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问题的探析

社会经济在不断飞快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市场化经济的繁荣,我国企业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财务活动愈来愈多。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长期股权投资成为许多企业的关键经营战略的一部分,一方面,企业适当对外股权投资可使其的经营效率得以提升,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也有极大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长期股权投资的业务,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14年3月,我国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使得我国会计准则逐渐顺应了国际会计准则。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带来了挑战,因此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问题的深入探析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其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准则,问题
目 录
1 引言 1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及转换 1
2.1 成本法 1
2.2 权益法 2
2.3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2
3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国际比较 4
4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不足之处 5
4.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5
4.2 基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问题 5
4.3 权益法下投资差额的处理 6
4.4 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引发的问题处理 6
5 改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问题的建议 7
5.1 提高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门槛 7
5.2 建立成熟的市场体制,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条件 8
5.3 完善相关科目的设置,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 8
5.4 加强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9
5.5 规范长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 9
6 案例分析 10
6.1 柳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概况 10
6.2 柳羽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启示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企业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法律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别阻碍了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在不断完善,努力缩小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于是我国财务部根据这一情况出台了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会计准则的修订对我国来说是一个跨越性的发展,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新准则的深入实施使得人们发现现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实践中的会计需求,因此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及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与企业的财务报表直接相关,从而影响企业管理的行为及报表的外部使用者的决策。我国会计准则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趋势,在与国际会计减小差距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做出进一步的规范。
在财政部颁布新准则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2.1 成本法
成本法通常是基于获得的股权的投资成本进行处理的会计方法,在持有过程中除非发生减少或追加投资等情况,否则对其账面价值不予以调整。
成本法适用于:
a)投资方对于子公司的投资,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b)投资企业不能够以任何的方式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能在市场中以被投资企业的身份进行报价,且没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利[1]。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投资企业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干涉被投资企业的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或者投资回报。
母公司对子公司有一定的管理权利,因此,使用成本法对其投资进行核算,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子公司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母公司提前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解决了原来权益法下投资收益无法完全追回导致超额分配的问题[2]。
2.2 权益法
权益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立足于投资者基础的投资成本,然后按照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权益的变化对投资回报进行估算。换言之,这是一种投资企业权益高度依赖被投资企业权益的计量方法[3]。”权益法是对投资企业的投资损益的实时反映,与权责发生制一致,相对成本法来说比较复杂,使用权益法时需视情况而定。
按照我国出台的相关规定,如果投资企业依法享有被投资企业的部分控制权力,那么这就等同于长期股权投资,因此,在投资核算中,使用权益法更加适宜[4]。
2.3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从上述研究可知,在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报中,较为常用的是权益法和成本法这两种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确定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文中的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对比可知,采用哪一种核算方法,关键取决于投资双方之间的关系确定。股权份额的增减、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的关系决定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2.3.1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a)投资企业的股份逐渐增加,不再适宜适用成本法
1)股份比例未发生变更前股份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原持股比例*原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原投资成本)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上述计算若大于0,则不确认合并产生的商誉)
2)新增的股权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相关账户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营业外收入
3) 被投资企业明确长期股权投资前后的资产变化,以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应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b)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