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选择与分析研究
基于国内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成果,对南京地区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基本状况、形式的选择、影响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启示与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基本概述2
(二)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践2
1.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2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探讨2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影响因素3
三、研究设计3
(一)样本选择 3
(二)样本分析 3
1.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3
2.内部审计外包的行业分布情况3
3.代表性行业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4
四、研究结果分析 5
(一)描述性分析5
(二)对比分析6
五、研究结论 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选择与分析研究
引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组织行为也日益受到冲击。国外爆发的一系列经济案件,例如“世通”、“安然”等财务舞弊事件,使人们充分地意识到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有认真履行其监督的职能。在此背景下,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内部审计外部化本身的形式多样,且采用这些不同的形式也各有利弊。如何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有效利用好内部审计外部化这把双刃剑,成为不少企业管理者面对的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审计风险也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相关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目前反腐倡廉的大形势下,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成为了值得企业管理者深思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外包的方式在企业中进行监控、检查、评估和报告管理层风险,这有利于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降低企业风险,以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目前,国外学者针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但是国内学者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相关研究与之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南京金天业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时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以其中的238家南京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基本分类法进行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希望给不同类型的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基本概述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一系列规范的方法,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最终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践
1.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最初由外国学者巴尔和斯坦利(1993)概括为以下3种:(1)补充。又称为部分外包,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它一般通过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短期合约来实现,主要解决企业面对的某些专门的内审项目。(2)审计管理咨询。以企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咨询服务为主,并最终由事务所出具企业管理建议书。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已经设立内审部门的大型企业。(3)全外包。指未设立内审部门的企业,选择将其内审业务全部外包给外部审计机构来完成。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全外包的形式。随后,外国学者马丁与拉文(2000)提出了第4种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部分替代,亦可称作合作内审。即企业的内审业务由企业自身的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共同合作完成。此时,内部审计外包不再仅仅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长期合作的内审机构。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总结并归纳出的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只有以上4种,还没有其他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同时,针对内审外包形式的探讨,国内外学者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争议。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探讨
目前,审计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针对其优缺点也存在很多的争议。经过总结,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优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点如下:(1)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2)确保审计的客观独立性,减少舞弊审计的可能性。(3)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以低价获取更好的服务。(4)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节省企业的成本支出。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缺点如下:(1)内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2)造成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的流失,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稳定发展。(3)外包签订的主要是短期合约,容易破坏内部审计本身的连续性。(4)一旦会计师事务所占领了市场并提高了审计费用的价格,那么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成本。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内部审计外包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进行内审外包有时可能会取得成功,但有时也许会面临失败。企业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内审外包时,应着重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而找到适合本企业的一些可行性的做法。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基本概述2
(二)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践2
1.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2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探讨2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影响因素3
三、研究设计3
(一)样本选择 3
(二)样本分析 3
1.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3
2.内部审计外包的行业分布情况3
3.代表性行业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4
四、研究结果分析 5
(一)描述性分析5
(二)对比分析6
五、研究结论 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选择与分析研究
引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组织行为也日益受到冲击。国外爆发的一系列经济案件,例如“世通”、“安然”等财务舞弊事件,使人们充分地意识到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有认真履行其监督的职能。在此背景下,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内部审计外部化本身的形式多样,且采用这些不同的形式也各有利弊。如何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有效利用好内部审计外部化这把双刃剑,成为不少企业管理者面对的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审计风险也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相关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目前反腐倡廉的大形势下,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成为了值得企业管理者深思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外包的方式在企业中进行监控、检查、评估和报告管理层风险,这有利于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降低企业风险,以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目前,国外学者针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但是国内学者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相关研究与之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南京金天业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时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以其中的238家南京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基本分类法进行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希望给不同类型的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基本概述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一系列规范的方法,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最终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践
1.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最初由外国学者巴尔和斯坦利(1993)概括为以下3种:(1)补充。又称为部分外包,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它一般通过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短期合约来实现,主要解决企业面对的某些专门的内审项目。(2)审计管理咨询。以企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咨询服务为主,并最终由事务所出具企业管理建议书。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已经设立内审部门的大型企业。(3)全外包。指未设立内审部门的企业,选择将其内审业务全部外包给外部审计机构来完成。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全外包的形式。随后,外国学者马丁与拉文(2000)提出了第4种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部分替代,亦可称作合作内审。即企业的内审业务由企业自身的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共同合作完成。此时,内部审计外包不再仅仅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长期合作的内审机构。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总结并归纳出的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只有以上4种,还没有其他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同时,针对内审外包形式的探讨,国内外学者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争议。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探讨
目前,审计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针对其优缺点也存在很多的争议。经过总结,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优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点如下:(1)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2)确保审计的客观独立性,减少舞弊审计的可能性。(3)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以低价获取更好的服务。(4)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节省企业的成本支出。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缺点如下:(1)内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2)造成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的流失,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稳定发展。(3)外包签订的主要是短期合约,容易破坏内部审计本身的连续性。(4)一旦会计师事务所占领了市场并提高了审计费用的价格,那么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成本。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内部审计外包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进行内审外包有时可能会取得成功,但有时也许会面临失败。企业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内审外包时,应着重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而找到适合本企业的一些可行性的做法。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影响因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