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思想下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分析
ERP思想下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分析[20191230185621]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ERP思想,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目 录
1引言 1
2 ERP思想与公司治理机制 1
2.1 ERP思想概述 1
2.2公司治理机制概述 3
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现状 3
3.1 内部治理 4
3.2 外部治理6
4 ERP对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与启示7
4.1 转变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8
4.2 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8
4.3注重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协调8
4.4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8
4.5引入双赢机制和协作竞争8
5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议9
5.1完善内部治理的建议9
5.2完善外部治理的建议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从许多公司高官们涉嫌贪污受贿到老总被捕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问题的陆续出现,反应出国内上市公司的一些治理现状: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太充分、在市场监控方面不是很严格以及内部人控制相对比较严重等。治理上市公司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反应国内股市投资形态和投资环境的基本问题之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结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这几个方面;而外部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机制不健全。ERP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管理系统的集成,它从出现到今天,在企业运用的过程中逐渐被企业所适应以致于认同和接受,因此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以及回报。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使用ERP在公司治理过程的思想,可以利用信息处理理论解决问题的元素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可以有很好的协调与管理,所以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性很强的思想下的ERP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应用研究很具有实际意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在ERP思想下的应用研究时间较长、理论与实务都比较成熟,所以应借鉴发达国家利用ERP思想对内外信息的整合共享以及集成利用、加强市场的监控功能、政府管制的职能等外部治理机制的优点,发挥许多市场的作用如经理市场、控制权市场和产品市场等,通过外部治理带动内部治理的作用,达到满意的治理效果[5]。
2 ERP思想与公司治理机制
2.1 ERP思想概述
上个世纪末,为了解决MAPII管理思想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ERP思想的概念,它是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准则,达到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配置,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可以消除,达到各种流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的有机集成,以计划和控制为主要线路,集采购、销售、市场、客户等外部要素以及计划、生产、财务、质量等内部要素结合为一体,成为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当代管理思想。
ERP体现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其核心思想和特点如下:
一是引入协作竞争机制。新时代下的经济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纯粹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企业不仅仅需要依靠内部的资源,而且还必须把在经营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供应商、客户、制造商等资源投入到紧密的供应链体系中,才能形成企业竞争优势。ERP体现了协作竞争的思想,具有可以信息共享的优点,达到了整合并优化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效果。
二是引入“双赢”机制。在ERP思想中供应商和合作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相同的责任、相同的利益,并且相互配合协作使ERP成为能够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的管理方式。
三是体现LM、SE和AM的思想。混合型的生产方式的管理一般可以采用ERP系统,它主要的思想有以下方面:一是“精益生产(LM)”的思想。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费,并且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适合的产量,从全面的角度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二是“敏捷制造(AM)”的思想。保证上市公司生产化,企业有特殊的产品需求,企业的合作同伙可能不能短期提供足够的新产品的要求,企业由特定的供应商等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形成“工”,把供应和合作看成是企业的一大部分,用“同步工程(SE)“的思想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通时产品也应具有很高的质量以及适合的数量等,既是”AM”的核心思想。ERP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并且是为后台服务的,而这种后台服务即是指完成企业之前为客户定制的大量目的。ERP正是体现了这三种思想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快速高效。
四是注重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有机结合。ERP在企业整合过程中穿插了成本控制的理念,因而企业会非常重视资金的管理和有限资源企业利用在最大化,基于ERP的成本控制模式管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综合控制,在每一个生产,通过事前成本控制与管理,事后分析的整个过程。ERP通过各部分资金占用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使用的掌控,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使用的用度。
五是适时创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实施ERP的目的主要是可以用有效的信息以达到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再根据企业的资源以及信息对业务的流程进行再造。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相应的业务流程方面作出相应的变动和调整,使其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六是体现企业资源管理的个性化。有相同性质的企业,也不会相同的ERP系统应用,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适用于自己发挥出最大效用的管理模式,所以不同企业之间、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在管理过程中都会具有不同的管理特色。但是一些管理个性化的部分在实施ERP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规范化而使之符合标准流程和特色模板。但在企业公信力形成的过程中,个性化管理的特色部分往往是其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许多企业希望将ERP作为能反应企业的特色的重要管理工具。
2.2 公司治理机制概述
公司治理机制还有一种称呼叫做法人治理机制,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指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各种关系,从广义的角度上,主要指有关企业组织方式、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等。其合理与否,是决定企业绩效的最重要的元素。
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是一种外在制度的体现,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环境是否公平、信息机制是否充分、市场评价是否客观、机制是否符合优胜略汰以及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内部治理机制是主要是依据产权方面,为了实现对公司监督而设计出的一种制度,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公司内部股东大会的权利和责任、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公司治理是要解决两个利益冲突,一是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二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11]。
3 国内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现状
公司治理机制是对公司的运作进行控制以及一系列指导的方法和制度。健康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可以保证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进而运用公司资产的,是可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12]。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现状主要从内部治理问题和外部治理问题两方面阐述,随着上市公司数目的不断增加、金额的不断变大,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也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目前在国内,经济处于由计划向市场化的转变过程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而证券市场在国内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市场,这些都表明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还只是刚刚从头开始,所以完善和健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路还很长。因此目前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存在了不少问题。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ERP思想,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目 录
