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分析
摘要: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众多,本文选择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4五年的财务年报数据,着重探究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利润增长率对商誉的影响,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归纳出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商誉价值与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成正相关。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的商誉价值越高;企业的营业利润增长率越高,企业的商誉价值越高。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
(一) 商誉的内涵 2
1、价值好感论 2
2、超额收益论 2
3、总计价账户论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国外研究 2
2、国内研究 3
3、文献述评 3
三、研究设计 3
(一)研究假设 3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
(三)变量设计表 4
(四)研究模型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6
(三) 多元回归分析 7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从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改革的一条主线。
在此背景下,今年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改革潮,各企业为化解过量产能、改善生产结构纷纷发布公告实施重组。而商誉在企业并购重组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商誉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状况,也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博弈。近日,唐德影视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范冰冰名下公司无锡爱美神51%股份。这个注册资本为300万元的无锡爱美神,被估值8亿,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三百多家公司停牌商讨重组事宜,其中就有近40家公司并购溢价率在100%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新文化并购溢价率更是达到了150倍。
由此看来,作为并购重组的买卖双方,如何科学得计量商誉的价值至关重要。商誉一直是会计学界的难题,学者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看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从被普遍接受的商誉的定义出发,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并选取20102014沪深A股五年的财务年报数据为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期望为公司并购重组决策提供一些借鉴。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商誉的内涵
商誉自产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商誉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认同,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价值好感论
价值好感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高估企业的净资产价值源于人们对企业的好感。人们产生这种好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例如企业在行业间有这良好的合作关系,较高的信誉以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或者企业在生产销售的某些方面拥有优势如产业链优势,或者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使得企业在管理模式有优势,这些都能让人们对企业产生好感。这些好感使得人们看好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从而人们愿意花超过净资产的价值购买这个公司。
2.超额收益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企业的商誉形成源于这个企业能在未来的经营中得到更高的利润,他的利润率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而这部分利润将使得人们看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收购方愿意花更多的成本来购买这个企业。为了更加科学的计量这种超额收益,人们通常把这种按照市场正常的收益率折现,从而反映出商誉的价值。基于超额收益率考虑,还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超额收益应该是企业较为长期的收益,不能仅仅以企业偶然的收益来计量。
3.总计价账户论
在计价账户论认为总计价账户论分两种。一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他认为商誉是不能被独立分割出来的资产,而是一种特殊的计价账户,商誉的存在反应了各项实体资产的总体价值高于各部分资产组合形成的总价值。二是未入账资产概念,他认为商誉源于企业未入账资产。例如人力资源的优势、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作伙伴的稳定性、地理位置上的优越、顾客的稳定性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在美国,FASB把商誉的内容分解为6个要素:(1)再发生收购交易时被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上的部分。(2)被收购企业没有确认的净资产。(3)被收购企业持续经营所拥有的资产。(4)买卖双方在合并后由于不同的资产结构能产生不同的协作,因此能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收益。(5)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出现了应付报酬的错误。(6)由于拍卖中哄抬价格或者抵押拍卖贬低价格产生。FASB里的两位经理也曾合作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认为应该对会计实务当中的商誉进行具体分析,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不能被称之为商誉,这个观点以及得到相关部门的部分反应。
对于影响商计量的因素,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研究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们提出一下15类因素可以影响商誉:(1)管理者出众;(2)营销团队出众;(3)竞争企业管理落后;(4)宣传效果好;(5)有较多专利权;(6)团队协作能力强;(7)在行业内信誉高;(8)对员工能力的培养效果好;(9)社会地位高;(10)资源上有优势;(11)与其他企业关系好;(12)战略上有优势;(13)竞争企业经营状况差;(14)在税收制度上有优惠;(15)政商关系好。在实证方面,Jennings和Robinson(1996)证明了商誉与股票价格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并且通过实证证明了这一点,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股票的价格越高,则公司的商誉越高。这说明更高的商誉能为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他们认为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
2.国内研究
