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价值评估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1
2.1相关概念界定 1
2.2相关研究综述 2
3 商誉价值评估的特点及方法 4
3.1商誉价值评估的特点 4
3.2商誉价值评估的方法 4
4 我国商誉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5
4.1商誉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5
4.2商誉价值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6
5 商誉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8
5.1案例公司商誉评估概况 8
5.2案例中商誉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9
6 完善商誉价值评估的相关建议 10
6.1完善商誉价值评估的规范 11
6.2统一商誉价值评估的形式 11
6.3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会计人员素质 11
6.4加强商誉价值评估的社会监督机制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商誉价值的评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烈探讨的话题,但是在我国,商誉价值的评估一直都比较晚,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目前,在现有的企业资产评估中,总会出现资产评估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现在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商誉。商誉的评估在现阶段处于发展阶段,因为其自身复杂又特殊的原因,还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评估,因此造成了现在很多企业资产价值评估的缺陷。[1]
商誉价值是企业资产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它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它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不断改革、升级,企业的资产价值需要得到很好的评估。因此,企业的商誉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值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商誉价值的评估也变得越来越让人重视。为了更好的对商誉价值进行评估,我们就需要好好研究怎样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模式来充分反映商誉价值。如果我们对商誉价值评估进行研究,会给我们整个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时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首先,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同时也带动了执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其次,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检察机关对企业资产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再者,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提高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最后,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企业全面掌握自己企业的整体实力,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企业。[2]
2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卿伟春(2007)在自己的《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的层次分析法》研究结论中指出:商誉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英国,是一位叫做Leaked的会计师在一篇叫做“Commercial Goodwill”的文章中提出的。
郭丽(2011)在《对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分析》中指出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却无法具体辨认的,能够对企业的收益产生影响的诸要素综合的价值。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为了让企业中的诸多因素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彼此作用。[3]再者,此前有一篇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有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好处”,就是把商誉看作业主和顾客之间的一种利好的关系。
张晓(2013)在《常德裕丰食品商誉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写到,有四个大类,17个要素共同构成商誉:A大类—增大短期内现金流量。包括:(1)开展经济性生产;(2)筹集充足的资金;(3)准备现金;(4)降低资金成本率;(5)尽可能避免交易成本;(6)降低存货持有成本;(7)税收优惠。B大类—保持稳定性。包括:(8)保证供应;(9)减少波动;(10)与政府建立友好关系。C大类—发展人力因素。包括:(11)杰出的管理才能;(12)良好的劳资关系;(13)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14)优秀的组织结构;(15)良好的公共关系。D大类—排他因素。包括:(16)接触和使用某些工艺和技术;(17)商标。[4]
于敏(2002)在《试论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一文中指出商誉是企业整体形象在市场环境中所创造的公认的、附加的获利能力。商誉是企业收益水平和本行业其他企业平均收益差额的本金化价格。商誉是有很多诸如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信誉、资产和国家的政策等因素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无形资产。
有一种说法,商誉是抓不到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个别劳动的长期累积。首先,商誉的累积是一种慢慢积累的过程,他是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然后,每个企业的每个环节,他的各项经济活动共同组成了企业整体,最后,在企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无法分配,但是又确实存在的一种经济收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商誉。还有一种说法,我们刚才提到的,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总价值是确定的,它的无形资产我们是能够很好的确认的,但是还有一些我们能够确认的无形资产,除去这些,然后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商誉价值。我们对商誉的研究已经很多年,每个人都会有些自己的看法,但是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我们大家是公认的。[5]
2.2相关研究综述
上个世纪,美国著名教授基索和卫根特对商誉的价值有些他们自己的看法,于是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了一本名叫《中级会计》的书。他们认为“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是商誉的价值。
我国对商誉的研究也曾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包括杨汝梅(1926),他曾发表过一篇名叫《无形资产论》的文章,他认为“凡足以使一个企业产生一种较寻常收益为高之收益者,均可称之为商誉矣。”
汪海粟、杨湘希等(2010)他们对商誉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是从无形资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首先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附带的经济价值,他们认为这就是产生商誉的原因。
张涛(2011)在《商誉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也认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但是他认为目前商誉评估的方法不是很实用,它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人们对商誉的评估,理论的东西太多,并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6]商誉价值的评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讨的非常多的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对商誉价值的评估有统一的方向,每个人对商誉价值的评估都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对商誉价值的评估有统一的认识,对商誉进行很好的信息披露才能够对商誉价值的进行更好的评估。
黄桂杰(2013)在《商誉价值初始计量问题解析》一文中写道企业商誉价值首次形成中的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目前对商誉价值的评估大多数都会用超额收益法和割差法,虽然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商誉价值评估的问题,但是它们还有有很多的局限性。[7]因此,我们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评估方法技术标准,强化执法力度,加强评估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制度化的公平、公正、效率的评估市场。
唐艳(2011)在《商誉价值评估: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商誉价值的评估被研究过很多次,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之所以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其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原因,首先它是一项无形资产,不好确认,研究起来极其复杂。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建立起一套能够很好评估商誉价值的模式。为此他对目前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进行了很透彻的分析。[8]