1引言 1
2 ERP思想与公司治理机制 1
2.1 ERP思想概述 1
2.2公司治理机制概述 3
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现状 3
3.1 内部治理 4
3.2 外部治理6
4 ERP对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与启示7
4.1 转变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8
4.2 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8
4.3注重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协调8
4.4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8
4.5引入双赢机制和协作竞争8
5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议9
5.1完善内部治理的建议9
5.2完善外部治理的建议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从许多公司高官们涉嫌贪污受贿到老总被捕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问题的陆续出现,反应出国内上市公司的一些治理现状: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太充分、在市场监控方面不是很严格以及内部人控制相对比较严重等。治理上市公司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反应国内股市投资形态和投资环境的基本问题之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结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这几个方面;而外部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机制不健全。ERP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管理系统的集成,它从出现到今天,在企业运用的过程中逐渐被企业所适应以致于认同和接受,因此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以及回报。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使用ERP在公司治理过程的思想,可以利用信息处理理论解决问题的元素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可以有很好的协调与管理,所以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性很强的思想下的ERP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应用研究很具有实际意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在ERP思想下的应用研究时间较长、理论与实务都比较成熟,所以应借鉴发达国家利用ERP思想对内外信息的整合共享以及集成利用、加强市场的监控功能、政府管制的职能等外部治理机制的优点,发挥许多市场的作用如经理市场、控制权市场和产品市场等,通过外部治理带动内部治理的作用,达到满意的治理效果[5]。
2 ERP思想与公司治理机制
2.1 ERP思想概述
上个世纪末,为了解决MAPII管理思想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ERP思想的概念,它是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准则,达到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配置,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可以消除,达到各种流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的有机集成,以计划和控制为主要线路,集采购、销售、市场、客户等外部要素以及计划、生产、财务、质量等内部要素结合为一体,成为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当代管理思想。
ERP体现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其核心思想和特点如下:
一是引入协作竞争机制。新时代下的经济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纯粹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企业不仅仅需要依靠内部的资源,而且还必须把在经营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供应商、客户、制造商等资源投入到紧密的供应链体系中,才能形成企业竞争优势。ERP体现了协作竞争的思想,具有可以信息共享的优点,达到了整合并优化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效果。
二是引入“双赢”机制。在ERP思想中供应商和合作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相同的责任、相同的利益,并且相互配合协作使ERP成为能够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的管理方式。
三是体现LM、SE和AM的思想。混合型的生产方式的管理一般可以采用ERP系统,它主要的思想有以下方面:一是“精益生产(LM)”的思想。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费,并且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适合的产量,从全面的角度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二是“敏捷制造(AM)”的思想。保证上市公司生产化,企业有特殊的产品需求,企业的合作同伙可能不能短期提供足够的新产品的要求,企业由特定的供应商等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形成“工”,把供应和合作看成是企业的一大部分,用“同步工程(SE)“的思想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通时产品也应具有很高的质量以及适合的数量等,既是”AM”的核心思想。ERP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并且是为后台服务的,而这种后台服务即是指完成企业之前为客户定制的大量目的。ERP正是体现了这三种思想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快速高效。
四是注重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有机结合。ERP在企业整合过程中穿插了成本控制的理念,因而企业会非常重视资金的管理和有限资源企业利用在最大化,基于ERP的成本控制模式管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综合控制,在每一个生产,通过事前成本控制与管理,事后分析的整个过程。ERP通过各部分资金占用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使用的掌控,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使用的用度。
五是适时创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实施ERP的目的主要是可以用有效的信息以达到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再根据企业的资源以及信息对业务的流程进行再造。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相应的业务流程方面作出相应的变动和调整,使其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六是体现企业资源管理的个性化。有相同性质的企业,也不会相同的ERP系统应用,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适用于自己发挥出最大效用的管理模式,所以不同企业之间、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在管理过程中都会具有不同的管理特色。但是一些管理个性化的部分在实施ERP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规范化而使之符合标准流程和特色模板。但在企业公信力形成的过程中,个性化管理的特色部分往往是其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许多企业希望将ERP作为能反应企业的特色的重要管理工具。
2.2 公司治理机制概述
公司治理机制还有一种称呼叫做法人治理机制,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指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各种关系,从广义的角度上,主要指有关企业组织方式、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等。其合理与否,是决定企业绩效的最重要的元素。
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是一种外在制度的体现,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环境是否公平、信息机制是否充分、市场评价是否客观、机制是否符合优胜略汰以及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内部治理机制是主要是依据产权方面,为了实现对公司监督而设计出的一种制度,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公司内部股东大会的权利和责任、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公司治理是要解决两个利益冲突,一是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二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11]。
3 国内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现状
公司治理机制是对公司的运作进行控制以及一系列指导的方法和制度。健康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可以保证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进而运用公司资产的,是可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12]。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现状主要从内部治理问题和外部治理问题两方面阐述,随着上市公司数目的不断增加、金额的不断变大,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也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目前在国内,经济处于由计划向市场化的转变过程中,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而证券市场在国内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市场,这些都表明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还只是刚刚从头开始,所以完善和健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路还很长。因此目前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存在了不少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