对于商誉的性质,国内学者有着各种看法。受“超额收益论”的影响,杨汝梅(1936)认为商誉是指能让一个企业获得比平常的收益更高的资源。冯卫东、郑海英(2013)也支持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商誉的外在表现为企业的超额收益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商誉的内在支撑。葛家澍(2007)也支持“超额收益论”的观点,同时他也认为商誉是不能脱离企业的无形资产。周晓苏(2008)和黄殿英(2008)认为,所有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部分可称为商誉,它对企业经营效率有影响。企业经营效率高,从而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或者更多的优势,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高又会反映到商誉的价值上。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
(一) 商誉的内涵 2
1、价值好感论 2
2、超额收益论 2
3、总计价账户论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国外研究 2
2、国内研究 3
3、文献述评 3
三、研究设计 3
(一)研究假设 3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
(三)变量设计表 4
(四)研究模型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6
(三) 多元回归分析 7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从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改革的一条主线。
在此背景下,今年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改革潮,各企业为化解过量产能、改善生产结构纷纷发布公告实施重组。而商誉在企业并购重组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商誉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状况,也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博弈。近日,唐德影视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范冰冰名下公司无锡爱美神51%股份。这个注册资本为300万元的无锡爱美神,被估值8亿,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三百多家公司停牌商讨重组事宜,其中就有近40家公司并购溢价率在100%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新文化并购溢价率更是达到了150倍。
由此看来,作为并购重组的买卖双方,如何科学得计量商誉的价值至关重要。商誉一直是会计学界的难题,学者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看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从被普遍接受的商誉的定义出发,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并选取20102014沪深A股五年的财务年报数据为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影响商誉计量的因素,期望为公司并购重组决策提供一些借鉴。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商誉的内涵
商誉自产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商誉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认同,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价值好感论
价值好感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高估企业的净资产价值源于人们对企业的好感。人们产生这种好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例如企业在行业间有这良好的合作关系,较高的信誉以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或者企业在生产销售的某些方面拥有优势如产业链优势,或者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使得企业在管理模式有优势,这些都能让人们对企业产生好感。这些好感使得人们看好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从而人们愿意花超过净资产的价值购买这个公司。
2.超额收益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企业的商誉形成源于这个企业能在未来的经营中得到更高的利润,他的利润率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而这部分利润将使得人们看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收购方愿意花更多的成本来购买这个企业。为了更加科学的计量这种超额收益,人们通常把这种按照市场正常的收益率折现,从而反映出商誉的价值。基于超额收益率考虑,还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超额收益应该是企业较为长期的收益,不能仅仅以企业偶然的收益来计量。
3.总计价账户论
在计价账户论认为总计价账户论分两种。一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他认为商誉是不能被独立分割出来的资产,而是一种特殊的计价账户,商誉的存在反应了各项实体资产的总体价值高于各部分资产组合形成的总价值。二是未入账资产概念,他认为商誉源于企业未入账资产。例如人力资源的优势、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作伙伴的稳定性、地理位置上的优越、顾客的稳定性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在美国,FASB把商誉的内容分解为6个要素:(1)再发生收购交易时被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上的部分。(2)被收购企业没有确认的净资产。(3)被收购企业持续经营所拥有的资产。(4)买卖双方在合并后由于不同的资产结构能产生不同的协作,因此能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收益。(5)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出现了应付报酬的错误。(6)由于拍卖中哄抬价格或者抵押拍卖贬低价格产生。FASB里的两位经理也曾合作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认为应该对会计实务当中的商誉进行具体分析,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不能被称之为商誉,这个观点以及得到相关部门的部分反应。
对于影响商计量的因素,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研究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们提出一下15类因素可以影响商誉:(1)管理者出众;(2)营销团队出众;(3)竞争企业管理落后;(4)宣传效果好;(5)有较多专利权;(6)团队协作能力强;(7)在行业内信誉高;(8)对员工能力的培养效果好;(9)社会地位高;(10)资源上有优势;(11)与其他企业关系好;(12)战略上有优势;(13)竞争企业经营状况差;(14)在税收制度上有优惠;(15)政商关系好。在实证方面,Jennings和Robinson(1996)证明了商誉与股票价格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并且通过实证证明了这一点,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股票的价格越高,则公司的商誉越高。这说明更高的商誉能为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他们认为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
2.国内研究
对于商誉的性质,国内学者有着各种看法。受“超额收益论”的影响,杨汝梅(1936)认为商誉是指能让一个企业获得比平常的收益更高的资源。冯卫东、郑海英(2013)也支持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商誉的外在表现为企业的超额收益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商誉的内在支撑。葛家澍(2007)也支持“超额收益论”的观点,同时他也认为商誉是不能脱离企业的无形资产。周晓苏(2008)和黄殿英(2008)认为,所有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部分可称为商誉,它对企业经营效率有影响。企业经营效率高,从而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或者更多的优势,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高又会反映到商誉的价值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