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营企业并购中有关会计问题的探讨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当前全球经济的趋势是各经济体之间相互联系、各种经济业务活动不断发生,例如债务重组、并购等。目前,民营企业的并购浪潮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全球的经济。由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民营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我国民营企业也正走出国门,面对全球的竞争。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实施并购,不仅可以让其自身获得发展,也可以使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发主导的地位,我国民营企业业务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并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虽然民营企业通过并购能带来收益,但这其中也存在众多的会计问题。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进行研究,在阐述民营企业并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民营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 民营企业并购,会计问题,问题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并购的概述与会计处理方法 1
2.1 并购的含义 1
2.2 并购的特征 1
2.3 并购的分类 2
2.4 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2
3 民营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会计问题 3
3.1 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监管力度薄弱 3
3.2 民营企业并购会计专业性的缺乏 4
3.3 民营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当 4
3.4 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信息披露缺失 5
3.5 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风险高 6
4 改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4.1 加强并购民营企业会计监督机制 6
4.2 加强民营企业并购会计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及提高其执业水平 6
4.3 完善民营企业并购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7
4.4 合理使用民营企业相关并购会计处理方法 8
4.5 降低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风险 8
5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9
5.1 案例介绍 9
5.2 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存在的会计问题 10
5.3 解决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存在的会计问题的对策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地壮大,并购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壮大规模、提高效率的重要的常态化手段。然而伴随着民营企业并购手段常态化,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能否充分地理解民营企业并购中的相关会计问题并切实可行地解决,能够反映出民营企业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弱。如今,我国民营企业并购的状况是:相对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诸多问题,如并购过程中面对的会计风险高,并购的会计监管环境较差,并购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正确率低,并购会计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所以,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问题,使民营企业并购工作有序进行,才能使民营企业良性发展,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2 并购的概述与会计处理方法
2.1 并购的含义
并购,是指企业为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资产价值最大化等目的,通过新设、增资、减资、合并、分立、转让、清算等方式进行的企业组织架构、股权结构、经营业务及相关资产权属重新组合的行为[1]。
2.2 并购的特征
世界经济处于复苏发展阶段,而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这样导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民营企业并购相比,有很多不同的特点。我国的企业并购具有政府主导型并购多,市场主导型并购少、强弱并购多,强强并购少、战术性并购多,战略性并购少、国内并购多,跨国并购少四个特征[2]。
a)政府主导型并购多,市场主导型并购少。我国之前的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占主导地位,导致市场参与力度薄弱,这也是由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
b)强弱并购多,强强并购少。由于我国的市场化进程,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导致我国通常都是强的民营企业并购弱的企业来扩大企业规模,这样成本低,企业获得盈利机会比较大。
c)战术性并购多,战略性并购少。相对于战略性并购以公司整体发展为目标,战术性并购只为短期的获利。而我国企业大多以战术性并购为主,这由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投机现象严重、政府干预多、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少等问题造成。
d)国内并购多,跨国并购少。具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丰富的并购经验、专业的企业规划的民营企业更容易进行并购。因此市场环境较成熟的国家跨国并购较多,而我国目前以国内并购为主。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在给企业带来发展的同时,往往决定着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的输赢。所以,民营企业要充分了解并购的特征,才有可能在并购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2.3 并购的分类
民营企业并购指经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联合或取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运营活动的控制权,而将各自独立的企业合成一个经济实体[3]。根据并购的目的不同,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并购类型。民营企业并购是复杂的资本运作活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分类,企业并购可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形式。
民营企业通过对并购的了解,并且根据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便民营企业管理层能够更好地作出并购决策,也是我国开展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2.4 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并购方法的实践不当,往往会导致不小的误差。如果我国民营企业想要进一步认识、了解并购,我们应该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并购经验和理论,并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民营企业并购理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西方经济学人所推崇,逐渐发展活跃起来,并成为一个独立理论学科。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初始法、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2.4.1 初始法
初始法是购买法的一种理论延伸,将并购的报告主体视作一个新的主体,对参加并购的各方均依照购买法下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形式,进行账务调整[4]。由于初始法的某些特点,导致许多国家不允许在并购中采用初始法。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因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在某些领域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已允许采用初始法。
