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内涵及其列报思考(附件)【字数:12369】
摘 要摘 要为了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也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在200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首次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2014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首次将其他综合收益提升至准则层面,并进一步完善了列报要求。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详细地解读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并且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选取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于新准则的不足和企业实际列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其他综合收益;内涵;列报;思考
Key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connotation; presentation; reflection目 录
0 引言 1
1 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背景 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2.1国内文献综述 2
1.2.2国外文献综述 2
2 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 3
2.1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 3
2.2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 3
2.3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其他容易混淆项目的区分 5
2.3.1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的区分 5
2.3.2其他综合收益与当期损益的区分 5
2.3.3其他综合收益与资本公积的区分 6
2.4其他综合收益的特点分析 6
3 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6
3.1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规定 6
3.2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国际准则演进 6
3.2.1美国会计准则 6
3.2.2 IASC和IASB准则 7
3.3 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现状 7
4 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4. 1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时存在的问题 11
4.1.1报表格式与勾稽关系错误 11
4.1.2多列其他综合收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项目 11
4.1.3少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2
4.1.4附注中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内容不符合规定 12
4.2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4.2.1市场环境还不太成熟 12
4.2.2缺乏统一的其他综合收益具体准则 12
4.2.3缺乏相关机构的监管 13
4.2.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13
5 完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对策 13
5.1完善其他综合收益相关准则 13
5.2加强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列报的监督 13
5.3准则执行机构应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14
5.4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关注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0 引言
2014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CAS30),新准则的亮点之一就是利润表中新设的“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科目,相较于之前更加明确了报表与会计事项之间的关系,也使得会计信息的记录更为可靠真实。新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准则规定日趋完善,也意味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虽然我国的上市企业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成熟和经济多元化服务的发展,相信我国企业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及披露也将越来越完善。
1 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背景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经纪业务越来越复杂,许多企业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进行投资,涌现出许多新的非传统的经济业务,传统的收益表已经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也大大降低。在这种背景之下,贯彻落实决策有用观,全面报告综合收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为了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和适应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财政部于200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文件第一次提到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2014年新CAS30的正式发布第一次将其他综合收益在准则中作为一级科目,并且其列报要求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其他综合收益是财务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报告其他综合收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得以提升,企业信息决策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得以满足;其他综合收益也是全面收益观的体现,它的出现适应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详细地解读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情况,继而对于新准则的不足和企业实际列报中呈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包含如下五个方面:(1)其他综合收益内涵的辨析;(2)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研究;(3)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现状的研究;(4)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5)我国其他综合收益的国际比较及改进研究。
从其他综合收益内涵的辨析来看,赵燕(2016)基于对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阐述,对比分析了与综合收益、当期损益、资本公积的区别,认为其他综合收益是综合收益的一部分;它在未来期间一定会转化为损益,并且会对未来损益产生影响;属于非权益性的交易,在未来期间会转出[1]。从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来看,高旸(2015)阐述了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和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并呼吁财政部尽快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方便机构人员编订各级会计教科书,满足高校会计教学和会计人员实务工作的需要[2]。从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现状来看,胡向坤(2015)对100家上市公司年报2014年年报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在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部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对新修订的报表格式和表间勾稽关系缺乏必要的掌控力,二是对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性交易事项之间的区分辨析力不够,三是不填要求列报的报表附注信息和错填、漏填其他综合收益相关信息等[3]。从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来看,曹越、吕亦梅、伍中信(2015)认为在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还提供增量信息含量值,认为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之所以具备价值不是因为它能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而是它可以用来解释风险,通过降低期望报酬率来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力[4]。从关于我国其他综合收益的国际比较及改进来看,彭宏超(2013)认为我国对其他综合收益报告的规定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仍需要做出如下改进:改进利润表会计要素,在主要财务报表中,要对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报告,并且要继续加强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和核算规定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为解决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问题提供助力,与此同时,也要将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企业业绩评估考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5]。
Key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connotation; presentation; reflection目 录
0 引言 1
1 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背景 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2.1国内文献综述 2
1.2.2国外文献综述 2
2 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 3
2.1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 3
2.2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 3
2.3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其他容易混淆项目的区分 5
2.3.1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的区分 5
2.3.2其他综合收益与当期损益的区分 5
2.3.3其他综合收益与资本公积的区分 6
2.4其他综合收益的特点分析 6
3 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6
3.1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规定 6
3.2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国际准则演进 6
3.2.1美国会计准则 6
3.2.2 IASC和IASB准则 7
3.3 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现状 7
4 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4. 1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时存在的问题 11
4.1.1报表格式与勾稽关系错误 11
4.1.2多列其他综合收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项目 11
4.1.3少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2
4.1.4附注中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内容不符合规定 12
4.2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4.2.1市场环境还不太成熟 12
4.2.2缺乏统一的其他综合收益具体准则 12
4.2.3缺乏相关机构的监管 13
4.2.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13
5 完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对策 13
5.1完善其他综合收益相关准则 13
5.2加强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列报的监督 13
5.3准则执行机构应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14
5.4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关注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0 引言
2014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CAS30),新准则的亮点之一就是利润表中新设的“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科目,相较于之前更加明确了报表与会计事项之间的关系,也使得会计信息的记录更为可靠真实。新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准则规定日趋完善,也意味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虽然我国的上市企业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成熟和经济多元化服务的发展,相信我国企业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及披露也将越来越完善。
1 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背景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经纪业务越来越复杂,许多企业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进行投资,涌现出许多新的非传统的经济业务,传统的收益表已经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也大大降低。在这种背景之下,贯彻落实决策有用观,全面报告综合收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为了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和适应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财政部于200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文件第一次提到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2014年新CAS30的正式发布第一次将其他综合收益在准则中作为一级科目,并且其列报要求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其他综合收益是财务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报告其他综合收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得以提升,企业信息决策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得以满足;其他综合收益也是全面收益观的体现,它的出现适应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详细地解读新准则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情况,继而对于新准则的不足和企业实际列报中呈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包含如下五个方面:(1)其他综合收益内涵的辨析;(2)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研究;(3)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现状的研究;(4)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5)我国其他综合收益的国际比较及改进研究。
从其他综合收益内涵的辨析来看,赵燕(2016)基于对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阐述,对比分析了与综合收益、当期损益、资本公积的区别,认为其他综合收益是综合收益的一部分;它在未来期间一定会转化为损益,并且会对未来损益产生影响;属于非权益性的交易,在未来期间会转出[1]。从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来看,高旸(2015)阐述了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和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并呼吁财政部尽快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方便机构人员编订各级会计教科书,满足高校会计教学和会计人员实务工作的需要[2]。从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现状来看,胡向坤(2015)对100家上市公司年报2014年年报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在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部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对新修订的报表格式和表间勾稽关系缺乏必要的掌控力,二是对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性交易事项之间的区分辨析力不够,三是不填要求列报的报表附注信息和错填、漏填其他综合收益相关信息等[3]。从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来看,曹越、吕亦梅、伍中信(2015)认为在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还提供增量信息含量值,认为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之所以具备价值不是因为它能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而是它可以用来解释风险,通过降低期望报酬率来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力[4]。从关于我国其他综合收益的国际比较及改进来看,彭宏超(2013)认为我国对其他综合收益报告的规定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仍需要做出如下改进:改进利润表会计要素,在主要财务报表中,要对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报告,并且要继续加强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和核算规定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为解决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问题提供助力,与此同时,也要将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企业业绩评估考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