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其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是指会计师想要达成一些不正当不好的目的就想到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所有的漏洞,根据他的目的选择对应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改财务信息,使最终结果表现出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财务造假会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丢失真实性,出现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和损失。财务造假手段多种多样且多变,因此探明财务造假原因,看清财务造假手段至关重要。文章从探析财务造假动开始,主要阐述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不恰当地披露会计信息;虚构交易操纵利润三个造假手段。提出了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措施建议。关键词 财务造假,动因,手段,措施建议
目 录
1 引言 7
2 财务造假的概述 7
2.1 财务造假的动因 8
3. 财务造假手段剖析 11
3.1 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 11
3.2不恰当地披露会计信息 12
3.3虚构交易操纵利润 12
4. 海联讯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13
4.1 案例背景 13
4.2 动因分析(基于舞弊三角形理论的分析) 13
4.3 结论及建议 16
5. 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措施建议 17
5.1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 17
5.2 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18
5.3 强化外部审计的监督功能 18
5.4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 19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好,然而事物的发展一向具有双面性,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让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荡性因素也大大增加,因此,财务造假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据近几年来调研活动的过程,不难发现,财务造假的情况越发严重,财务造假的社会风气每日俱下,这就逐渐加重了社会信任危机,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因此对财务造假的动因以及基本的造假手段加以剖析、总结,可谓十分必要。
2 财务造假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概述
财务造假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达到不正当的某种目的而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所存在的漏洞,根据他的目的选择对应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改财务信息,使最终结果表现出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当前,财务造假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高层管理人员造假的隐蔽性强,不容易在会计人员审核时被发现问题;二是造假的对象是会计数据,伪造和变造有关会计凭证会对会计数据产生直接影响;三是财务造假无法改变实际的盈利状况,尽管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失真,但企业实际的盈亏情况是无法改变的。
2.1 财务造假的动因
2.1.1 财务舞弊三角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缺少上述任何一项要素真正形成企业舞弊都不可能。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控制,信息的不对称。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 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渡过暂时的困难期” ,“ 我的出发点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等自我安慰的借口。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是两两相互作用的。
机会(Opportunity)
舞弊三角(Fraud Triangle)
压力(Pressure) 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2.1.2 GONE理论
“GONE”理论是在美国流传最广的著名理论,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个关于企业会计舞弊和反会计舞弊的理论。该理论的思想是:企业会计舞弊由G、O、N、E这4个因子组成,它们互相作用,密不可分,哪一个因子都不比其他因子更重要。它们共同决定了企业舞弊风险的程度。GONE由4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其中:G为Greed,指贪婪;O为Opportunity,指机会;N为Need,指需要;E为Exposure,指暴露。上述4个因子表明了舞弊产生的4个实质条件,也就是说舞弊者有贪婪的心,又在十分需要钱财和自尊时,只要有机会,并自认为事后不会被暴露,他就一定会进行舞弊,导致“被欺骗者的钱、物以及权益等离他而去”。因此,产生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说法,即“在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个因子在特定环境中的共同作用下, 就会滋生舞弊,促使被欺骗者的钱、物以及权益等离他而去”。
弹
2.1.3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该理论是伯洛格那(G.Jack.Bologana)等人在GONE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迄今最为完善的关于形成企业舞弊的风险因子的学说。它把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两种,一个是别风险因子,另一个是一般风险因子。个别风险因子是因人而异的,是在组织无法控制的范围内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和动机。一般风险因子是,组织或者实体来控制的因素,有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和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然后被舞弊者认为有利时,就会造成舞弊。
道德品质
个别风险因子
动机
舞弊机会
舞弊风险因子 一般风险因子
目 录
1 引言 7
2 财务造假的概述 7
2.1 财务造假的动因 8
3. 财务造假手段剖析 11
3.1 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 11
3.2不恰当地披露会计信息 12
3.3虚构交易操纵利润 12
4. 海联讯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13
4.1 案例背景 13
4.2 动因分析(基于舞弊三角形理论的分析) 13
4.3 结论及建议 16
5. 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措施建议 17
5.1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 17
5.2 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18
5.3 强化外部审计的监督功能 18
5.4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财务造假成本 19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好,然而事物的发展一向具有双面性,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让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荡性因素也大大增加,因此,财务造假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据近几年来调研活动的过程,不难发现,财务造假的情况越发严重,财务造假的社会风气每日俱下,这就逐渐加重了社会信任危机,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因此对财务造假的动因以及基本的造假手段加以剖析、总结,可谓十分必要。
2 财务造假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概述
财务造假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达到不正当的某种目的而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所存在的漏洞,根据他的目的选择对应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甚至凭空捏造,修改财务信息,使最终结果表现出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当前,财务造假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高层管理人员造假的隐蔽性强,不容易在会计人员审核时被发现问题;二是造假的对象是会计数据,伪造和变造有关会计凭证会对会计数据产生直接影响;三是财务造假无法改变实际的盈利状况,尽管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失真,但企业实际的盈亏情况是无法改变的。
2.1 财务造假的动因
2.1.1 财务舞弊三角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缺少上述任何一项要素真正形成企业舞弊都不可能。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控制,信息的不对称。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 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渡过暂时的困难期” ,“ 我的出发点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等自我安慰的借口。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是两两相互作用的。
机会(Opportunity)
舞弊三角(Fraud Triangle)
压力(Pressure) 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2.1.2 GONE理论
“GONE”理论是在美国流传最广的著名理论,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个关于企业会计舞弊和反会计舞弊的理论。该理论的思想是:企业会计舞弊由G、O、N、E这4个因子组成,它们互相作用,密不可分,哪一个因子都不比其他因子更重要。它们共同决定了企业舞弊风险的程度。GONE由4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其中:G为Greed,指贪婪;O为Opportunity,指机会;N为Need,指需要;E为Exposure,指暴露。上述4个因子表明了舞弊产生的4个实质条件,也就是说舞弊者有贪婪的心,又在十分需要钱财和自尊时,只要有机会,并自认为事后不会被暴露,他就一定会进行舞弊,导致“被欺骗者的钱、物以及权益等离他而去”。因此,产生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说法,即“在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个因子在特定环境中的共同作用下, 就会滋生舞弊,促使被欺骗者的钱、物以及权益等离他而去”。
弹
2.1.3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该理论是伯洛格那(G.Jack.Bologana)等人在GONE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迄今最为完善的关于形成企业舞弊的风险因子的学说。它把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两种,一个是别风险因子,另一个是一般风险因子。个别风险因子是因人而异的,是在组织无法控制的范围内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和动机。一般风险因子是,组织或者实体来控制的因素,有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和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然后被舞弊者认为有利时,就会造成舞弊。
道德品质
个别风险因子
动机
舞弊机会
舞弊风险因子 一般风险因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