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成本影响研究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重要原则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会计稳健性与公司债务成本相关,认为会计稳健性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债务双方利益冲突等原因而增加的债务成本。因此,本文从制造业上市公司出发,利用文献法系统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影响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结论,在同等情况下,会计稳健性与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即会计稳健性越高,公司取得债务融资的债务成本越少。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或绪论)1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文献综述2
1、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动机研究2
2、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2
3、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2
4、会计稳健性与债务成本3
(二)国内文献综述3
1、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动机研究3
2、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债务成本分析3
3、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4
4、会计稳健性与债务成本4
三、会计稳健性和债务成本的理论基础4
(一)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概念 4
(二)债务成本的相关概念 5
四、研究设计 5
(一)样本选取 5
(二)研究假设和模型设计 6
(三)变量的定义 6
五、实证分析7
(一)描述性分析 7
(二)相关性分析 7
(三)多元线性回归 8
六、结论及相关政策9
致谢9
参考文献9
会计稳健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成本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会计稳健性是在实务中被广泛使用的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传递风险信号,来缓解信息不对称,保证充分披露资本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债务契约效率,从而保护债权人利益,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的债务成本会直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融资效率和公司的财务业绩,因此公司必须考虑债务成本的影响,但是债务成本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升高,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债权人面临的不对称收益情况也会使其更加关注企业的最低价值和其无法偿还本金的可能,同时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会进一步加剧代理冲突等问题增加债务成本,如果债权人选择较稳健的会计政策则可以满足其风险评估的要求,就可以缓解两者的利益冲突和代理冲突,减少债务人的债务成本,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基于上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制造业上市公司出发利用文献法系统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的影响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成本负相关的结论,希望可以为学者研究此问题时提供有益参考,帮助公司获取最优会计稳健性,保护债权人利益。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1、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动机研究
西方学者Watts(2003)最早研究会计稳健性产生动机,经过大量学者进一步讨论分析,现在公认的动机分为契约、诉讼、税收和管制四个部分。契约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动机,通常指公司所有人和管理者间的契约与债权人与管理者间的契约,债务契约就是目前最常见和重要的契约之一。会计稳健性可以缓解契约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问题,避免股东诉讼和保护债权人利益,因此这些契约关系促使会计稳健性产生。同时Shivakumar(2005)研究发现和英国上市公司相比,私有公司的会计稳健型更差。在诉讼影响这一方面,Watts(2003)发现高估公司资产更容易受到股东诉讼,从而上市公司会选择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Huijigen(2005)的研究结果表面诉讼环境更为严格的英国会计稳健度高于美国,一个国家的法律环境会促使公司选择不同会计政策,严格的诉讼环境下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会选择较为稳健的会计政策。税收也会使使公司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会计稳健性促使公司提早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从而推迟公司付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往往会选择提高会计稳健性程度。管制因素要求会计准则和监管机构限制上市公司高估资产收益,规范会计信息,因此会计准则和监管机构就会要求上市公司实现会计稳健性。Watts(2003)认为若监管机构的失职不会带来政治成本与损失将会导致会计稳健性下降,但是现实是会计稳健性会帮助监管机构的政治成本下降,因此机构和准则监管会选择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会计稳健性,达成良性循环。
2、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分别为盈余/股票报酬关系计量、盈余/应计利润计量、应计/现金流量计量、净资产计量。
盈余/股票报酬关系计量又称Basu模型,Basu于1997研究会计稳健性时采取了反向回归的方法,利用股票市场回报率对会计盈余进行回归。正负不同的回报率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会计稳健性会使公司及时反馈负回报率,而谨慎对待正回报率,所以会计盈余对正股票回报率比负值的回归系数更小。尽管这一模型存在一些局限,但在国内外研究中这一模型的利用率最高。
盈余/应计利润计量通过使用会计盈余的持续性和反转性来衡量会计稳健性程度,Givoly&Hayn(2000)研究认为,稳健性会使各期累计报告盈余减少,可以用各期累计报告盈余减少,可以用各期累计应计利润的符号与大小来测量稳健性,如果应计项值为负,则可能会存在会计稳健性,若负值较大,则会计稳健性程度较高。
应计/现金流量计量是由于Basu模型存在不能完全消除的缺陷,Ball&Shivakumar(2005)研究产生的,因为公司延迟确认利得,提前确认损失,使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产生了正非对称相关关系。因此,通过使用公司同期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回归计算,发现两者存在正非对称性相关关系时,公司即存在会计稳健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