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的筹集方式存在缺陷,制约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所以当前找出一个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呼声越来越高。西方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征了社会保险税或者缴款,用行动证明了开征社会保险税能够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对比了几个典型国家的社会保险税模式,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缺陷,得出外国征收社会保险税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启示,指出我国有开征社会保险税是可行的,最后分析了开征社会保险税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基金 目 录
0引言 1
1社会保险税理论分析 1
1.1社会保险税的概念 1
1.2社会保险税的起源与发展 2
1.3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 2
1.3.1公共经济学理论 2
1.3.2收入分配理论 3
1.3.3马克思的社会必要扣除论 4
2社会保险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5
2.1典型国家社会保险税 5
2.1.1英国的社会保险税 5
2.1.2德国的社会保险税 6
2.1.3美国的社会保险税 6
2.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7
2.2.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7
2.2.2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的不足 8
2.3外国征收社会保险税对我国的启示 10
3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 11
3.1经济基础 12
3.2组织基础 12
3.3社会环境 13
3.4政策环境 14
4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现实意义 14
4.1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效率 15
4.2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
4.3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16
4.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
4.5加强国际交流与接轨 17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开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现实意义 14
4.1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效率 15
4.2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
4.3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16
4.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
4.5加强国际交流与接轨 17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0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不断改革,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为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统账结合”的社保基金筹集方式已千疮百孔,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所以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致力于探究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的改革,许多研究人员和政府工作者都认为开征社会保税是比较理想的筹资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的同时也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加快,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险面临诸多问题和严重挑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迫切性。研究比较国外先进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接轨开征社会保险税,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会保险税理论分析
1.1社会保险税的概念
社会保险税(Social insurance Tax),又称社会保障税或社会保障缴款(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是为筹集特定社会保险资金而对一切发生工薪收入的雇主、雇员就其支付、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以雇主向雇员支付的薪金为课税对象,因此也称之为工薪税(Payroll Tax)。在国际上,社会保险税已经成为各国主要税种之一,是所得税课税体系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对社会保险税的称谓各有差异,挪威等西方国家称之为社会保障缴款,采用社会保障缴款的方式征收。美国等国家在立法的时候以“税”的方式来确定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所以美国的社会保险税被称为工薪税。虽然各国叫法不同,但是征收方式具有共同特征。
通过征收社会保险税,国家可以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充足的资金来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社会成员面临残疾、年老、疾病等问题失去了机会导致无法正常生活时或者面临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时候,政府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来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权益,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1.2社会保险税的起源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工业生产社会化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国是最先提出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德国由伸斯麦政府执政,当时阶级矛盾严重,工人运动高涨,要求政府给予他们劳工保障,德国阶级关系紧张。所以德国政府不得不施行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此镇压工人运动缓和社会问题。德国于1883年5月31日通过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社会保险法》,在以后的时间了德国又通过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律保障工伤、疾病、残疾,1911年把这批与社会保险相关法律合并为《社会保险法典》,史称“帝国社会保险法典”。1923年和1927年,德国又先后通过了《帝国矿工保险法》和《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而现代开征社会保险税也由此起源。至此英国(1908)、法国(1910)、瑞典(1913)等国家相继效仿,以不同的形式开征了类似于社会保险税的费或者基金。
社会保险税真正成熟的时期是1935年,美国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通过了第一步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美国自1935年开始征收工薪税,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有五个: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老人救济、盲人救济和未成年人救济[]。特别指出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规定要以税收的方式筹集保险基金。这对社会保险税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奠定了社会保险税的法制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政府干预能力加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险的传播速度加快,覆盖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险税,从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从欧美到亚洲,社会保险成为了世纪各国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必不可少的手段,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1.3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
1.3.1公共经济学理论
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筹资方式,是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想要研究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理论依据,可以从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着手。社会保障制度符合公共产品的属性,它的宗旨与内容决定它是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关的公共产品,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经济制度[]。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统一体,物质资料与劳动力是密不可分的。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旧时社会,物质资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进行生产的,由家庭负担劳动力在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老病死等社会保障,所以在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产生。
在工业革命以后,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化后,劳动者脱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激烈竞争,同时面临着疾病、工伤、失业、失去劳动力等各种生存风险。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这些生存风险必须进行妥善处理,不然会对社会再生产造成危害,还会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但是这类问题不是靠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企业就能解决,市场机制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政府的职能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政府发挥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16.html

好棒文