形资产的定义不断地被完善。从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分别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1999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实体的经济资源,其价值是由其占有权及其他未来利益所决定的;但货币性资源(如现金、应收账款和投资等)不能认为是无形资产。”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国家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无形资产仍然是一项空白。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汝梅在对无形资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其代表作《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后译为《无形资产论》)一书中指出无形资产是“某类价值之代表”,此价值由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本化而得,即“依据企业盈利之剩余,将其超过之数,依照相当利率,化为资产的价值是也。”其后,在1990年、1992年、1996年,学者于长春、吴申元、蔡吉祥分别在其著作中对无形资产的概念进行了描述。财政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年对无形资产的规定较2001年更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比较2001年与2006年的旧标准和新标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制定一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并且这个会计制度应当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
2006年的新准则定义了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明确规定,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旧准则把无形资产分类为可辨认无形资产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它规定,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适用范围,同时规定,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就是指商誉,这样就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不清。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不可辨认的商誉,新准则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笔者认为,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更加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贴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
2.2 无形资产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意义愈加明显。在世界500强企业众多的西方发达国家,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20%左右跃升为90年代的30%以上。以技术贸易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贸易在近年来的国际贸易中迅速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非常之大。以下是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2.2.1 对企业营运能力的意义
众所周知,世界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公司,并没有一家属于自身的生产厂,但是其凭借良好的管理与以许可证的方式让别的公司生产挂有耐克商标的产品。耐克公司所拥有的其实就是无形资产,即商誉和设计开发产品的能力等。无形资产在耐克公司整个的营运过程中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耐克公司利用许可证方式合理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它又凭借良好的管理手段优化了管理的流程。
2.2.2 对企业成长能力的意义
一个企业能否得到长远的发展,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质量。无形资产以其独特的垄断性和超额盈利性,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地排除市场竞争者,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保持持续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依靠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专利、商誉、商标等将更大地发挥超额盈利的作用。
2.2.3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意义
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譬如,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为企业减少闲置资金的占用,使每一块钱得到充分的利用,美国著名的沃尔玛超市就是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的典型例子。此外,企业的诚信和社会地位,也可以为企业赢得宝贵的偿债时间和缓解偿债的压力。
综上可知,无形资产的地位在现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摇钱树”,又是企业增强技术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据此也可以推断,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无形资产地位的迅速提高,以商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贷款也将悄然兴起,逐步影响经济生活。
3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1 无形资产会计的产生
卡尔?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产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很好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也可以把科学技术理解为知识。后来,马歇尔和费莎进一步把知识一般性地归纳为资产。经过1980年美国法院审理明尼苏达州铁路委员会减低铁路运费的案件后,“无形的财产”这个概念正式提出。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美国率先进行了无形资产会计的核算并对此进行了研究。自此以后,西方会计界开始广泛地学习研究无形资产会计。1978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第9号准则《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计》,为无形资产会计奠定了国际基础.IASC后来在1993年12月又颁布了此项准则的修订稿。此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据对无形资产会计做出了贡献,在此不一一列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