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以伊利股份为例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研究。选取了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伊利股份作为研究参考案例,首先从伊利股份所处的外部政策环境出发,总体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归纳总结了适合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法及流程;然后根据伊利股份的具体税负情况对该企业增值税纳税进行评估,并分析出其现有的在增值税方面需要改进的方案;最后运用纳税筹划方法,结合伊利股份适用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这些需要改进的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各纳税筹划方案的优点及收益加以说明。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2
1、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的使用和效果 2
2、研究税收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 2
3、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关的国际化税收政策 2
(二)农业产业化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3
1、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3
2、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3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 3
(四)文献评述 4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及纳税筹划方法简述 4
(一) 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分析 4
1、增值税方面的优惠 4
2、所得税减免方面的优惠 4
3、出口退税方面的优惠 4
(二)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和基本流程 5
1、农业产业化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纳税筹划方法 5
2、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筹划基本流程 5
四、以伊利股份为例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增值税税负分析 5
(一)伊利股份基本情况介绍 5
(二)伊利股份税负分析 5
1、伊利股份税收情况简述 5
2、伊利股份增值税纳税评估与分析 7
五、伊利股份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 9
(一)伊利股份在增值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9
(二)伊利股份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 9
(三)案例总结 10
六、研究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
——以伊利股份为例
引言
引言
早在20世纪早期,部分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就对纳税筹划予以了广泛关注,法律也在同一时间对这一行为表示认同。在我国,纳税筹划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被重视,因为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那是投机取巧。20世纪后期以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的主体地位逐渐被确认,人们渐渐意识到税收深刻影响着纳税人的利益,纳税筹划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07年初,我国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一我国会计发展历史中里程碑式的一部准则,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及经营成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8年、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先后开始实施,这两部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机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实施情况下,农业企业更加应该科学的、合理的选择自身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以实现农业企业税负的降低、纳税成本的节约,保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文献综述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1、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的使用和效果
李迪(2013)认识到,由于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不熟悉,所以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未能很好地利用它们进行相关的纳税筹划,使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董红肖,汪固华(2010)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存在税收不公平、有效性差等问题;庄丽娟,胡学冬(2009)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出口竞争力不依赖于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扶持;叶锋,洪波(2007)认为,我国应调整农业产业化企业认定标准,尽可能降低准入门槛,使各类企业能够公平竞争。
2、研究税收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
3、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关的国际化税收政策
陈松洲(2009)认为“削减关税”这一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新成果对不同的农产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不确定;刘宇,黄季焜,杨军(2009)应用模型测算分析后发现,总体上削减关税对农产品将产生积极效应;张莉琴、杜玉玲(2008)认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遭到反倾销、反补贴指控的潜在风险,因为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与 WTO的“非歧视”原则相悖。
从上述已有研究来看,多数从相关政策的操作和绩效入手研究的学者都得出类似结论:我国在农产品以及农业产业化企业方面下达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被熟知、也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相关企业没有充分受益。而在政策影响方面,所引用文献从农业上市公司角度分析得出,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其盈利能力影响很小。再从国际化的角度能力看,已有研究均认为我国税收政策应作出适当调整,以迎合WTO的相关原则,并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
(二)农业产业化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1、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张会青(2012)认为现行的对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和对农产品深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待遇,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消极影响,有待完善;赵新贵,左强(2007)通过分析指出,将免税农产品的生产部分独立出来成立新企业非常适合于以免税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这可为深加工的产品获得进项税额抵扣,除此之外,如果剥离出去的企业生产的免税农产品符合规定,还可以享受免征所得税。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2
1、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的使用和效果 2
2、研究税收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 2
3、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关的国际化税收政策 2
(二)农业产业化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3
1、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3
2、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3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 3
(四)文献评述 4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及纳税筹划方法简述 4
(一) 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分析 4
1、增值税方面的优惠 4
2、所得税减免方面的优惠 4
3、出口退税方面的优惠 4
(二)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和基本流程 5
1、农业产业化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纳税筹划方法 5
2、农业产业化企业纳税筹划基本流程 5
四、以伊利股份为例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增值税税负分析 5
(一)伊利股份基本情况介绍 5
(二)伊利股份税负分析 5
1、伊利股份税收情况简述 5
2、伊利股份增值税纳税评估与分析 7
五、伊利股份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 9
(一)伊利股份在增值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9
(二)伊利股份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 9
(三)案例总结 10
六、研究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
——以伊利股份为例
引言
引言
早在20世纪早期,部分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就对纳税筹划予以了广泛关注,法律也在同一时间对这一行为表示认同。在我国,纳税筹划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被重视,因为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那是投机取巧。20世纪后期以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的主体地位逐渐被确认,人们渐渐意识到税收深刻影响着纳税人的利益,纳税筹划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07年初,我国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一我国会计发展历史中里程碑式的一部准则,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及经营成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8年、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先后开始实施,这两部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机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实施情况下,农业企业更加应该科学的、合理的选择自身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以实现农业企业税负的降低、纳税成本的节约,保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文献综述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1、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税收政策的使用和效果
李迪(2013)认识到,由于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不熟悉,所以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未能很好地利用它们进行相关的纳税筹划,使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董红肖,汪固华(2010)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存在税收不公平、有效性差等问题;庄丽娟,胡学冬(2009)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出口竞争力不依赖于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扶持;叶锋,洪波(2007)认为,我国应调整农业产业化企业认定标准,尽可能降低准入门槛,使各类企业能够公平竞争。
2、研究税收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
3、研究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关的国际化税收政策
陈松洲(2009)认为“削减关税”这一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新成果对不同的农产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不确定;刘宇,黄季焜,杨军(2009)应用模型测算分析后发现,总体上削减关税对农产品将产生积极效应;张莉琴、杜玉玲(2008)认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遭到反倾销、反补贴指控的潜在风险,因为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与 WTO的“非歧视”原则相悖。
从上述已有研究来看,多数从相关政策的操作和绩效入手研究的学者都得出类似结论:我国在农产品以及农业产业化企业方面下达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被熟知、也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相关企业没有充分受益。而在政策影响方面,所引用文献从农业上市公司角度分析得出,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其盈利能力影响很小。再从国际化的角度能力看,已有研究均认为我国税收政策应作出适当调整,以迎合WTO的相关原则,并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
(二)农业产业化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1、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状况研究
张会青(2012)认为现行的对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和对农产品深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待遇,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消极影响,有待完善;赵新贵,左强(2007)通过分析指出,将免税农产品的生产部分独立出来成立新企业非常适合于以免税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这可为深加工的产品获得进项税额抵扣,除此之外,如果剥离出去的企业生产的免税农产品符合规定,还可以享受免征所得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