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民营企业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1230190314]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诚信,会计诚信,民营企业,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会计诚信的相关理论概述..1
2. 1 会计诚信的基本概念..1
2. 2 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2
3 民营企业会计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危害..2
3. 1 民营企业会计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2
3. 2 民营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的危害..4
4 企业会计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6
4. 1 利益的驱使造成会计信息失真..6
4. 2 会计诚信法制建设不完善,执法不严..7
4. 3 会计制度的欠缺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7
4. 4 会计监管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8
4. 5 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业务素质低下..8
5 解决企业会计诚信方面问题的对策..9
5. 1 增加失信成本..9
5. 2 健全法制建设.10
5. 3 完善会计制度.....11
5. 4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12
5. 5 实行代理记账.13
6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14
结 论...17
致 谢.18
参 考 文 献.19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处于重要位置,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诚信成为焦点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诚信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会计诚信问题,不仅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对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威胁。对于民营企业,会计诚信危机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壮大发展,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2 会计诚信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会计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会计诚信的定义
会计诚信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出任何结论。现有的研究主要包括:a)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的会计诚信,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b)会计诚信不是概念上的意义,是个人和社会诚信,是道德,是会计行为的意识形态。会计行为是企业行为,会计诚信属于企业诚信的一方面,组织决策者是会计诚信的主体。c)会计是指会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职业道德应当遵循的基本[1]。
2.1.2 会计诚信的内涵
对广大会计人员,秉承诚信为本的原则,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坚持诚实守信。
如果将两个单词分开完整解释,我们认为,“诚”相对于会计人员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a)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和承担的责任;b)真诚的对待与自己的会计工作相关和不相关的人;c)热忱努力做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信”对会计人员也有三个方面的内容:a)讲究信用,恪守“会计当而已矣”的承诺,说实话,做真账;b)创建会计诚信的品牌,坚持自我,不做假账,提高会计诚信,让公众信服;c)信任他人及会计信息。
因此,总体上,会计诚信的涵义包括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业务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优质的服务[2]。
2.2 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传送意义丰富的经济信息。正如立信会计事务所的创立者潘序伦先生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6]。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是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对从事会计的人员提出的愿景和要求。“不做假账”这个标准看似简单,却是我们每个会计从业者要为之努力的大方向。
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诚信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及会计工作者的试金石,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诚信经济,市场大潮大浪淘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所有缺乏诚信的民族和国家,缺乏诚信的企业,不诚实守信的人,不遵守诚信准则的会计,都必定会被社会淘汰,因为时代告诫我们:诚信是希望的动力,没有信誉就没有会计。
3 民营企业会计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3.1 民营企业会计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基础工作不到位,控制意识薄弱
民营企业开始成立的时候靠的大多都是靠地缘、亲缘、血缘关系,创业及发展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家族的筹集,使得其在管理上多少都带有家族式痕迹,公司内财务、销售、经营、供应等部门要害职位基本由其家族内部人员担任,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对企业来说,这种家族式管理在发展初期还是比较有效可行的。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家族式管理机制的弊端逐渐凸现。特别是目前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家族成员掌握着财务,其各方面能力无法胜任该岗位工作,造成会计基础工作尤其薄弱。会计的基础工作普遍存在着问题,比如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制度、现金管理松懈等。因此造成发生的经济事项公私不分,也造成资产负债,现金收支等公私混淆的情况。由于会计核算主体的不清晰,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极大地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盈亏不实,数字虚假。
3.1.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执行存在不足
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度不高,即便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中不乏内容不够合理,残缺不全的,民营企业较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都是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加以删繁就简。即使有章可循,从业也只是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现实中遇到具体问题,只会按照业主的意图办事,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及严肃性。会计人员与负责人、企业所有者内部存在着种种联系,企业的业务很少按照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执行,[7]会计人员配备不足,分工不细,无法分离会计核算中的不相容职务,债权债务的登记工作及会计稽核、出纳人员兼管收入费用、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美国经济学家Dr Obeua·S·Persons就1974到1981年违反了会计系列公告与1982到1991年违反了会计和审计强制公告的公司中随机抽取100家公司作为参照样本,对他们在资产组成、财务杠杆、盈利能力、规模、资本回报、流动性等几个方面的财务指标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证明管理当局的选择不诚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状况的恶化[15]。
3.1.3 民营企业的会计报告规范性差
民营企业会计诚信的缺失集中体现在对外提供的会计报告的不一致上,许多企业存在两套账、存在小金库。由于民营企业始业及发展过程中背景特殊,使得在原始积累上,民营企业多数建立在财会法律法规边缘行为的基础之上,这就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到如今,必然会造成对外会计报告信息不实的情况。一方面,基于逃税、避税的考虑,不记或少记收入、虚列记费用或多记成本等,这些手段恰与为吸引大量投资者、虚记资产、虚作利润的上市公司相反;而另一方面,为满足加速扩张的需求,要向金融机构融资巨额资金,这时对外会计报告就又换了另一种面目,资产、利润虚增等,各项财务指标没有一个不符合融资的要求。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一、对外会计报告之间没有可比性;二、对外会计报告无一体现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与真实的经营成果,提供的只有虚假的会计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