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的探讨__哈药集团的研究

环境会计的探讨__哈药集团的研究[20191230195334]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加大了消耗自然资源的强度。随着这一问题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迫切的要求环境保护与会计问题的结合,从而诞生了“环境会计”这一会计科学体系中的新兴分支。 本文以环境会计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规范性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综述,在介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概况时主要采用了规范性研究的方法,在分析哈药集团环境会计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时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哈药集团为例,围绕哈药集团在环境会计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推动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环境会计,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
目 录
1 引言 1
2 环境会计概述 2
2.1 环境会计的概念 2
2.2 环境会计的目标 2
2.3 环境会计的假设 2
3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概况 3
3.1 我国环境会计现状 3
3.2 我国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4
3.3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6
4 基于哈药集团环境会计的案例分析 7
4.1 企业概况 7
4.2 哈药集团环境会计应用现状分析 8
4.3 哈药集团环境会计应用中的问题 ...10
4.4 解决哈药集团环境会计应用问题的措施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长期以来,气候变暖、水资源被严重污染、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增加以及全球森林面积的缩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恶化,令人们意识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已受到威胁,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高速增长的经济是以自然环境的牺牲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大量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对地球生态环境已造成不可预计,无法挽回的损害。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西方环境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社会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环境会计。以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和1971年比蒙斯(F.A.Bcan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为代表,环境会计研究正式拉开了序幕[1]。
进入21世纪,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例如,生活的水源质量、空气质量、以及食物质量等。并且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此外,新闻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各类环境组织也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环境保护。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更是把环境保护推向了更高的地位。这一切使人们关注环境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的环保措施和环境会计的发展,迫使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费用,及其在环保方面的做的措施进行计量、记录,并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就此,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环境会计的研究及实行是势在必行的。
2 环境会计概述
2.1 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2],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3]。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4]。
2.2 环境会计的目标
2.2.1 基本目标
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5]。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保证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6]。
2.2.2 具体目标
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资料。当然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3 环境会计的假设
会计假设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环境会计研究也必须在明确会计假设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这一点与会计领域其他问题的研究相同。对于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假设之间的区别,会计学家、经济学家们的看法不一,大都主张重新构建,并强调环境会计假设的特殊性。
2.3.1 会计主体假设
环境会计的会计主体与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基本相同。但要注意的是,环境会计的主体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不仅仅是人造资源,还包括生态资源。环境污染等一些属于外部性的问题事项传统会计并不反映,而环境会计则是把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因素加以考虑。
2.3.2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
环境会计的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与传统会计相同,这也是环境会计需要坚持的重要假设。
2.3.3 可持续发展假设
环境会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直到完成受托责任和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为止,和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一致[7]。还包括环境资源的消耗、补偿循环是可持续的,即假定环境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断补偿的前提下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8]。
3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概况
3.1 我国环境会计现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都没有关于环境会计研究的相关报道,直到1992年,环境会计理论第一次进入到我国,葛家澍教授在《会计研究》第5期中发表的文章《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中对环境会计的内容做了定义。这一文章在我国会计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在此之后很多学者也开始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不断把自己不同的观点表述出来,这样在各类会计刊物上关于环境会计探讨的文章雨后春笋般出现,正是这些学者的努力引起了会计界,环境保护界和经济理论界的关注,正是有了这些理论方面的文献,给实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随之,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环境会计的研究探讨中来,这些研究包括对环境会计的概念的定义,环境会计要素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以及环境跨级的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总体上看,和欧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是比较落后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不过从一个方面来讲,环境会计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延伸空间,为我国的会计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舞台。环境会计是个全球性的课题,顺应国际要求,我们要加大环境会计核算的研究,使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跟上国际的步伐。
3.2 我国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3.2.1 环境会计的确认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在环境会计实践活动中接受环境会计对象的数据。并对搜集到的环境会计对象的数据进行筛选、归类并最终确定为相应的环境会计要素的动态过程[9]。一般分为,环境资产的确认、环境费用的确认、环境效益的确认[10]。
1、环境资产的确认。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其中:可能带来未来效用是指它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效用,它单独或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具有一种能力,将直接或间接产生或有助于产生未来的效用。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是指特定个体通过某种行为获得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控制是指特定主体可能不拥有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对其行使使用权。环境资源是指人类以水域、矿藏、土地、森林、草原等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和由自然资源派生的生态资源,其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