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研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包括到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 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银行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过程中能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对影响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一切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客观评价和严密控制,这就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状况是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长期以来成长比较缓慢, 而且也得不到充分的重视, 对组织整体价值提高的持续支持和保障较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内部审计的充分有效参与,这已是国际管理界和内部审计界的共识。因此,建立健全更为先进的内部审计机制势在必行。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用理论推理及实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当具有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和发展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HM000167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基本上是账目基础审计,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于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法,而不是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通行的风险基础审计,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造成审计期长、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业务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特别是新近推出的网上商业银行服务,客户借助网络就能办理账户查询、打印对账单购物、电子转账业务等。银行业务方式的变化使得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发生了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形成了新的挑战。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运用得不够,并且在利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存在不评价计算机系统、不测试数据真实性、就数据审数据的现象,审计技术方法的陈旧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
2.4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内部控制是内审的主要产品,完善的内审对加强内部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银行内部控制最终要达到三个目标:经营活动依法合规性,财务报告真实性,业务操作系统效率性。为达到这三个目标,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过程(或称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系统和稽核监督。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这五个方面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而恰恰是这些缺陷导致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例如2007年邯郸农业银行的盗窃案,金库近5100万现金被盗,就是监督制度缺陷所引起的,直接反映内控存在着严重漏洞。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体系间的相互脱节,缺乏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内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内控制度不适应银行新兴业务发展的需要等。虽然各商业银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但相对审计工作规范化要求相差甚远,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法制化及制度化,依然存在着不按章办事,违反金融法规的现象,制定的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曾在黑龙江及山东银行系统引起轩然大波的黑龙江双鸭山分行四马路支行案,96张承兑汇票却如隐形一般,从容摆脱了内外监管,安然无恙地体外循环长达两年之久。不难看出,这样一套盗窃计划得以完成,意味着银行内部监控系统的整体瘫痪;银行方面至少需要支行行长、主管财会的副行长、汇票保管人员、银行印签持有人员共同参与作假;如果其中一人举报,问题则立刻曝光。从事后四马路中行被批捕的人员构成来看,恰好是这样一个班底。这一事件又一次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
2.5 审计成果难以转化、后续审计工作不到位
尽管在审计体制的改革下,审计信息更为通畅,但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内审部门对审计处的问题通常采用一对一的纠正或处罚,对于很多审计出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没有作为防范、控制经营风险的案例教材加以解释纠正,缺乏对共性问题的系统性考核、分析、研究和整改机制,审计成果的利用率很低。许多问题年年查年年有,既浪费人才资源有加大审计成本。其次,在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组织管理体系下,总行一般不容易得到下级行审计部门具有实质性的或比较重要的审计信息,对下级行的自审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披露不够及时,敏感问题避重就轻等人为过滤现象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下级行对审计信息的不完全传递,使得审计结果难以为总行决策提供依据。再次,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把审计报告的提交视作审计项目的全面完成,认为运用、转化审计成果是只审计工作的“副产品”,不会产生效益。在提交审计报告之后,不重视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的后续审计工作,对审计成果的运用缺乏全面性、全局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的结果难以落实到实处,审计成果的转化失去了推动力。此外,内部审计很少实行内部审计处罚制度,即使制定了处罚制度,但也往往流于形式。当正式涉及到处罚事项时,处罚标准就低不就高,处罚力度不够,易造成对内审警示作用的轻视,存在屡查屡犯的现象。
摘要 I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引言 1
第一章 内部审计概述 1
1.1内部审计的内涵 1
1.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范围及意义 2
1.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成效 4
第二章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4
2.1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5
2.2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文化尚未真正建立 6
2.3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6
2.4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7
2.5审计成果难以转化、后续审计工作不到位 7
2.6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8
第三章 商业银行内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8
3.1历史根源 9
3.2体制根源 9
第四章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10
4.1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10
4.2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提升银行内部审计的价值 11
4.3加强银行审计电子化,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 11
4.4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 12
4.5完善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制,确保审计目标的圆满实现 13
4.6强化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 13
4.7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保障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14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参考文献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高香.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2]何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巴帅.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现状评析[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2年12期
[4]贾惠玲.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2010年32期
[5] 张勇,路亭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会计之友.2012年14期
[6]王永海,文华宜.商业银行审计模式的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5期