1 引言 1
2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1
2.1相关概念界定 1
2.2相关研究综述 2
3 商誉价值评估的特点及方法 4
3.1商誉价值评估的特点 4
3.2商誉价值评估的方法 4
4 我国商誉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5
4.1商誉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5
4.2商誉价值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6
5 商誉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8
5.1案例公司商誉评估概况 8
5.2案例中商誉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9
6 完善商誉价值评估的相关建议 10
6.1完善商誉价值评估的规范 11
6.2统一商誉价值评估的形式 11
6.3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会计人员素质 11
6.4加强商誉价值评估的社会监督机制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商誉价值的评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烈探讨的话题,但是在我国,商誉价值的评估一直都比较晚,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目前,在现有的企业资产评估中,总会出现资产评估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现在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商誉。商誉的评估在现阶段处于发展阶段,因为其自身复杂又特殊的原因,还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评估,因此造成了现在很多企业资产价值评估的缺陷。[1]
商誉价值是企业资产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它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它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不断改革、升级,企业的资产价值需要得到很好的评估。因此,企业的商誉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值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商誉价值的评估也变得越来越让人重视。为了更好的对商誉价值进行评估,我们就需要好好研究怎样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模式来充分反映商誉价值。如果我们对商誉价值评估进行研究,会给我们整个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时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首先,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同时也带动了执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其次,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检察机关对企业资产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再者,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提高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最后,大力研究企业的商誉价值评估,有利于企业全面掌握自己企业的整体实力,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企业。[2]
2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卿伟春(2007)在自己的《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的层次分析法》研究结论中指出:商誉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英国,是一位叫做Leaked的会计师在一篇叫做“Commercial Goodwill”的文章中提出的。
郭丽(2011)在《对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分析》中指出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却无法具体辨认的,能够对企业的收益产生影响的诸要素综合的价值。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为了让企业中的诸多因素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彼此作用。[3]再者,此前有一篇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有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好处”,就是把商誉看作业主和顾客之间的一种利好的关系。
张晓(2013)在《常德裕丰食品商誉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写到,有四个大类,17个要素共同构成商誉:A大类—增大短期内现金流量。包括:(1)开展经济性生产;(2)筹集充足的资金;(3)准备现金;(4)降低资金成本率;(5)尽可能避免交易成本;(6)降低存货持有成本;(7)税收优惠。B大类—保持稳定性。包括:(8)保证供应;(9)减少波动;(10)与政府建立友好关系。C大类—发展人力因素。包括:(11)杰出的管理才能;(12)良好的劳资关系;(13)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14)优秀的组织结构;(15)良好的公共关系。D大类—排他因素。包括:(16)接触和使用某些工艺和技术;(17)商标。[4]
于敏(2002)在《试论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一文中指出商誉是企业整体形象在市场环境中所创造的公认的、附加的获利能力。商誉是企业收益水平和本行业其他企业平均收益差额的本金化价格。商誉是有很多诸如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信誉、资产和国家的政策等因素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无形资产。
有一种说法,商誉是抓不到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个别劳动的长期累积。首先,商誉的累积是一种慢慢积累的过程,他是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然后,每个企业的每个环节,他的各项经济活动共同组成了企业整体,最后,在企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无法分配,但是又确实存在的一种经济收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商誉。还有一种说法,我们刚才提到的,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总价值是确定的,它的无形资产我们是能够很好的确认的,但是还有一些我们能够确认的无形资产,除去这些,然后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商誉价值。我们对商誉的研究已经很多年,每个人都会有些自己的看法,但是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我们大家是公认的。[5]
2.2相关研究综述
上个世纪,美国著名教授基索和卫根特对商誉的价值有些他们自己的看法,于是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了一本名叫《中级会计》的书。他们认为“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是商誉的价值。
我国对商誉的研究也曾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包括杨汝梅(1926),他曾发表过一篇名叫《无形资产论》的文章,他认为“凡足以使一个企业产生一种较寻常收益为高之收益者,均可称之为商誉矣。”
汪海粟、杨湘希等(2010)他们对商誉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是从无形资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首先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附带的经济价值,他们认为这就是产生商誉的原因。
张涛(2011)在《商誉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也认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但是他认为目前商誉评估的方法不是很实用,它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人们对商誉的评估,理论的东西太多,并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6]商誉价值的评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讨的非常多的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对商誉价值的评估有统一的方向,每个人对商誉价值的评估都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对商誉价值的评估有统一的认识,对商誉进行很好的信息披露才能够对商誉价值的进行更好的评估。
黄桂杰(2013)在《商誉价值初始计量问题解析》一文中写道企业商誉价值首次形成中的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目前对商誉价值的评估大多数都会用超额收益法和割差法,虽然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商誉价值评估的问题,但是它们还有有很多的局限性。[7]因此,我们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评估方法技术标准,强化执法力度,加强评估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制度化的公平、公正、效率的评估市场。
唐艳(2011)在《商誉价值评估: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商誉价值的评估被研究过很多次,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之所以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其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原因,首先它是一项无形资产,不好确认,研究起来极其复杂。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建立起一套能够很好评估商誉价值的模式。为此他对目前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进行了很透彻的分析。[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