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收益分配问题研究[20191230190002]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收益分配,广义分配,信号传递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基础理论 2
2.1 广义分配理论 2
2.2.1 广义分配理论的含义 2
2.2.2 广义分配理论的内容 2
2.2 信号传递理论 3
2.2.1 信号传递理论的含义 3
2.2.2 信号传递理论的内容 3
3 上市公司收益分配现状及分析 3
3.1 收益分配关系 3
3.2 收益分配现状分析 4
3.2.1 员工的薪酬分配 4
3.2.2 债权人的利息分配 5
3.2.3 股东的股利分配 6
3.2.4 政府的税收分配 10
3.3上市公司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0
4 完善上市公司收益分配的建议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品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上市公司只注重数量增长这一部分,而忽略了质量改进。虽然上市公司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在其背后却有着不容小觑的问题,利润的质量状况,收益分配状况等等。皮海洲(2013)指出了中国 的上市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除了现金收益外,另外的分配形式有送红股、转增股本以及将派现、送股与转增相结合等方式[1]。上市公司现今存在的多种分配模式,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分配模式的复杂化,复杂即会存在问题。刘京蓉(2013)指出了我国部分的上市公司基本具备派现能力,上市公司却没有给投资者分红。单从派现能力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本年度亏损或未弥补完以前年度亏损的公司很容易理解[2] 。王军会、魏利平、丁红燕(2013)研究中提到了有些拥有给投资者分配的现金流量能力的公司却不进行收益分配[3] 。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合理高效的分配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吸引投资的动力和根源,是衡量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一个公司的收益分配状况关系着每一个与企业相关联单位或个人,这也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公司在运作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获得不同群体的合作,来提高或实现其经营目标,这种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利益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保证。另外,分配对象的额度固定,这就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限制、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形成,这就要求企业的分配行为既要维护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联者的长远利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却不能将分配焦点仅放在某一特定群体上。Derzsy, N.Néda等(2013)认为研究收益分配可以从了解上市公司报表收益的质量是否真实可靠开始[4]。
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上市公司收益分配,从其分配对象员工、债权人、国家、股东四个方面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收益分配有一定的帮助。
1.2 研究意义
上市公司是指该公司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Wang X,Woo W T(2013)指出了上市公司的收益分配分析是重中之重[5]。上市公司与普通公司不同,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方面披露管理更为严格,同时,上市公司能取得整合社会资源的权利。另外,上市公司是个多边利益的结合体,上市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与上市公司有关联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的利益,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分配,他们的行为将成为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所以上市公司的收益分配只要能合理、科学管理,就能实现上市公司和各利益群体的双赢局面。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收益分配尤为重要。
2 基础理论
2.1 广义分配理论
2.2.1 广义分配理论的含义
广义分配理论将企业收益分配的对象界定为公司新创造的价值,这个新创造的价值在财务学上指“薪息税前盈余”,即支付工薪、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6]这样,财务管理中的分配对象便有了三个概念:税后利润;利润总额;薪息税前盈余。为了能够和上述两个分配对象加以区分,称第三个分配为广义分配,以此形成的相关分配方面的理论称之为广义分配理论。
2.2.2 广义分配理论的内容
广义分配理论中形成的分配关系有:企业与劳动提供者的分配关系;企业与资金提供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企业与公共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广义分配理论认为能够参与企业分配的群体有以下四类:
① 企业出资者:从企业产权结构角度看,企业是出资者建立的,出资者对企业拥有所有权,而收益权又是所有权的核心权能,因此,出资者必然是企业收益的分配参与者。
② 国家:国家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而企业向国家缴纳税款,这是一种协议,约束着双方各自的承诺,而且,企业收入越多,纳税越多。国家对所有企业的收益形成有贡献,因而也应成为企业分配参与者。
③ 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知识成为企业收益增长的主要力量,员工是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在收益形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物力资本。员工不仅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获得补偿,而且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发展和提高。
④ 债权人:企业使用借贷资本,就必须从收益中划出一部分来支付利息,从而使债权人成为企业收益分配的参与者。
2.2 信号传递理论
2.2.1 信号传递理论的含义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7]。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通过以下信号传递公司内部信息:(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和利润核算的可操作性相比,股息是最可信的信号模型。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始于罗斯的研究,他发现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2.2.2 信号传递理论的内容
市场信号理论主要包括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两大方面,信号传递指通过可观察的行为传递商品价值或质量的确切信息,信号甄别指通过不同的合同甄别真实信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信息优势的行动,这是第一个行动的信息劣势。然而,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是不利选择模型的特例,或者更确切地说,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是解决不利选择问题的两种相似方法。但由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它日益成为信息经济的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领域。
3 上市公司收益分配现状及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上市公司分配现状,本文从上市公司分配对象角度出发,对其参与分配的四个方面:员工,债权人,股东,国家,做出分析。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样本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资产负债表、分配、分红等数据。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网数据库、RESSET锐思数据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