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石。但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体制不完善,总是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特别是在会计核算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快完善自身会计核算制度。本文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成因,并且提出了具体对策。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2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
2.2 中小企业的特征 2
3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意义 4
3.1 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特点 4
3.2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4
4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4.1 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5
4.2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6
4.3 会计核算体系紊乱 7
4.4 电算会计进展缓慢,资料管理不完善 8
5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9
5.1 对会计人员管理方式欠缺、内部监督不力 9
5.2 中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匮乏 10
5.3 电算化会计进展缓慢并且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10
6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1
6.1 完善和健全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 11
6.2 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12
6.3 推动会计核算规范化 12
6.4 推动会计核算电算化 13
6.5 提高管理者依法理财的意识和财务人员的素质 13
6.6 解决会计核算体系紊乱问题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性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出来,而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中小企业能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财税收入。它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而使社会稳定和谐,从国家科学技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体制转变等多角度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改革脚步前进了30多年的现在,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体制变动、调节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所以,社会各方一直关注着该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市场环境力量的推动下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小型公司在公司体制结构、规模大小、运行特点等多方面都和大型公司之间存在不同。中小型公司的运行规模较小,一般其运行的所有权及管理权均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两权高度统一。众多中小型公司基本是个人或是小团体运行构建而成,数量少的工作人员往往在公司之中从事多样的工作,通常可见的情景为总经理、董事长、技术总监等职位往往都由一人担任。职员人数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进而减轻公司在运行之中的经济压力,若是公司职员工作到位也能从侧面减少工作之中不必要的环节,提升工作的效率。但一人承担多职的情况会使此“一人”对于份内职责产生不明晰的心理,职员越权、信息交流错乱、财务监管力度不够、公司运行混乱等情况都可能相继出现。从宏观角度来说一人多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迟迟难以得到解决会造成公司运行脚步的停滞。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诸多中小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而不顾“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之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一味地扩大生产的数量和规模。中小企业在体制拓展迅速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及运行体制模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在“中小型”领域之中的前进脚步。中国在世界化潮流不断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下,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不但要和世界范围之内的其他大型公司相互竞争占领国际市场,还要实时应对世界市场不断带来的各类挑战和问题。国际上的财务会计标准趋向一致,中国在不断融进世界市场的前提之下,其内在的会计体制也和国际上的标准保持一致。而国内的中小企业想要解决好会计核算之中的各类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公司管理的水平[1]。
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与所处同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较小。简单来说,中小企业是生产规模较小且运行时间较短的盈利性组织,主要分为规模未在国家规定之内自然人公司及法人公司。中小型企业的“中小型”一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较于大型公司的生产及运行规模而言的。中小企业的概念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提出,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运行之下的市场经济的新成果。在21世纪,国内政府体制之中的四个国家部门相互合作共同颁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在这项规定之中,国家之前划分工业企业的标准废除之后,重新建立了新的划分准则。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了各行业划型标准[2],具体标准如表21。
2.2 中小企业的特征
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多样,投资主体繁多,非国有制企业如私营等企业的发展速度更快,这导致中小企业要以加快自身发展、促进产业扩张为主要目标。
第二,我国企业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很小。但是现在的市场正慢慢向卖方市场靠拢,在相同品质下,往往技术优秀、价格低廉的产品能受到欢迎。这就导致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完成“二次创业”。而劳动密集型这一特征会使中小企业在人员工资上花费过多,从而使其没有过多的资金进行产业创新。因此,劳动密集型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加快产业创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现阶段必须重视的点。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2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
2.2 中小企业的特征 2
3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意义 4
3.1 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特点 4
3.2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4
4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4.1 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5
4.2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6
4.3 会计核算体系紊乱 7
4.4 电算会计进展缓慢,资料管理不完善 8
5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9
5.1 对会计人员管理方式欠缺、内部监督不力 9
5.2 中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匮乏 10
5.3 电算化会计进展缓慢并且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10
6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1
6.1 完善和健全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 11
6.2 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12
6.3 推动会计核算规范化 12
6.4 推动会计核算电算化 13
6.5 提高管理者依法理财的意识和财务人员的素质 13
6.6 解决会计核算体系紊乱问题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性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出来,而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中小企业能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财税收入。它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而使社会稳定和谐,从国家科学技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体制转变等多角度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改革脚步前进了30多年的现在,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体制变动、调节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所以,社会各方一直关注着该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市场环境力量的推动下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小型公司在公司体制结构、规模大小、运行特点等多方面都和大型公司之间存在不同。中小型公司的运行规模较小,一般其运行的所有权及管理权均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两权高度统一。众多中小型公司基本是个人或是小团体运行构建而成,数量少的工作人员往往在公司之中从事多样的工作,通常可见的情景为总经理、董事长、技术总监等职位往往都由一人担任。职员人数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进而减轻公司在运行之中的经济压力,若是公司职员工作到位也能从侧面减少工作之中不必要的环节,提升工作的效率。但一人承担多职的情况会使此“一人”对于份内职责产生不明晰的心理,职员越权、信息交流错乱、财务监管力度不够、公司运行混乱等情况都可能相继出现。从宏观角度来说一人多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迟迟难以得到解决会造成公司运行脚步的停滞。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诸多中小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而不顾“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之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一味地扩大生产的数量和规模。中小企业在体制拓展迅速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及运行体制模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在“中小型”领域之中的前进脚步。中国在世界化潮流不断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下,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不但要和世界范围之内的其他大型公司相互竞争占领国际市场,还要实时应对世界市场不断带来的各类挑战和问题。国际上的财务会计标准趋向一致,中国在不断融进世界市场的前提之下,其内在的会计体制也和国际上的标准保持一致。而国内的中小企业想要解决好会计核算之中的各类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公司管理的水平[1]。
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与所处同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较小。简单来说,中小企业是生产规模较小且运行时间较短的盈利性组织,主要分为规模未在国家规定之内自然人公司及法人公司。中小型企业的“中小型”一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较于大型公司的生产及运行规模而言的。中小企业的概念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提出,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运行之下的市场经济的新成果。在21世纪,国内政府体制之中的四个国家部门相互合作共同颁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在这项规定之中,国家之前划分工业企业的标准废除之后,重新建立了新的划分准则。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了各行业划型标准[2],具体标准如表21。
2.2 中小企业的特征
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多样,投资主体繁多,非国有制企业如私营等企业的发展速度更快,这导致中小企业要以加快自身发展、促进产业扩张为主要目标。
第二,我国企业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很小。但是现在的市场正慢慢向卖方市场靠拢,在相同品质下,往往技术优秀、价格低廉的产品能受到欢迎。这就导致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完成“二次创业”。而劳动密集型这一特征会使中小企业在人员工资上花费过多,从而使其没有过多的资金进行产业创新。因此,劳动密集型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加快产业创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现阶段必须重视的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