[7]肖文玲.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8]李铁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2期
[9]王华,李大红.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8年33期
[10]董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1]张欢.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现实选择[J].财务月刊(理论).2006(7)
[12]Camen Rossiter.2007.top 10 Priorities for Internal Audit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Bank Accounting & Finance (August/September);34-38.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基本上是账目基础审计,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于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法,而不是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通行的风险基础审计,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造成审计期长、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业务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特别是新近推出的网上商业银行服务,客户借助网络就能办理账户查询、打印对账单购物、电子转账业务等。银行业务方式的变化使得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发生了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形成了新的挑战。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运用得不够,并且在利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存在不评价计算机系统、不测试数据真实性、就数据审数据的现象,审计技术方法的陈旧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
2.4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内部控制是内审的主要产品,完善的内审对加强内部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银行内部控制最终要达到三个目标:经营活动依法合规性,财务报告真实性,业务操作系统效率性。为达到这三个目标,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过程(或称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系统和稽核监督。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这五个方面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而恰恰是这些缺陷导致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例如2007年邯郸农业银行的盗窃案,金库近5100万现金被盗,就是监督制度缺陷所引起的,直接反映内控存在着严重漏洞。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体系间的相互脱节,缺乏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内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内控制度不适应银行新兴业务发展的需要等。虽然各商业银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但相对审计工作规范化要求相差甚远,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法制化及制度化,依然存在着不按章办事,违反金融法规的现象,制定的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曾在黑龙江及山东银行系统引起轩然大波的黑龙江双鸭山分行四马路支行案,96张承兑汇票却如隐形一般,从容摆脱了内外监管,安然无恙地体外循环长达两年之久。不难看出,这样一套盗窃计划得以完成,意味着银行内部监控系统的整体瘫痪;银行方面至少需要支行行长、主管财会的副行长、汇票保管人员、银行印签持有人员共同参与作假;如果其中一人举报,问题则立刻曝光。从事后四马路中行被批捕的人员构成来看,恰好是这样一个班底。这一事件又一次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
2.5 审计成果难以转化、后续审计工作不到位
尽管在审计体制的改革下,审计信息更为通畅,但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内审部门对审计处的问题通常采用一对一的纠正或处罚,对于很多审计出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没有作为防范、控制经营风险的案例教材加以解释纠正,缺乏对共性问题的系统性考核、分析、研究和整改机制,审计成果的利用率很低。许多问题年年查年年有,既浪费人才资源有加大审计成本。其次,在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组织管理体系下,总行一般不容易得到下级行审计部门具有实质性的或比较重要的审计信息,对下级行的自审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披露不够及时,敏感问题避重就轻等人为过滤现象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下级行对审计信息的不完全传递,使得审计结果难以为总行决策提供依据。再次,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把审计报告的提交视作审计项目的全面完成,认为运用、转化审计成果是只审计工作的“副产品”,不会产生效益。在提交审计报告之后,不重视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的后续审计工作,对审计成果的运用缺乏全面性、全局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的结果难以落实到实处,审计成果的转化失去了推动力。此外,内部审计很少实行内部审计处罚制度,即使制定了处罚制度,但也往往流于形式。当正式涉及到处罚事项时,处罚标准就低不就高,处罚力度不够,易造成对内审警示作用的轻视,存在屡查屡犯的现象。
摘要 I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引言 1
第一章 内部审计概述 1
1.1内部审计的内涵 1
1.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范围及意义 2
1.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成效 4
第二章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4
2.1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5
2.2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文化尚未真正建立 6
2.3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6
2.4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7
2.5审计成果难以转化、后续审计工作不到位 7
2.6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8
第三章 商业银行内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8
3.1历史根源 9
3.2体制根源 9
第四章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10
4.1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10
4.2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提升银行内部审计的价值 11
4.3加强银行审计电子化,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 11
4.4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 12
4.5完善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制,确保审计目标的圆满实现 13
4.6强化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 13
4.7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保障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14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参考文献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高香.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2]何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巴帅.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现状评析[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2年12期
[4]贾惠玲.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2010年32期
[5] 张勇,路亭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会计之友.2012年14期
[6]王永海,文华宜.商业银行审计模式的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5期
[7]肖文玲.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8]李铁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2期
[9]王华,李大红.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8年33期
[10]董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1]张欢.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现实选择[J].财务月刊(理论).2006(7)
[12]Camen Rossiter.2007.top 10 Priorities for Internal Audit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Bank Accounting & Finance (August/September);34-3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