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本文基于电算化环境,通过对YX 公司这一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发现YX公司内部控制在电算化环境下主要存在内部控制不确定性加大和缺位两大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不健全、检查监督机制不够落实。对此,本文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更新和完善控制活动和强化监督检查三个角度来提出相应举措。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相关概念界定 2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2
(三)文献评述3
三、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3
(一)YX公司简介3
(二)YX公司的会计电算化现状分析4
(三)YX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4
四、会计电算化下YX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一)电算化使得内部控制不确定性加大5
(二) 电算化使得内部控制存在缺位问题6
五、会计电算化下YX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6
(一)内部控制环境6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7
(三)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落实不够7
六、会计电算化下完善YX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7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7
(二)更新和完善控制活动8
(三)强化监督检查8
七、结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引言
引言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发生作用的,而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现代IT技术手段应用为基础,将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会计处理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将使企业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反之,如果对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处理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隐患。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因此被提出。
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发展创新科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而改进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也是企业想要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企业管理变革往往首先进行会计电算化建设,这不仅仅给企业带来手段、方式上的革新,更有管理理念上的变革。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许多管理者由于本身学识的限制,对内部控制并不是真正了解,更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对财务的控制,尚未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不够重视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建设,反而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在,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对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完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一家民营中小企业——YX公司为案例,从研究该中小企业的电算化和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总结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借以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使中小企业获得进一步地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通常也被称为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相比起大型的企业企业和集团,中小企业往往由一个人或几人来提供资金,营业额度与雇用人数都不多,规模比较小,多半是直接由它的所有者经营管理,不太受外界干涉。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的不同而变动,并依照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改变变化。一般从量和质这两个角度来划定,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资产总值、雇员人数、实收资本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所处行业地位、融资方式及组织形式等。在我国主要还是依据定量标准来进行划分中小企业。国家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三种,具体的则是结合行业特点,根据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量化标准来制定。本文中选取工业划分标准为例进行说明:
中小微型企业的标准为其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或其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且它的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上,且它的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微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或其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
2. 会计电算化
3.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定执行的一套程序和政策,其目的是保证被审核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性、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检测和纠正错误和舞弊,确保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它的范围和内容很广,包括会计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了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套规范可行的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是中小企业正常发展的必要保障。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Aimukka(2010)对企业要不要根据自身状况特点挑选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要不要有效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做了探讨。这位作者认为,哪怕COSO报告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以及其标准化结构,但是该框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企业的。这篇文献尝试通过测评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实施内部控制的不同结果,来探求出解决内、外部环境的不定性这一问题的对策。
同时,2013年出版的《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也更加注重框架结构的灵活与适用范围。事实上,老版本的COSO报告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要求,对此状况,新版的框架专门为其提出了更加适用灵活的要求,更加符合中小企业的特征和需要。
2.国内文献综述
张新平(2012)从对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出发,由电算化氛围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他认为要从基础管理、人才培育、职责区分和制度完善来着手,构建适应电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文献评述
目前,有关于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这一话题的相关文献很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大多数关注点被放在大型企业和上市企业上,还包括事业单位等主流,而学术界对与中小企业这一部分的关注则明显不够。相应的针对性理论指导的缺失,也使中小企业在进行体系制度建设时无据可依,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然而,中小企业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重要部分,进行现代化、信息化、电算化建设已是迫不及待,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这一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已是迫在眉睫,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方面,更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该研究仍然存在很大拓展空间,对于中小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也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相关概念界定 2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2
(三)文献评述3
三、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3
(一)YX公司简介3
(二)YX公司的会计电算化现状分析4
(三)YX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4
四、会计电算化下YX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一)电算化使得内部控制不确定性加大5
(二) 电算化使得内部控制存在缺位问题6
五、会计电算化下YX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6
(一)内部控制环境6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7
(三)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落实不够7
六、会计电算化下完善YX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7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7
(二)更新和完善控制活动8
(三)强化监督检查8
七、结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引言
引言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发生作用的,而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现代IT技术手段应用为基础,将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会计处理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将使企业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反之,如果对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处理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隐患。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因此被提出。
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发展创新科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而改进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也是企业想要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企业管理变革往往首先进行会计电算化建设,这不仅仅给企业带来手段、方式上的革新,更有管理理念上的变革。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许多管理者由于本身学识的限制,对内部控制并不是真正了解,更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对财务的控制,尚未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不够重视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建设,反而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在,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对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完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一家民营中小企业——YX公司为案例,从研究该中小企业的电算化和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总结会计电算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借以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使中小企业获得进一步地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通常也被称为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相比起大型的企业企业和集团,中小企业往往由一个人或几人来提供资金,营业额度与雇用人数都不多,规模比较小,多半是直接由它的所有者经营管理,不太受外界干涉。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的不同而变动,并依照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改变变化。一般从量和质这两个角度来划定,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资产总值、雇员人数、实收资本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所处行业地位、融资方式及组织形式等。在我国主要还是依据定量标准来进行划分中小企业。国家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三种,具体的则是结合行业特点,根据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量化标准来制定。本文中选取工业划分标准为例进行说明:
中小微型企业的标准为其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或其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且它的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上,且它的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微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或其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
2. 会计电算化
3.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定执行的一套程序和政策,其目的是保证被审核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性、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检测和纠正错误和舞弊,确保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它的范围和内容很广,包括会计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了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套规范可行的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是中小企业正常发展的必要保障。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Aimukka(2010)对企业要不要根据自身状况特点挑选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要不要有效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做了探讨。这位作者认为,哪怕COSO报告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以及其标准化结构,但是该框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企业的。这篇文献尝试通过测评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实施内部控制的不同结果,来探求出解决内、外部环境的不定性这一问题的对策。
同时,2013年出版的《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也更加注重框架结构的灵活与适用范围。事实上,老版本的COSO报告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要求,对此状况,新版的框架专门为其提出了更加适用灵活的要求,更加符合中小企业的特征和需要。
2.国内文献综述
张新平(2012)从对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出发,由电算化氛围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他认为要从基础管理、人才培育、职责区分和制度完善来着手,构建适应电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文献评述
目前,有关于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这一话题的相关文献很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大多数关注点被放在大型企业和上市企业上,还包括事业单位等主流,而学术界对与中小企业这一部分的关注则明显不够。相应的针对性理论指导的缺失,也使中小企业在进行体系制度建设时无据可依,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然而,中小企业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重要部分,进行现代化、信息化、电算化建设已是迫不及待,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这一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已是迫在眉睫,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方面,更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该研究仍然存在很大拓展空间,对于中小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也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