2.4.2 权益结合法
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并购会计理论中的权益结合法是比较常用的。权益结合法是将并购双方的资产进行结合,不再区分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因此权益结合法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并购双方接受。然而实务中存在恶意并购后再按市价出售的操作,严重扭曲了报告主体在并购后的财务利润核算[5],但同时从实质重于形式角度看,权益结合法下,会计信息需要相关会计人员从企业并购会计的经济实质出发,避免过度操作利润等虚假行为。
目 录
1 引言 1
2 并购的概述与会计处理方法 1
2.1 并购的含义 1
2.2 并购的特征 1
2.3 并购的分类 2
2.4 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2
3 民营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会计问题 3
3.1 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监管力度薄弱 3
3.2 民营企业并购会计专业性的缺乏 4
3.3 民营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当 4
3.4 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信息披露缺失 5
3.5 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风险高 6
4 改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4.1 加强并购民营企业会计监督机制 6
4.2 加强民营企业并购会计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及提高其执业水平 6
4.3 完善民营企业并购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7
4.4 合理使用民营企业相关并购会计处理方法 8
4.5 降低民营企业并购中会计风险 8
5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9
5.1 案例介绍 9
5.2 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存在的会计问题 10
5.3 解决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存在的会计问题的对策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地壮大,并购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壮大规模、提高效率的重要的常态化手段。然而伴随着民营企业并购手段常态化,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能否充分地理解民营企业并购中的相关会计问题并切实可行地解决,能够反映出民营企业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弱。如今,我国民营企业并购的状况是:相对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诸多问题,如并购过程中面对的会计风险高,并购的会计监管环境较差,并购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正确率低,并购会计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所以,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问题,使民营企业并购工作有序进行,才能使民营企业良性发展,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2 并购的概述与会计处理方法
2.1 并购的含义
并购,是指企业为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资产价值最大化等目的,通过新设、增资、减资、合并、分立、转让、清算等方式进行的企业组织架构、股权结构、经营业务及相关资产权属重新组合的行为[1]。
2.2 并购的特征
世界经济处于复苏发展阶段,而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这样导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民营企业并购相比,有很多不同的特点。我国的企业并购具有政府主导型并购多,市场主导型并购少、强弱并购多,强强并购少、战术性并购多,战略性并购少、国内并购多,跨国并购少四个特征[2]。
a)政府主导型并购多,市场主导型并购少。我国之前的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占主导地位,导致市场参与力度薄弱,这也是由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
b)强弱并购多,强强并购少。由于我国的市场化进程,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导致我国通常都是强的民营企业并购弱的企业来扩大企业规模,这样成本低,企业获得盈利机会比较大。
c)战术性并购多,战略性并购少。相对于战略性并购以公司整体发展为目标,战术性并购只为短期的获利。而我国企业大多以战术性并购为主,这由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投机现象严重、政府干预多、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少等问题造成。
d)国内并购多,跨国并购少。具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丰富的并购经验、专业的企业规划的民营企业更容易进行并购。因此市场环境较成熟的国家跨国并购较多,而我国目前以国内并购为主。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在给企业带来发展的同时,往往决定着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的输赢。所以,民营企业要充分了解并购的特征,才有可能在并购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2.3 并购的分类
民营企业并购指经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联合或取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运营活动的控制权,而将各自独立的企业合成一个经济实体[3]。根据并购的目的不同,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并购类型。民营企业并购是复杂的资本运作活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分类,企业并购可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形式。
民营企业通过对并购的了解,并且根据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便民营企业管理层能够更好地作出并购决策,也是我国开展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2.4 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并购方法的实践不当,往往会导致不小的误差。如果我国民营企业想要进一步认识、了解并购,我们应该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并购经验和理论,并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民营企业并购理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西方经济学人所推崇,逐渐发展活跃起来,并成为一个独立理论学科。民营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初始法、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2.4.1 初始法
初始法是购买法的一种理论延伸,将并购的报告主体视作一个新的主体,对参加并购的各方均依照购买法下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形式,进行账务调整[4]。由于初始法的某些特点,导致许多国家不允许在并购中采用初始法。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因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在某些领域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已允许采用初始法。
2.4.2 权益结合法
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并购会计理论中的权益结合法是比较常用的。权益结合法是将并购双方的资产进行结合,不再区分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因此权益结合法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并购双方接受。然而实务中存在恶意并购后再按市价出售的操作,严重扭曲了报告主体在并购后的财务利润核算[5],但同时从实质重于形式角度看,权益结合法下,会计信息需要相关会计人员从企业并购会计的经济实质出发,避免过度操作利润等虚假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